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传奇(王国全著)》连载(13):“李白斗酒诗百篇”是百篇的酒量

二位诗人聊着,不觉天色已晚。

日暮时分,晚饭准备好了。常老翁让家人宰了一只鸡,做了一盘黄灿灿的香酥鸡,还有荠菜炒鸡蛋、黍米粥、热气腾腾的韭菜馅包子。荠菜和韭菜都是老翁园中所种,刚刚新采的,鲜嫩可口。

主客围坐一席,二位客人连连表示谢意。

常老翁拱手说道:“老叟有幸与二位贵客相逢,喜不自禁。机会难得,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二位大诗人可否留下一首诗,让我这茅舍也蓬荜生辉!”

孟浩然说:“太白贤弟落笔如神,即兴赋诗一首吧。我知道,你欣赏此地的美景,已经得到几多佳句了。”

“那浩然兄,你呢?”

“我自愧弗如,诵读一篇旧作吧。此外,我还能为你铺纸、研墨呀!”说着,就铺开了纸,研好了墨。

李白正待要写,忽然间灵机一动:“我要写诗,还缺一样东西。”

孟浩然假装不解:“笔墨纸砚都在,还缺什么呀?”

“缺酒。没有酒,我怎么写诗啊?”

常老翁忙说:“我本该备酒款待的,早知道‘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民谣。太白君就是把我酒缸中的酒都喝光,我也满心欢喜!无奈,孟少府捎话叮嘱:太白君大病初愈,不能喝酒,所以才不曾备酒啊。”

李白对老翁深鞠一躬:“晚生李白虽没有喝到你的美酒,仍然感念你的深情厚意。我想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那是百篇的酒量,若写一首诗,只需一小杯酒即可!”随即做了一个端着小杯的手势。

老翁闻听此言,哈哈笑道:“如此说来,就好办了。老叟有自家酿制的米酒,清香甘美,喝了此酒有飘飘欲仙之感,却不伤身。太白君饮一小杯,对身体还会有益呢。”

老翁命家人送上酒来,给李白、孟浩然各斟了一杯。

李白端起酒杯来,闻了闻,淡雅的酒香分外诱人。本欲痛饮而尽,但又想到仅此一杯,便轻抿了一口,飘飘然的感觉从胸臆升到头顶。

李白举起酒杯,朝孟浩然微微一笑:“孟夫子,我喝了酒,还要斟酌一下词句,你先来吟诗。”

孟浩然会意点点头,也喝了一口酒,朗声吟咏: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吟罢,孟浩然说:“这首《过故人庄》虽是旧作,也适合今日的情景。我与常老翁初次相识,一见如故,所以可故人相称。”

常老翁拱手道谢,又问:“村叟学识浅薄,不知‘开轩面场圃’一句是何意呢?”

孟浩然答:“轩是窗户,场指谷场,圃是菜园。”

常老翁顿悟:“明白了。推开农舍的窗子,就能看见谷场和菜园,对吧?”

“老翁所言极是!”

这时,李白已经写出了预先想好的四句诗: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

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

常老翁看了前四句诗,问:“我的园子里有诸多花草,太白君为何对萱草情有独钟呢?”

李白笑而不答。

入夜,茅舍外那一泓湖水在暮色中泛起幽幽的光影;天上落下小雨,细细的雨丝悄然飘进了南窗。李白又喝了一口酒,继续写道:

暝色湖上来,微雨飞南轩。

诗人想到:老翁一家在茅舍中享受平凡而宁静的生活,院子里那片杨树林中的鸟儿也都安息了吧。和浩然兄一样,我也与常老翁一见如故,应当以故人相称,于是写道:

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李白对常老翁说:“明天早晨,我们就要告辞,返回扬州了。我不会忘记在你家度过的美好时光,不会忘记你的美酒,更不会忘记你的深情厚谊。”饮下杯中酒,潇洒落笔,写完了这首诗:

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

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

常老翁接过李白的诗作,再三感谢,说:“这一次,老叟亏待太白君了。下次再来,一定要开怀畅饮!”

又对孟浩然说:“记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哟!”

(每日更新,敬请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诗传奇(王国全著)》连载(13):“李白斗酒诗百篇”是百篇的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