2022-08-03《阅读法总结》

参考书目:

1、彭小六《洋葱阅读法》

2、印南敦史《快速阅读术》

3、镜小娴《60分钟高效阅读法》

4、樊登《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

5、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6、赤羽雄二《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

7、霁色《高效人士的笔记整理术》

正文:

一、领域/框架

在一个新的领域,或已经熟悉但缺乏思考没有梳理的,或完全陌生的一个领域,这个时候你就用得上主题阅读了。

你要看的可不是一本书,不是十本书,而是N本。N等于多少呢?阅读界给的建议是50本,根据我的经验50本看完,连入门都算不上,至少100起。

拿到一本书先别着急翻开,看一眼书名、副标题,花5分钟提问,提问啥?领域类学习的书可不是小说,有人物、情境、冲突啥的,他就是议论文啊,论点、论据、论证啊。实在不知道提问啥,就问作者是何许人也?都你有大量的阅读量的时候,通过作者信息你就能猜到这本书到底要说啥。

然后,花15分钟时间预习,你猜到了,预习书封、目录、前言、推荐、后记。

扫读10分钟,哗哗的翻书就行了,10分钟足够了,就看书中的插画、表格、大字部分。

花45分钟切重点,啥是重点啊?自信点,你认为的重点就是重点。看书就像面试一样,那些没有被你发现的亮点,是他们自己不会展示,不用因为这些感到无法释怀。

复习30分钟。你不会真以为自己过目不忘吧。不知道怎么复习,就把这个流程从头到尾复习一遍。

二、碎片化阅读

通过主题阅读你肯定会形成一些框架,我也是最近才明白,知识框架并不是说的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是万能的,到哪儿都能用【可不是这样的】。

有了这些框架,碎片化阅读就好办了,你一次碎片化阅读能看明白三个概念或者叫知识点就不错了吧,据说一本书里面也就33个概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找一下。把这些概念或者知识点融合到你的框架中就好了,如果实在找不到概念或者知识点也没事,标题或者案例或者金句也是可以收集的嘛

三 、跳读

高阶技能—跳读来了。一本书大概10几万字,现在的书普遍的偏薄了,因为读厚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好多经典的内容其实还是在厚书里面,那些经典的著作其实不太适合这种读书的方法的。那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畴,我们就说那些10几万字的,你把自述、案例、吹NB的这些部分全部去掉剩下的部门就是你要花时间读的。

怎么读?

第一步:问问题。这本书讨论的问题是什么?现状是什么?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分别是什么?用到的数据、案例都是啥?最后是怎么价值升华的?

第二步:找关键词。在哪儿找呢?序言、目录、后记、每个章节开始5行+结尾5行

第三步:你需要自问问题搞清了吗?你不能光问问题,没有回答啊。然后这些回答又给了什么启发,带来什么思考?

第四步:阅读节奏。一般人读书节奏是每分钟500-700字,10万字需要大概2.5-3.5小时。所以,读书其实不是一件耗费多少时间的事情。一部电影还要2小时呢。

最后一步:回顾。每看完10本书你要进行一个整体的回顾,千万别光看,光图量,相信我,光看书还不如不看,即便是你做了笔记。

四、怎么做读书笔记

这种做笔记读书的方法是从选书开始的,通过你看一些书评来选择这本书是否值得买或者是看。

读书的过程中是不做笔记的,看到你汗毛倒竖的就折一下,看完全本把折过的再读一遍,好的内容值得你再看一遍,继续折角。折过两个折角的,标记下来,誊抄下来。

这样的读书笔记往往你会更加记忆深刻。因为之前看过一些书评,你还可以把自己记下来的跟书评做下对比。

即便是你自己做的笔记也是要定期回看的,还可以把笔记做分类、分索引,便于使用的时候查找。

五、写到最后

我正经读书是从2018年开始,刚开始的时候也是随便看,毫无章法。直达20年,才开始稳定下来看一些解决问题的书,然后慢慢的开始了解到一些读书的方法,也是边学边应用。现在开始尝试着把这些跟大家做下分享,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8-03《阅读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