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伦敦被绑架始末

1896年10月22日,伦敦的《环球电讯报》 发表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大清国兴中会领袖孙逸仙博士被大清国驻英使馆绑架。报道的内容如下:

苏格兰的侦探应英国外交部的要求,在过去数天里一直监视着大清国驻英公使馆。现已查明有两名大清帝国的外交官秘密逮捕和绑架了一名华籍医生,据悉这位名叫孙逸仙的医生是香港人,当他于10月17日经过清国驻英公使馆时突然遭到逮捕,然后一直被扣押在公使馆中。

1896年孙中山在旧金山

事情要从1895年说起。这一年十月,孙中山在国内组织“乙未广州起义”。由于缺乏经验,消息走漏,起义还没开始就失败了。孙中山成了清政府的通缉要犯。10月28日晚,他由水路从广州逃往澳门,第二天,再坐船逃到香港。最后,流亡日本。直至辛亥革命,孙中山再没有踏上过中国的土地。

1895年12月,孙中山离开日本,来到檀香山。在那里,组织兴中会会员军事操练和募集经费。1896年6月,孙中山从檀香山到美国,在旧金山设立兴中会分会。

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时候,昔日恩师康德黎正好回国途经檀香山,康德黎教授是他在香港西医书院学医时的老师。他们在檀香山巧遇,康德黎当即邀请孙中山去英国。

詹姆斯·康德黎

1896年9月23日,孙中山从纽约上船,前往英国。9月30日12时,他到达利物浦。这时,清廷已经得知孙中山从美国纽约坐船到英国,正派密探一路跟踪。孙中山全然不知已经有侦探盯上了他。他乘16时45分班次的火车前往伦敦,21时50分抵达,安顿下来已是10月1日。

孙中山下榻在赫胥旅馆,10月1日上午,他去拜访恩师康德黎教授。康德黎住在钵兰大街覃文省街46号,这里离清廷公使馆非常近,但是由于门口没有门牌和国旗,孙中山并没有察觉。

康德黎给孙中山安排了新的住处,位于葛兰法学院坊八号。在去新住处查的时候,他们再次路过公使錧。10月2日,孙中山搬进了新的住处。

孙中山逃亡于英国伦敦期间的住处,上有他的浮雕像

这一天,清廷驻英公使龚照瑗在致北京总署的电文中,有这样的文字:

接杨使函电悉。饬拿粤犯孙文,该犯现由美到英,改洋装无辫,外部以无在英交犯约,不能代拿,现派人密尾行踪。瑷寝。

由于清廷和英国之间的引渡条约只限于“香港”和“缅甸”,英国本土不适用。所以公使馆只能派人跟踪,而不能捉拿。

他与康德黎一家在教堂吃饭的时候,康德黎夫人提醒他,公使馆就在附近,孙中山也没有当回事。他认为此前已经多次路过,都平安无事,这是在英国,清廷不敢造次。他不知道,在他第七次路过的时候,公使馆已经根据他的照片,对他进行核实。

清廷驻英公使龚照瑗

10月9日,孙中山去拜访他另一位恩师孟生,再次路过公使馆。

10月11日,由于孙中山的大意,“改装易姓”、“无忌惮,自来使馆”,使馆觉得“使馆即中国地,自应扣留”。驻英公使致北京总署电如下:

密。孙文到英,前已电达。顷该犯来使馆,洋装,改姓陈,按使馆即中国地,应即扣留,唯时解回,约颇不易,当相机设法办理。祈速示复,勿令窦使(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知,并请电粤督。瑷歌。

同一天,使馆工作人员预先设伏,孙中山主动进入使馆,遭到绑架。

对于绑架的细节,孙中山自己描述如下:

予途遇之华人,既知予为粤产,始以粤语相谈,且行且语,步履颇舒缓。俄而又一华人来,与予辈交谈,于是予之左右,乃有二人相并而行矣。二人且坚请予过其所居,谓当烹茶进点,略叙乡谊,予婉却之,遂相与位立于道旁阶砌。未儿,又有一华人至,其最先与予相遇者,即迤逦去。于是此留而未去之二人,或推予、或挽予,必欲强予过从,其情意诚挚非常,予是时已于阶砌傍屋之侧。正赶超间,忽闻邻近之屋门砉然而辟,左右二人挟予而入,其形容态度又似谐谑、又似周旋。一纷扰间,而予已入,门已闭,键已下矣。——《伦敦蒙难记》孙中山著

事实上,真实情况与他所说相距甚远。孙中山属于自投罗网。

总理曾言至伦敦遇粤人邓某,喜其颇识时务,欲晓以大义,辄与偕行,遂误陷使馆。——胡汉民《题总理蒙难记念室》

这个“邓某”就是清公使馆官员兼翻译邓廷铿。孙中山认为清使馆奈何不了他,才大胆随邓廷铿走进使馆,他问“有无广东同乡,特来拜见”,并说“以异地遇同乡,分外惬意”,他当天甚至还在使馆吃早餐,早餐吃过后,他还见了马格里参赞,谈到他见李鸿章的事情。他说只见到了罗稷臣,“据云中堂不愿见我,盖因改装剪辫之故”,这和他后来见李鸿章的说法大相径庭。

他自己从一楼走上三楼参观,进入后来被关的屋子,被软禁。使馆要他“安住此房,不做犯人看待,只不许出门,如要看书,均可取来”。

马格里爵士

12日到14日,孙中山想方设法与康德黎教授联络,但都失败了。他将纸条从窗户抛到街上,但由于地理原因,纸条被使馆人员发现。龚照瑗命参赞马格里处理此事,马格里决定以“遣送疯子”的名义将孙中山运回国内,并为此以7000英镑租了一艘英国轮船。

为了脱险,孙中山甚至向清廷官员下跪求饶。10月14日,孙中山被关第四天,清公使馆官员兼翻译邓廷铿(当日将孙中山引入公使馆人中即有他)与他谈话说:“只要将实情说出,我必竭力代求”。孙中山“即跪下,叩头流泪云:‘如事能直,恩同再造,感德不忘'”。

邓廷铿和孙中山密谈了好久,他的目的是要诱使孙中山写“求其相宥”的“悔过书”。

予问书中宜如何写法?唐曰:“君必须极力表白,谓身系良民,并非乱党,只以华官诬陷至被嫌疑,因亲到使馆,意在吁求昭雪云云。”予即在唐某之前,照其授意书成一长函。——《伦敦蒙难记》孙中山著

上面中的“唐”,即为邓廷铿。孙中山后来承认被骗“可谓愚极”。书写成后,孙中山再未见到此人。

孙中山写“悔过书”的时候,邓廷铿命一个叫“柯尔”的仆人取来纸笔。多亏了这个柯尔,孙中山才得以脱险。

孙中山委托柯尔帮忙传信,柯尔一直犹豫不决。后来他将此事告知使馆的一个女管家霍维太太,霍维太太极力鼓励其传信,柯尔之意乃决,第二天将孙中山的名片递送康家。也有说法是霍维太太送的信。

柯尔以此事告知英籍女管家霍维太太,霍太太对被囚者同情,乃作此函,于十月十六日夜间十一时投至康寓。——《康德黎爵士传》

1896年10月31日,英国The Graphic报导孙中山获释

康德黎这才得知此事,他想方设法,全力营救。

他连夜寻找马格里质询,但是马格里不在。

第二天,康德黎向伦敦警务处报案,但苏格兰警察不予处理。康德黎和孟生两人赶往英国外交部举报此事,同时向《泰晤士报》投稿,《环球报》首先刊登此事。康德黎担心公使馆可能连夜将孙中山运回中国,亲自在公使馆门前监视。

10月20日,舆论大热。外交部开始录口供,申请开庭,并监视水运。10月22日外交部向马格里施压,要求公使放人,为龚照瑗拒绝。最后,英国首相兼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侯爵亲自出面,勒令中国使馆释放孙中山,否则将驻英大使龚照瑗及所有中国外交官驱逐出境。

索尔兹伯里侯爵

10月23日,孙中山获释。

后来,孙中山用英文把这次遇险的经过写成了《伦敦蒙难记》一书,书中有大量不实情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孙中山在伦敦被绑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