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

这部小说是一首对无匮乏的年代的赞歌。

描绘了20世纪中国普通人的惨淡生活。小说主体为主人公福贵的自述:福贵年少时作为一个阔少爷,不学无术,稍微长大便开始嫖,然后是赌,后来不幸落入龙二所设的圈套,输光了全部家财,还气死了自己的老父亲,不得不和老母亲以及妻子家珍搬出祖宅,重新谋划生活。后来福贵走上了正路,却又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在被抓走的这段时间内,他结识了好友春生。两人一同从死人坑中爬出,最终活了下来。回到家后,福贵与命运抗争,又不得不屈从。他亲眼看着自己的一个个亲人死去,然后为他们送葬,最终自己只能与一头老牛做伴。福贵向我们展示了将苟活作为唯一生活目标的状况,但他屈从而不屈服,始终坚持要活着,或许这就是作者写此书想要我们领悟的。

本书中还有一个人物值得一提,他就是春生。他是小说中唯一一个受不了生活苦难而自杀的人。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作为旧县长被打倒了,遭受着无比的痛苦。于是他找到福贵说:“我不想活了。”福贵安慰他说:“命是父母给的。”可春生哭着说自己的父母早就不在了,最终与福贵告别后选择了自杀。是啊,一个人就算命再大,如果自己想死,那怎么也活不了。

生活无常,世事难料,虽曰人事,又岂非天命哉。也许你的“活着”就是别人的“生活”。也许《活着》就是我们的人生,但“活着”的意志应该是我们身上不可被剥夺的东西。正如海子写道:“你来人间一趟 你要看看太阳 和你的心上人 一起走在街上了解她 也要了解太阳。”

生命无价,因为活着就是最大的享受,最大的幸福。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有什么理由抱怨命运的不公;生活的困苦,又有什么理由不振奋起来,让自己、让亲人、让所有人更好地活着呢?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中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也许,这就是《活着》;也许,这就是“活着”;也许,没有人懂得如何活着却又活着……

知乎号:拥抱悲伤的极光         (头像相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活着》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