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部描写南京的电影,是最好的爱国教育片

这几天在家比较清闲,便看了几部关于南京的电影,把这三部宝藏电影以及我的真实感受分享给大家,也期待收到大家的观后感。

NO.1 《拉贝日记》

电影主要讲述了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中国区负责人约翰·拉贝先生,在1937年日本攻陷南京时,利用自己的德国人身份,在南京建立安全区,保护了20万南京人的事迹。

在战争爆发之初,长着一张西方面孔的拉贝先生其实是有机会逃离南京的,因为当时的日本考虑到日德关系不会杀害德国人,而且拉贝本人也是“纳粹党”的一员(纳粹党中的好人)。但当他看到大批无辜的中国民众被日本军残忍杀害,以及日本军不守信用、残暴的嘴脸后,他毅然选择留在最危险的南京,来守护最需要他的南京老百姓。

关于拉贝在南京设立安全区的故事,历史上也有记录,百度百科在约翰·拉贝的介绍中这样写道:

“南京大屠杀期间,他组建南京国际安全区,保护25万中国人免遭杀戮,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

而拉贝先生在南京期间所写的日记,也成为后来研究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也是我们看到的电影《拉贝日记》的素材来源。

只是心地善良的拉贝先生在1938年回国后却并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受当时国际关系的影响,他回国后被禁止在公开场合讲他在南京的所见所闻,在二战德国战败后,作为纳粹党成员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

1997年,在拉贝去世后的第47个年头,他的墓碑由柏林搬到南京,他的《拉贝日记》中文版也首次得以公开出版。

南京市政府后来也保留修缮了拉贝的故居,并设立了拉贝纪念馆,来纪念这位“南京好人”。

NO.2  《南京!南京!》

这部影片中同样提到了约翰·拉贝设立的安全区,只是在失去了约翰·拉贝的主角光环后,安全区面临的真实情况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在日本兵的强势下,受拉贝保护的安全区根本不被放在眼里,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枪杀和强奸等罪行。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在同类型题材电影中应该是最压抑的,全程黑白色调,象征着南京那段看不到光的屈辱历史。而电影中的很多场景刻画,更是赤裸裸地展示了日本军人犯下的滔天罪行。

看电影的时候我想起了中学时期的历史课本,活埋、杀人比赛、集体焚烧等各种残忍的杀人方式被导演陆川全都真实地搬到大荧幕上,不带一点修饰,甚至全片找不到任何一处稍微轻松一点的桥段。

除了场景的真实还原以外,影片中对日本军人视角的刻画也是一大亮点。影片多次刻画了日本军人角川在杀戮过程中对自身的怀疑和内心的挣扎,在影片的最后,痛苦的角川在放走两个幸存的中国人后开枪自杀,也许对于处于当时环境下的人来说,死才是最好的解脱。

NO.3  《金陵十三钗》

一部我一直不敢二刷的电影,初中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被剧中的场景震撼到,这次在重新找关于南京的电影时,还是觉得应该重刷一遍。

影片围绕秦淮河畔的一群风尘女子,在南京城被攻占后,逃到一所天主教堂,和在这里避难的女学生以及美国人约翰相识,后来在日本军要求女学生去庆功宴表演时,这群风尘女子扮成女学生模样,替女学生们赴死的故事展开。

在影片中,女学生对这群风尘女子的看法有一个由轻视到敬重的转变过程。最初女学生们认为这些风尘女子肮脏,霸道,甚至不愿意和她们共用茅厕。

但直到后来这群秦淮河女人照顾受伤的士兵,尤其是当这群秦淮河女人决定扮成学生,替她们赴死时,这群看似霸道无理的风尘女子又成了救国的女英雄。

在那个时代下,个人的命运似乎无法选择,有钱有势的早在日本人进城前成了逃兵,剩下的要么成为拿枪打仗的英雄,要么只能成为坐等被杀的平民。其实不管是做英雄还是做平民在那个环境下可能都逃脱不了一个“死”字。不同之处就是是否死的值。

影片中不管是本可以换上便衣逃命,但却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女学生的李教官,还是本可以苟且保命的金陵十三钗,都是死得其所的一批人。而她们这样做的原因,无非是想保护我们这个民族所剩的未来。

商女也知亡国恨。时代造英雄,不管是妓女还是军官,都可以成为民族英雄。

越是在和平年代,我们越是应该多了解一些历史,知道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多少先辈用鲜血换来的。

学习历史的目的并不是让我们学会愤怒或者当网络上的键盘侠,而是提醒我们肩上的重任,告诉自己,只有好好建设我们的民族,只有我们强大起来才不会被欺负。

同样,对于我们遭受过的那段屈辱历史,我们不能遗忘,也不允许别人改写或者遗忘,因为我们无法替我们的先辈原谅她们经受的罪行。

历史不会忘记,吾辈更当自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三部描写南京的电影,是最好的爱国教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