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柏拉图的“理型”

②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柏拉图的“理型”是什么关系?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形式”的不同理解与他们在自然哲学上的不同有何关联?

首先,自然哲学与辨士学派,好像是对立的。

从泰勒斯开始,经过巴门尼德、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等等,一直到苏格拉底问世,属于古希腊哲学的“前苏格拉底时代”,这个阶段,主要是自然哲学与辨士学派的对立,自然哲学研究自然,万物起源,辨士学派研究辩论术。从苏格拉底开始,进入了“后苏格拉底时代”,因为,苏格拉底说了一句话“我的盆友,不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雅典城邦里的居民。”等于把哲学拉向人间,开始尝试用哲学为人生服务了,这就跳出了自然哲学的圈子。

苏格拉底并没有留下著作,他的思想几乎全靠柏拉图收集整理,继承发扬。柏拉图跟随苏格拉底学习了8年,确实做到了把苏格拉底的思想发扬光大,也就是明确了哲学与人生结合的目的,也就是把哲学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用来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

柏拉图的“理型论”

柏拉图对“形式”的理解,就是他的“理型论”,研究的是永恒的一面,也就是“理型的世界”永远不死,理型的世界才是究竟真实。这就产生了上下“二元对立”,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总是处在变化之中,并不可靠,真正可靠的,也是值得人们追求的是那个究竟真实的“理型的世界”。理型世界中,有个最高的理型,也就是“至善的理型”,这是属于人类的,人类才可以追求“至善的理型”。

这跟苏格拉底的临终遗言不谋而合,苏格拉底临终前,学生们问他:“老师您离开了我们,我们就像是失去了父亲的孩子,以后要怎么办呢?”苏格拉底说:“请你们,按照你们所认为的最善的方式生活吧。”

如是,柏拉图的“理型论”研究永恒,永恒就是固定的形式,不能变,变了就不叫永恒了,是个设计出来的模式,这体现在他的各种学说上。譬如,社会的阶级,有三个,金银铜,统治阶级、战士、平民。理想国,人口数量为5040人。根据职业划分,有10个等级,最高的是真正的艺术家与哲学家。政治制度,从高到低有五种。美,有七个层次。人生的幸福,也有六个层级。等等。

总之,柏拉图的“理型论”,是设计出来的,哲学家就是替这个社会设计方方面面的模型、模块,然后,按照这个模型,去实现完美社会。柏拉图还提出了国家的最高形式是“哲学家君王”,他自己还跑到西西里岛,亲自培养哲学家君王,当然,结果失败了。惟其如此,柏拉图重视教育,因为,苏格拉底说“无知是最大的罪恶”,柏拉图进一步说“无知的人,最好不要生出来。”已经生出来的怎么办?通过教育,掌握真知,为城邦服务。于是,柏拉图建立了“柏拉图学院”,延续了900年。

综上,既然“理型的世界”是永恒的,是设计出来的模型,也就意味着,它是静态的。人们只能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追求“至善的理型”,慢慢去接近完美的理型世界。

亚里士多德的“形质论”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跟随柏拉图学习了17年,最后的结论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用柏拉图的话说:“小毛驴,吸干了妈妈的奶,反倒踢了妈妈一脚。”

亚里士多德研究的是变化的一面,他认为老师柏拉图所谈的“理型世界”根本就是幻想,是不存在的。人们经验到的是现实世界,根本无法确认有一个理型的世界。既然如此,那还不如老老实实研究一下,这个变化的现实世界。

如是,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他的“形质论”,也就是研究这个现实世界到底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他还提出了“四因说”,任何东西的变化,都有四个原因: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其中,动力因与目的因,是次要的,可以简化为形式因与质料因。因为,你有什么质料,就有什么动力,你有什么形式,就有什么目的。这样一来,“四因说”就变成了“形质论”。

形质论,进一步来研究的话,就可以转化为“潜能与实现”了。质料是潜能,形式是实现。万物的变化,都是从潜能走向实现。再进一步来说的话,潜能越大,质料越多,形式越少;形式越多,质料越少,潜能越小。惟其如此,完美的实现,就是没有潜能了,质料消失了,只剩下形式。

对人来讲,他的质料就是他的身体,他的形式就是他的思想。用“潜能与实现”来看,最高的、最完美的形式就是,身体作为质料消失了,只剩下作为形式的思想了。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生活,最高的幸福,就是“观想”。当然,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德行论”,这是延续并发扬了祖师爷苏格拉底的“知德合一”,这属于伦理学范畴了,也是哲学的一部分,探讨人的道德价值。还有亚式逻辑学,也就是形式逻辑学,也是哲学的一部分。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质论”,注意的焦点是变化。

但是,亚里士多德通过“形质论”建立了他的,也是全人类的第一套“形而上学”,也就是“本体论”。提出了万物本源,宇宙本源,就是“第一个本身不动的推动者”,自己不能动,却推动了万物存在、变化,从潜能走向实现。对于人类来讲,这个本源就是“思想之思想”,特点是啥也不能干,因为它没有质料,没有潜能,就无法行动,不能变化,它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思想着自己的思想,走出自己,再回到自己。

如是,其实到了最后,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这对师徒,还是互相印证,达成了一致。怎么说呢?

柏拉图说“永恒的形式”,人得通过学习,经过教育,慢慢去靠近;亚里士多德说“潜能与实现”,也是慢慢去实现那个“永恒的形式”。惟其如此,西方人有个说法,一个人的心灵,要么属于柏拉图,要么属于亚里士多德,两者必居其一。

当然,亚里士多德并没辜负老师的期待,甚至是实现了老师柏拉图的理想,因为,亚里士多德成了帝王之师,他培养了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的君王,横扫欧亚,建立了庞大的帝国。柏拉图的“哲学家君王”梦,被亚里士多德部分实现了,遗憾的是,亚历山大大帝,并不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柏拉图的“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