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的认知视窗和盲点区 - 007er - 020 - 20200514

Johari Window 乔哈里视窗

认知视窗

上图来源于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乔哈里视窗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它在20世纪50年代由乔瑟夫·勒夫和哈里·英格拉姆两位学者提出。他们两人在自我概念的角度对人际沟通进行深入的研究中,看到有“自己知道——自己不知”和“他人知道——他人不知”这两个维度。于是他们依据人际交往双方对传播内容的熟悉程度,将这个划分为四个区,分别为:公开区盲点区隐秘区未知区

公开区:是自己知道的,并且别人也知道的。它代表了自己的认知和他人认知一致的地方。公开区里大部分代表的是积极、客观的一面。然而,公开区具有相对性,有些事情对于某人来说是公开的信息,而对于另一些人可能会是隐秘的事情。

盲点区:是自己不知道、别人却可能知道的盲点区。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优劣,但在别人的眼中,却是一目了然,这就是所谓个人的盲点。如果一个人不去了解别人的反馈或者不愿意听真话,他的盲目区就有可能越来越大。只有不断地缩小自己的盲目区,才是更好地走向成功。

隐秘区:是自己知道、别人却可能不知道的秘密。这是一个对外封闭的区域,包括个人的思想、感受、经验等,别人无法了解。即使真诚的人也需要隐秘区,一个完全没有隐秘区的人也是一种心智不够成熟的表现。

未知区: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信息。未知区是尚待挖掘的黑洞,也许通过某些的新机会和体验,或是得到了别人较为深入了解,人的某些潜能得到挖掘和发挥,自我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入。

你我的盲点区

在我们的日常沟通中,细心的人很容易发现对方对于什么样的事情并不敏感,而这可能正是自己敏感的地方,这就是对方身上的盲点区。

如果这件事很小,可能只会给对方默默地打上一个标签;如果这件事与合作相关,可能大家会因此没有在一起共事或合作,而对方的盲点,可能依旧还是TA的盲点。

积极获取反馈,让盲点公开

可见,我们并不想一直被自己的盲点所遮蔽,而蒙在鼓里。那么我们需要如何有机会看到自己的盲点呢?我的答案是,在任何沟通和谈话时,都拥有谦卑的姿态,有机会就向对方要反馈

我们总会碰到那些参透人生/大势高人,也会遇到不少心直口快俗人,通过他们的反馈,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盲点区域的入口。而如何探索和认清自己的盲点区,并寻求改变,则又是另一个话题——“如何让改变发生?”

学会主客体分离,让改变更容易发生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认为的自己粗心大意,然而突然有一天别人夸你很细心,你的反应是什么呢?

反应一:“我一点也不细心,反而很粗心,我与你说的不一致,我的家人都说我粗心,我其实很差劲”。
反应二:“是嘛,我一直觉得自己粗心,你是第一个说我细心的人,看来我不是绝对的粗心啊!谢谢你让我看到另一面的自己”。

同一句话,不同的心理,揭示了我们对外界反馈敏感程度。如果我们把焦点聚集在认同的方向,我们会发现意外的惊喜,如果我们聚焦于对自己不认同上,容易受到打击和不自信,甚至封闭。

我们要学会思考主客体分离,即“问题是问题、我们是我们,我们不等于我们的问题”。别人给我们反馈的我们的盲点,是问题(客体),解决好问题(客体)了,就能有更好的我们(主体)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我的认知视窗和盲点区 - 007er - 020 - 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