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包括要使用正当的语言、正当的行为和正当的谋生之道
“修定”分为正当的努力、正当的觉知和要修习正当的定
第一天(练定):将呼吸作为冥想中的锚点
“你将要锻炼的,是观察你自然的呼吸,这个方法也就叫做「观息」。”
“将你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你的鼻子上。观察空气从你的左右鼻孔周围,触碰到左右鼻沿,进入左右鼻腔,再流出左右鼻腔。可能有的时候它只经过右鼻腔,可能有的时候它只经过左鼻腔,或者也有的时候同时经过左右鼻腔。这些都可以,你要做的只是去观察自然的情况。
“不要去控制你的呼吸。因为这不是瑜伽中的「调息」,在那里你需要刻意调整你的呼吸。这是观息——不要去想像大海、海滩、这个神、那个佛、什么圣光、或者任何画面,心里也不要数数字、念佛、诵经——你要做的只是用全部的注意力去观察最真实的实相,也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区域内,你自然的呼吸。”
第二天(练定):观察呼吸所带来的感知
“将你的所有注意力集中到上嘴唇以上、包括鼻子以内的三角形区域里,观察呼吸所带来的感知。也就是说观察气息在进入和流出时,触碰到你的鼻翼、鼻孔、鼻腔、还有人中区域的细微感知。”
“比如说,你们会渐渐观察到进入鼻孔和流出鼻孔的气息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冥想和他所教授的一切都不是为了“智力游戏”(Intellectual Entertainment),而是为了将一个人对于自己身体的理解,构筑于实际的体验上。对身体的理解只是知识,实际体验才是通向智慧的道路。
第三天(练定):不再只强调呼吸,而是这个范围内所发生的一切。
“将你的所有注意力集中到上嘴唇以上、包括鼻子以内的三角形区域里,观察这个有限的区域内所发生的所有感知。当你的注意力足够集中以后,你可能会感到这个区域内有发热的感知、或发冷的感知、或麻木的感知、或刺痛的感知、或振动的感知、或发痒的感知、或细微的感知、或粗重的感知、或一种完全无法形容的感知。这些感知可能出现了一会就会消失,也可能出现了很久才消失。这些都可以。“
“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感知,你要做的,就是静静地去观察这个有限的三角形区域内发生的一切真实的感觉。不要想像,也不要强求任何感觉。观察。观察。观察。”
「观息」的最后一步:区域变小了。
“将你的所有注意力集中的范围进一步的缩小——缩小到人中的区域里。当你观察的区域越小,你的心就会变得越发敏锐。“
“观察这个有限的区域内所发生的所有感知,发热的、或发冷的、或麻木的、或刺痛的、或振动的、或发痒的、或细微的、或粗重的、或完全无法形容的。这些感知可能出现了一会就会消失,也可能出现了很久才消失。这些都可以。
“如果你什么都感知不到,那么你总是可以回来观察呼吸在人中的这个小区域里带来的感知。”
各种感知越来越明显,观察人中这个两三平方厘米的小区域,就好像观察着一片大草原一样。
第四天(练慧):
“每个人都知道整个宇宙不断地在改变。这个事实若只是知识上的理解,对你并无帮助,你必须在自身内体验。这种体验,你从今天开始在鼻子的三角形区域内可能就已经有所感触了。“
“通常一般人认为痛苦是指不愉快的感觉体验,但愉快的感觉体验也同样会成为痛苦之源,如果你对它们产生依赖(Attachment)的话。因为苦和乐都同样是暂时的、转瞬即逝的(Impermanent),只是一些维持得稍微长一点,稍微短一点。对于转瞬即逝的事物的依赖,必然带来痛苦。”
“从现在开始,你将进入智慧的修行。“
“将你的所有注意力从人中转移到你的头顶心的区域上。观察这个有限的区域内所发生的所有感知,发热的、或发冷的、或麻木的、或刺痛的、或振动的、或发痒的、或细微的、或粗重的、或完全无法形容的。”
“现在,将你的注意力从头顶心慢慢向下移动,观察整个头顶往下的部分,再观察你的后脑勺,一小块一小块,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
“然后再将观察的注意力移动到你的脑门,移到眉毛,移到眼睛,移到鼻子,移到脸颊,移到嘴,移到耳朵,再移动面部剩余的部分。一小块一小块,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
”然后将观察的注意力移到你的右肩,往下移动你的右臂,移到你的右手腕,移到你的右手,移到右手的每个手指,再移到每一个指尖。”*
”然后将观察的注意力移到你的左肩,往下移动你的左臂,移到你的左手腕,移到你的左手,移到左手的每个手指,再移到每一个指尖。”*
“再将观察的注意力移到你的喉咙,往下移动到你的左胸,移动到你的右胸,移动到你的上腹部,移动到你的下腹部。一小块一小块,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 *
“再将观察的注意力移到你的头颈,往下移动到你的背部,移动到你的腰。一小块一小块,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
“再将观察的注意力移到你的右大腿,往下移动到你的右膝盖,移动到你的右小腿,移动到你的右脚踝,移动到你的右脚,移动到你右脚的每一个脚趾。”*
“再将观察的注意力移到你的左大腿,往下移动到你的左膝盖,移动到你的左小腿,移动到你的左脚踝,移动到你的左脚,移动到你左脚的每一个脚趾。”*
“就这样,从头至脚,从头至脚,按着顺序,一块一块地观察整个身体正在发生的所有真实感知。”
你可能已经觉得以上的指导很啰嗦了,但实际上Goenka比唐僧还要耐的住性子。他在每一部分之后(也就是打*的地方),都重复了以下这段我们耳朵已经快听出茧的话:
“观察你所遇到的所有感知,发热的、或发冷的、或麻木的、或刺痛的、或振动的、或发痒的、或细微的、或粗重的、或完全无法形容的。这些都可以。“
“如果你什么都感知不到,那么对于那些被衣物覆盖的部位,你至少可以感知它们与衣物之间的摩擦;而那些没有衣物覆盖的部位,你至少可以感知它们与空气之间的摩擦。“
“而当你在一个部位获得感知以后,就可以马上移到下一个部位,不要留恋。如果你在一个部位没有感知,那么就静静地停留一两分钟的时间去观察它。无论结果如何,都继续移到下一个部位。“
“不要期待任何的感知。也不要对任何的感知有任何的留恋或反感,保持一颗「平等心」。在观察中你会发现,这些感知都具有无常的共性。你要做的只是客观地观察。”
“观察它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你希望它成为的样子。(Observe it as it is, not as you want it to be.)”
花了整整三天半的时间才把鼻子那么一小块区域给感受清楚,突然之间要感知和观察身体上下的每一个角落。
我发现身上有太多太多的盲点,即一开始感知不到的区域。但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总能观察到一些细微的迹象。
这个“锻炼智慧”的方法就是:
你必须不加选择地观察,绝不挑选感知,接受任何自然生起的感知。
有愉悦的感知时,不企盼它会持续;有不愉悦的感知时,也不企盼它会消去。在观察中,保持一颗「平等心」。这是最最重要的。
慢慢地,你就会亲身体会到这些感知不断变化的本质,也就是「无常」(Anicca)。
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通过亲身地观察这些最根本的感知,从最本质的层面改变以往的积习已久的行为习惯,让自己不再被身体内发生的感知所控制。
第五天(练慧):
问题学员又去找老师请示:“老师,我不懂,我们花了三天半的时间才把鼻子那么一小块区域给感知清楚,现在一下子要感知上下全身,而且每个还只停留一两分钟,我发现很多地方,我有感知到,但是非常模糊,非常不清楚。怎么办?”
老师答:“观察它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你希望它成为的样子。你这种念头,已经是希望感知成为“清楚的“了。但清楚也好,模糊也好,都是感知。“
痛苦的缘起,以及它与冥想的关系。
“痛苦普遍存在于我们的一生中。而痛苦的来源,是我们自身的贪求(Craving)和厌恶(Aversion)。”
“我们贪求什么呢?是贪求外界的物质吗?美丽的景色?所爱的人?稳定的工作?令人艳羡的财富?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这些都不是。我们真正执着的东西永远不是外在的。”
“我们贪求或厌恶的,是自己内在的各种感知。”
“我们人有六个触角——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身体皮肤和大脑。当这六个触角和这个外界相对应的六个事物——景色、气味、声音、味道、物件和思想——相接触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内部就产生了物理的感知。”
“这个过程中有四个几乎同时发生的步骤——意识、辨别、感知、习性反应。”
“比如说:(1)脑中有一个画面出现。。。(2)是当年他向我求婚时的画面。。。(3)太愉悦、太美好了。。。(4)真想再得到这种感受(如果能回到当年该多好/为什么他变了)。”
“我们贪求的并不是当年求婚的那一刻。我们贪求的是在回想那一刻时,身体内部发生的生理、化学反应(荷尔蒙、肾上腺素等等等等)所带来的感知。”
“又比如:(1)手臂上有东西和一种感觉。。。(2)是个蚊子块带来的痒感。。。(3)太不愉悦了。。。(4)真想这种感知快点消退掉。。。”
“发现没有?求婚画面的感知本身并不痛苦,对于蚊子块痒的感知本身也不痛苦。但当你贪求过去的某种愉悦感知却始终得不到,或者当你想要不愉悦的痒感消退它却一直在那里的时候,痛苦和折磨就开始了。”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贪求和厌恶的习性反应呢?因为我们的无知。我们对自己身体内部发生的事情,缺乏实际体验上的感知。虽然道理上理解,但是我们完全没有感知到(1)(2)(3)(4)的过程,我们也根本不知道我们身体正在起化学反应。”
“所以更不可能意识我们是在贪求或者厌恶身体内的这些生理和化学反应。我们无知地纠结于最表象的事物——美好的回忆、或是蚊子块的瘙痒。”
“有一些冥想方式尝试从表象的六个触角着手,锻炼视力、嗅觉、听觉、味觉、触觉和思维的灵敏度。这样虽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只是隔墙瘙痒,因为它始终是在关注外部事物(包括思维在内)。”
“要从根本上改善人的行为习惯,就必须回到身体内在的感知。”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痛苦的缘起是我们对于愉悦和不愉悦的感知的两种习性反应——贪求和厌恶。在无知的情况下,我们就是这两种习性反应的奴隶。我们甚至完全都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无时不刻地受着它们的控制。”
“而在这十天里,当你开始用一颗平等心去观察身体内在的各种感知——即使愉悦也不企盼它持续,即使不愉悦也不企盼它消失——只是观察,你便开始通过实际体验,从最根本的层面将自己一点一点地从习性反应中解脱出来,最终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人。”
这就是我们观察身体上下感知的目的。这个方法,也就叫做「内观」。一切变得越发清晰了。
第六天:香菜和生姜
我清楚地观察到胃部饥饿的感知,以及它给全身带来的细微影响。而且这种观察带有较为清晰的平等意识:即使不愉悦也不企盼它消失。
我只是观察着,这个“饥饿”究竟是怎样的感知。
我发现当我可以观察到这种感知时,习性反应(也就是后续地“哥要打好多菜啊,这个也要那个也要啊“)就自然而然地停止了。
这里有一点很重要:这绝对不是去下意识地克制欲望。
因为“克制”本身意味着厌恶,意味你在希望它消失。例如,你想念某个人了,然后理智地逼自己不要去想,这时候你已经升起了对这种感知的厌恶心。结果呢?你越厌恶,它越是纠缠着你不放,甚至越绕越深。克制,是很多人曾陷入的误区。但当你静静地去观察想念所带来身体内的感知,后面的一切漩涡便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而这一刻,我观察着自己的饥饿,又看了看眼前的两盆菜,非常的高兴——因为至少在这一刻,我的行为终于不在被自己的感知被动控制和奴役了。
我的思想可以开始主动地出招了:
“尽管很饿,但是打坐只适宜吃七分饱。我差不多打这些菜,再加上待会还会吃一个水果,差不多就可以到七分饱了。“ 然后酌情地打了相应的菜。
对于香菜、生姜和黑木耳,我厌恶的不是它们的味道、外形,让我厌恶并形成习性反应的,是整个身体上下在吃下它们那一刻发生的感知。
一切困苦都缘于对身体内在感知的贪求和厌恶。而带着平等心的观察,让人比无知时更好地体验到了,每种菜丰富的口感和味道。
下午开始,Goenka给了新的指导。我们对于身体感知的观察从一遍一遍的“从头到脚,从上至下”,变成了“从头到脚“然后再反过来“从脚到头”。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不断正逆交替地观察着上下全身。
对自己身体内在的感知,正变得越来越细微和明显。
“人在通过冥想修智慧的过程中,会遇到有五个敌人。”
“第一和第二个敌人就是贪求和厌恶。冥想本身是为了去除这两种根本的不净。但是它们在冥想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你可能会贪求细微的感受,或者厌恶自己停滞不前。“
“这也是我们在这十天里禁语的主要原因。一旦你们开始交流彼此的感受,就难免会产生比较。一个冥想者说,‘我今天感到浑身上下有一股美妙的电流。’另一个学员潜意识里就会想,‘美妙的电流?我怎么没有?我也想有啊。‘ 然后这种执着就会出现在它的冥想中。“
“第三和第四个敌人是昏沉和焦躁。你的心志的昏暗、心念上的躁动、心生的忧恼,都会阻止你的修行。这些我们都已经提到过,如何通过观察去克服它们。“
“最后一个敌人就是怀疑。当修行遇到阻碍时,人很容易向外找推脱。“
“这首先可能是对修行老师的怀疑:‘这个Goenka老师看上去一点都不象一个得道的高人。能听他的吗?’ ”
“然后就是对这个修行方法的怀疑:‘这个方法什么都不做,就是观察呼吸,观察呼吸,然后观察身体,观察身体,好像一点都不深奥,靠谱吗?‘”
“最后就是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好吧,「内观」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而且我遇到的每个从十日禅修里走出来的人都觉得受益匪浅,说明这个方法肯定对他们是有用的。但是,它可能就是不适合我这个人。“
“事实上,这个修行适用于每一个人。因为它不分性别、不分文化、不分国家、不分宗教。每个人都有感知。它的本质是人类最根本的 “心” 和 “物质” 交互的科学(Science of Mind and Matter. How one reacts to another, and how the other reacts in turn)。
以上,就是第六天Goenka开示的精髓。
第七天:Anicca(无常)
在这样与世隔绝的静修环境里,时间变成了特别难以衡量的东西。什么是时间?你看不见摸不着。你唯一能感知到的就是前一纳秒和这一刻的变化。在这样的一纳秒、一纳秒的冥想中,时间特别的很漫长;但在轮回中,它又让人觉得特别短暂。
Goenka除了给出新的方法指导以外,还少有地给出了方法以外的建议:
“首先,当你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地观察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的感知时,你可以开始尝试着一小块、一小块对称地观察——同时观察你的左眉毛和右眉毛部位,左眼和右眼,左耳和右耳,左肩和右肩,左手和右手,左胸和右胸,左背和右背,左腿和右腿,左脚和右脚,左脚趾和右脚趾。再从下至上,始终对称地观察。”
“无论是发热的感知、或发冷的感知、或麻木的感知、或刺痛的感知、或振动的感知、或发痒的感知、或细微的感知、或粗重的感知、或一种完全无法形容的感知,你要做的,就是观察。”
“在观察中你会最终发现,所有感知升起的目的就是为了消失。因此,不用去贪求,也不用去厌恶。”
“不要将其他人的感知与你的感知相比较。每个人的感知都是独特的。因为每个人的感知都是他或她之前所积累的习性反应的体现。”
“甚至不要将你这一刻的感知与你之前的感知相比较。他们升起的目的就是为了消失。所以不要带有之前的期望,不用期望之前出现过的感知这一刻会出现在同样的地方。”
“「内观」这个方法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他的发明者在寻找这样一种修智慧的方法过程中,认为这种方法必须满足三点:”
“一、它必须是可以用很简单的语言解释清楚的,因为这是它的目的是帮助人们从身心的习性中解脱,而不是为了高深的哲学或者宗教讨论。”
“二、它必须要通过体验自己内在的实相来实践和验证的。因为只有经过亲身体验,而不是通过读书或智慧分析得来的智慧,才是真正带给人改变。”
“三、它必须是适用于所有人的,不分性别的,不分宗教的,不分信仰的,不分文化差异的,真正普适于任何想要修习智慧的。”
“专注于你内在的感知。因为他们会决定你的外在世界。”
第八天:世外仙境
Goenka给了我们进一步的指示,随着对于身体感知的越发敏锐,我们不再一块一块地观察:
“从头顶心到脚趾,再从脚趾到头顶心,如果你可以感知到身体所有部位自由通畅、细微的流动,那就这样一遍遍地扫过你的全身上下。如果你只能感知到一部分部位自由通畅的流动,而其余部分的感知是粗重的,那就先将自由通畅的部分扫一遍,然后逐个观察感知粗重的部分。”
这一刻,我的全身除了膝盖和小腿,已经基本达到了自由通畅的状态。但唯独膝盖和小腿,依然是持续的疼痛和麻木。
我观察着自己的身体一点点进入受挫的状态:先是从第40分钟起,膝盖开始疼痛,然后是小腿,然后我就会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疼痛上,观察这种粗重的感觉,然后我的背部就开始发热,开始出汗,直到这种粗重的感知将整个人的「定」冲垮。一个非常自然、客观的过程。
你会发现,肉体的疼痛和精神上的困惑往往是共生共灭的。
“我抱着一颗平等心去观察它们,但是粗重的感觉在我的膝盖和腿上始终没有消失,它们会越来越痛。怎么破?”
老师回答:
“接受它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你希望它成为的样子。你做到了吗?“
我懂了一些。又问:
“那么在观察的时候,我是否应该告诉自己去‘享受’,而不仅仅是‘观察’呢?前者好像会让修行变得更容易一些。“
老师回答:
“观察也好,享受也好,你只需要记住,任何一种身体的感知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像所有感知一样,它的升起都是为了最后的消失。所以,观察它,对它产生感觉,但是不要执着于它。”
持续的实践是成功的唯一秘诀。(The Continuity of Practice is the Key to Success)
我曾听不少道行颇深的禅修者说,它们在某些时刻曾到达过一种如临仙境一样的平和状态。而在那个小破院子里的第八天下午,或许是我唯一一次到达那样的状态。
“在智力层面,人们知道如果起了火,就应该浇水。但是在实际行动层面,如果两个人吵架了,人们的行为却总是在火上浇油。这是因为人们在体验层面对身体内部发生的反应完全无知,于是被它们所控制。”
“每一次像这样的争吵和反击,即是带给别人痛苦,其实也是给自己埋下痛苦。这些习性反应像小刀子一样,一刀一刀地刻在我们内心深处。我们现在内心所有的阴暗和痛苦,都是由过往的习性反应累积而成的。”
“每当你遇到新的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这些旧的习性反应就会慢慢地浮到表面上来。然而,只要你不再增加新的习性反应,这些旧的习性反应就会不断地浮上来,以粗重的感知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后慢慢的消除。这就是创造「内观」这个方法的智者最大的发现和贡献。”
第九天:冥想是什么
Goenka将我们的内观方式推进到了最后一步:
“如果你在观察身体上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身体所有部位都可以自由通畅地上下流通,没有任何的盲点或粗重的感知,那么你就可以开始将观察变得更加深入。超过皮肤上下三毫米范围,不断延深到更加深层的内在感知。”
“将注意力慢慢地,从身体的正面穿到身体的背面,再由身体的背面穿到身体的正面。再将注意力从左臂进入穿过躯干由右臂穿出,再从右臂进入经过躯干由左臂穿出。如果遇到粗糙的感知,就在那里停留一两分钟,观察它。”
“无论是发热的感知、或发冷的感知、或麻木的感知、或刺痛的感知、或振动的感知、或发痒的感知、或细微的感知、或粗重的感知、或一种完全无法形容的感知,你要做的,就是观察。”
“就这样不断地上下、前后、左右地流动和观察,直到身体内部可以完全地流通,观察身体最深层的感知。”
我第一次,观察到左腿上“永久持续”的、粗重的疼痛从出现到消失的完整过程。这让人可以从体验层面理解:所有内在的感知都是不断生灭,无常住之时。Anicca~Anicca。
有了高低落差后,才真正有了对冥想的领悟:
冥想不是为了追求自己能够坚持的时间长度。
冥想也不是为了追求身体内在完全流通的境界。
更不是为了追求什么愉快、舒适的感觉或心境。
这些都是过程。有则有。没有则没有。
在冥想中,其实真正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锻炼对于身体内在感知的意识(Awareness)和对于这些感知的平等心(Equanimity),就这两件。
用智能硬件圈的话说,前者是做硬件,后者是做软件。一定要软硬兼修。
用武侠小说的话说,前者是修外功,锻炼对于身体内最细微感知的意识能力;后者是修内功,锻炼意识到这些愉快或不愉快的感知以后,保持平等心的能力。
是这两者中的短板决定了一个人的身心平衡能力。
晚上的开示中,Goenka讲述了回到世俗中后,我们该为何以及如何修行:
“在你离开了这个十日修,回到世俗以后,希望你们会开始观察自己每天行为的变化。你会发现内观给你日常生活的为人处事带来了改变。当然,你不会一下子变成圣人。你可能依然会生气,依然会懊恼,依然会伤心。”
“但是,只要你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以往你需要一个小时才发现你情绪失控了,但慢慢地,通过不断地修行,你只需要30分钟,15分钟,10分钟,5分钟,1分钟,30秒,甚至10秒你就会通过意识到自己身体内在感知的变化,来发现自己陷入了负面情绪。”
“你们已体会过,一旦你开始观察到身体内在的感知,你就已经开始脱离负面情绪的漩涡。”
“这就是我们修习内观的原因——因为抽象的愤怒是很难观察到的,往往等我们意识到时,它已经强大的足够控制我们了。”
“所以我们学习观察具象的感知,并且通过冥想的锻炼,不断提升这种意识能力。”
接着,他讲到了在日常中观察事情的视角:
“在修习内观以前,你可能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观察别人,观察外界。”
“当我们在工作中与同事遇到冲突,或者在感情上与爱人遇到问题,或者在社交中与朋友发生矛盾,这些负面情绪,往往会让我们觉得问题100%出在别人身上——他太自负,他太愚笨,她太势利,她太冷漠,他太自私,她太忘恩负义,等等。”
“当你开始修习内观以后,你就发现,噢,原来有一部分问题是在我自己身上。30%是我的问题。70%是对方的问题。”
“而随着你越来越认真地修习内观,你就会越来越多地发现问题是在自己的身上。”
“直到最后,你会领悟到所有问题、所有痛苦、所有负面情绪的根源100%是在你自己身上。只有你身体内在的感知可以影响到你。外在的事物只是表象。一切都是内在的。”
“你必须不断地放下自我。为了照顾你的家庭,你需要赚钱,需要有所成就。但每当你赚了钱或者有了一些成就以后,你就会有自我。所以你要学会不断地放下。”
“我们对于自我的执着是痛苦很大的来源——“我”是聪明的。“我”是厉害的。这些财富是“我的“。这些地位是”我的“。这些创意是”我的“。这种执着无一不带来痛苦。”
“希望回到世俗中,你依然可以保持这样“放下自我”的心态去冥想和生活。你若能够获得智慧,不是因为耶稣是这样教导的,或者佛祖是这样教导的,或者某本充满智慧的书是这样教导的,当然更不是因为Goenka是这样教导的。”
“你能获得的智慧,都是你自己在内观中亲身体验和感知到的。”
第十天:答案
你们觉得金融从业者能够从这份工作中找到可持续的愉悦和平和吗?”
我不用说,但大家都理解,金融业或许是地球上最充满自我、欲望、物质、执念的行业。
大家安静了几秒钟。
最后,那个印度人说:
“在这次修行之前,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但现在,这是我的答案:Anicca。”
因为Anicca(无常性),所以平等心。
后记:两千五百年的智慧——Vipassana
关于冥想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
如果你耐心看到了这里, 那么最后这一点点的时间,我想讲述在整篇文章中都没有讲述的、关于「内观」(Vipassana)的秘密。
作为一个受西方教育影响、及其强调科学考据的理科生和不可知论者(接近无神论者,但稍有不同,即认为人类无法证明神的存在与否),我回到世俗后做了许多的考据。以下所有内容都有据可考。
在2500年前的印度,创造「内观」这种冥想方法的释迦族人,名叫悉达多·乔达摩。你现在可能更多的听说过他的另一个称呼: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的意思是“释迦族的修行成就者“。这个称呼带有略微宗教色彩,但鉴于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我们接下来就用这个称呼吧。
在释迦摩尼开悟以后,他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也从未教导过任何的宗教主义或是派别思想。
他一辈子只教了三件事——戒、定、慧。
戒(sila),也就是我们在十日修中,新生要遵守的五戒,老生要遵守的八戒(“猪八戒”的来源。)
定(samadhi),也就是所谓的禅定、入定、修定,其主要修行方法就是在前三天中所修习的「观息」。
慧(panna),也就是修智慧。而戒和定都是为了让心境达到可以修智慧的状态。
其实,在当时甚至更早的印度,已经有许多人教导修行戒与定,慧也已经存在,至少有闻慧或思慧。许多人普遍同意心的不净烦恼是痛苦的根源,认为必须根除他们,获得解脱。释迦摩尼只是找到了如何做到的方法。
当时所欠缺不了解的,是感知的重要性。当时和现在一样,一般都认为我们是对外在的六个感官对象,也就是景色、气味、声音、味道、物件和思想产生习性反应。然而释迦摩尼向内观察实相,发现这六个外界事物和我们的习性反应之间有个被忽略的连接,也就是内在的感知。
这六个外界事物和相对应的器官相接触,就会产生感知,心马上会对它做出好坏评价,感知因而变成愉悦的或不愉悦的,我们因而升起贪爱或厌恶的习性反应。
这个过程极为迅速,习性反应已经反复多次后,我们的意识才察觉到,而这时习性反应已经强到足以主宰控制心了。若要克服习性反应,就必须觉知到反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而反应是从感知开始的,因为我们必须察觉到感知。
释迦摩尼发现了这个过去不为人知的事实,使得自己开悟,达到完全的身心平衡。所以他在肯定客观事物存在的同时,一再强调身体内在物理感知的重要性。通过「内观」来修习智慧,这是他最大的贡献。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波罗蜜多”意为“美德”,而所谓“般若”就是戒、定、慧中,“慧”(panna)的音译。
上文中所写到的人的六个触角——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身体皮肤和大脑——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所谓的”六根“。
而这六个触角所接触到的外界相对应的六个事物——景色、气味、声音、味道、物件和思想——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所谓的”六尘“。
根尘相触,就有了本文开头所写到的四个步骤中的“意识”,就有了“识”。
“识“有了以后,你就会去辨别这究竟是什么,也就有了“想”。
“想”有了以后,你的身体内就会产生愉悦或者不愉悦的感受,也就有了“受”。
“受”有了以后,你就会开始产生贪求和厌恶的习性反应,这也就了“行”。“行”也就造作了痛苦。
这就是《心经》中的:“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而“受”、“想”、“行”、“识”,再加上所有的客观事物,“色”,就构成了“五蕴”。也就是《心经》开头的那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而一直在说的两种对于内在感知习性反应“贪爱“和”厌恶“,相信你也已经想到了,就是“三毒”中的:”贪“和“嗔”。
你可能会想,那么我在思想上,不“贪”、不“嗔”,不就好了吗?
理论上是的,但问题是你做不到。
做不到的原因是你可能都没察觉到,真正迷恋或厌恶的,是身体最深层的感知。而察觉不到,又是因为我们对于识、想、受、行的整个发生过程完全无知,对于身体内在的感知也完全缺乏觉知能力。因此,我们一直纠结于最表象的图像、言语、思想、回忆。
这种无知,就是人们常说的中所谓的“无明“,也就是“三毒“中的最后一毒:“痴”。
所以一切的一切从“无明“起,「内观」便是释迦摩尼同学作为一个智者,发现的破解无知的方法——通过向内观察最自然、真实、根本的感知来培养对根本感知的意识(Awareness)和平等心(Equanimity),从而达到“无无明”。这样人才能主动把智商用起来,而不是被“贪”、“嗔”被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