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胡同的文化(四)

今天不说那正阳门下的小女人,聊聊那大前门小酒馆。

从贺永强大爸手里继承而来,小酒馆经历了清朝的兴盛与衰败,掠过了民国时期的革新与动荡,走过了新中国时期的艰难与繁华,迈入了改革开放与创业的高潮与焕然一新。

一切都变了,透露出新的模样,可它依旧没有变化,它依旧是那个挂着“概不赊账”牌子的小酒馆,它仍然站在大前门下,守望者这条街道,呵护着这条沧桑的胡同。

它就伫立在那里,它似乎像个老人,大脑处的“脑岛”似乎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退化了,它不再消极着,它相信着这个胡同的人们,信任它的主人,即使它的主人在富裕着另外的产业,它是知道自己是根吧,所以才永久地存在着。

它随时欢迎片儿爷,每次接待牛爷时它也总是笑呵呵的,法国人弗拉基米尔与伊莲娜也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人情味与这里的中国人。

它守着这条胡同,这条胡同里那个精明的徐慧真和那个老诚的蔡全无也守着它,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若说是英明的女人孕育了它,倒不如说是永恒的它成就了多彩的她。

图片发自App

它有些遗世独立的感觉,又不乏充斥着五颜六色的人间味道;它受人尊敬着,令人回味着;它是酒馆,是大家的家。

它仿佛预测到了会有文化的回归,所以它就执着地站在那里,不论发生什么都坚持着自己的存在。

无论时代如何,它永远在,在这条小胡同中。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咱胡同的文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