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2021.03.29)

2021年3月29日

《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

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

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

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要冷静地划清界限。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

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阿德勒心理学中反常识的方面: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采取目的论;认为人的烦恼全都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烦恼;不寻求认可;课题分离。

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我,这没有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君临于世界的中心。

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

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

不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只有付出了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如果是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既要拥有共同体的感觉,又要选择自由。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

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感觉”发展的路线。分裂课题如何带来良好的关系,如何才能形成相互协调与合作的关系?

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额立场。

表扬,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作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含有操纵。

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

公司职员和家庭主妇只是劳动场所和任务不同,完全是“虽不同但平等”。

不可以置之不问,需要做一些不是干涉的“援助”。

学习方面: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其本人。

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人只有在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主观上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去看待他人,要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极端状态下的情况,日常生活中完全不同?

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做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

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只能选择一种。

无论是爱还是交友,都与年龄没有关系。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毫无缺点的人根本没有,人都处于想要进步的状态。根本没有满分的人,这一点必须积极地承认。

肯定性的达观。

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

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自我接纳。

尼布尔的祈祷文: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那么人生就会简单得令你吃惊。

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真诚地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这就是自我接纳。同时,对他人寄予无条件的信赖即他者信赖。

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年轻人也有生活长者之处

工作,表面上是贡献他人,但最终是为了自己。

如果他人是伙伴,所有的贡献也就不会是伪善了。

行为方面的目标:

(1)自立

(2)与社会和谐共处

之称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

(1)我有能力的意识。

(2)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学得越早就越有可能早日改变。

可以迷路也可以走偏,只要不再从属于纵向关系,不畏惧惹人讨厌地自由前行就可以。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工作狂只关注人生特定的侧面。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

工作并不仅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狱社会的贡献、兴趣等,这一切都是工作。公司等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只考虑公司的事情,那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他者贡献也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

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无论是用行为标准还是存在标准,都需要“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贡献感。

我们人类是在选择自由的同时也在追求幸福。幸福得以自由为前提。

有了共同体感觉,认可欲求就会消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

幸福就是贡献感。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受,即“贡献感”就可以。

甘于平凡的勇气

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间。

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只要跳好当下就可以。并不存在目的地,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

现实性的人生。当下做了当下即完成,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的运动。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过去的却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未来。

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生活方式说的是此时此刻,是可以按照自己意志改变的事情。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势必会有“今天能够做到的事情”。今天这一天就为此存在,而不是为了遥远的将来而存在。

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舞蹈。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

认真但不深刻。人生很简单。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并不存在普遍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人生并不存在可以作为常识来讲的意义。

无论发生何种状况,我们都必须采取一些行动,必须对抗康德所说的倾向性。

应该思考“今后能够做些什么”

引导之星——他者贡献

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

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一个人的力量很大。我的力量无穷大。

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只能靠我来改变。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202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