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C位——听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师“妙笔生花”课堂有感

一、完美达成实验中学建校70周年校庆展示目标。

实验中学建校70年,为什么能一直处在山东基础教育的C位?道理其实很简单:

最重要的一点是始终该校是教育教学内容的原创者。教育教学领域与其他行业一样,内容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本节课就是一个完全的自主创新的授课内容。”如何写好一个比喻句”,貌似简单,实则奥妙无穷,最关键的问题是没有现成的,规范化的,教案;更没有可供借鉴的教学过程;但执教教师通过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平地起高楼,将比喻手法的典型案例,比喻手法的运用标准,比喻手法的运用注意事项,通过三个名篇中的经典句子,在和同学们的沟通导引中自然生成。

其次是始终做学科教学传统思想精华的坚守者。语文教育的传统手段最为经典的就是诵读。可以说,诵读是语文教育的生命。诵读对母语理解的有效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本节课在传授过程中,就很好地坚持了这个教学原则。每当学生对一个句子无法真正理解的时候,每当学生在一个句子上出现了分歧的时候,老师都会停下来,低下头,耐心对学生说,你先读读看,大家一起读一读,体会一下。很多时候,随着朗朗书声的渐渐平息,学生的各种问题也都迎刃而解。

还有一点是始终站在教育教学理论的前沿。当下的语文教育,最强调的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是核心中的核心;本节课执教师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这个目标。本课的主题,比喻句的写作,本身就是专注于语言的研究与生产,就是一语言建构为中心对象;不仅如此,在引导学生对不同比喻句进行分析的时候,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地把美的标准,美的理念,美的分辨,美的创造融合进去,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二、学科教学中难免存在遗憾与瑕疵。

所谓遗憾的是课型的整体设计出现失误,是赏析课,还是操作课;是实践课,还是理论课;是偏重一方,还是二者结合;执教者并没有完全想清楚。以至于最后整堂课冗长拖沓,而且随着上课时间的不断拉长,课堂前半部分的精彩与华丽的光芒也渐趋黯淡,影响了学生的深度理解与认知,消蚀了听课教师的热情与赞赏。还有一点,是内容上缺少可操作性的标准与步骤。只是谈到了准确新颖,但如何做到准确,如何做到新颖,没有具体的标准;让学生难以在实践过程中有抓手,有尺度,有可复制的工业化流程。

所谓瑕疵,就是执教者在授课过程对学生的引导,提问没有问题,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而且执教者在提问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现场生成,不断地进行追问。在问到“像碧天里的星星,又像刚出浴的美人”的喻体与本体有何相似之处时,不断追问,引导学生发现比喻手法运用的关键点是“准确”,但作者的“追问”,在后来与学生的对话中,变成了“逼问”,甚至脱口而出“猪在牛乳中洗过会变白么”这样的滑稽问题,幸好执教者当时也陡然察觉没有继续穷追猛打那位已然哑口的学生,同样的情况绝不是个例,执教者还曾在喻体是“少女”还是“少妇”的问题反复纠缠,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导致听课教师茫茫然昏昏然。且不说,这个问题并不紧要,即使是再过紧要,在课堂上,在大庭广众中,如此讨论,亦有诸多难以启齿之处,说浅了不到位 ,说深了多有不雅。好在执教者是女教师,有了更多道德的天然正确。如此才能是为瑕疵,要是换成男教师讲授,这就不是“瑕疵事件”,这是“教学事故”。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直在C位——听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师“妙笔生花”课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