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在实现了他的生命之后死去,死亡就失去了它的可怕!
——《当尼采哭泣》
《当尼采哭泣》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写的心理学小说,故事发生在40岁的心理医师布雷尔和38岁的哲学家尼采之间。
布雷尔是弗洛伊德的老师,尼采则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两个人都是真实存在的人物。
小说有点像今天的“同人”文,真实的历史中,布雷尔和尼采当然没有见过,但这并不代表没有这种可能性。从尼采的信件中得知,友人建议尼采去找布雷尔看病被尼采拒绝了。
作者认同“历史是已经发生了的小说,而小说则是可能发生的历史”,设想了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备受尼采爱慕的露·莎乐美请求著名医师布雷尔为尼采治病。
于是哲学和心理学领域各自的顶级人物相遇了。
布雷尔与尼采的谈话让两人都受益良多,最终从对方身上得到启发获得治愈。
虽然情节是虚构的,但小说中的很多信件、以及布雷尔应用的病例是真实的。
他们的谈话涵盖了很多人生常见的问题,如爱情、婚姻、出轨、中年危机、人生意义、死亡等等。
其中,布雷尔的中年危机非常有代表性。
01
事业如日中天,有美貌贤惠的妻子和孩子们,治愈了无数病人,还被弗洛伊德这样的年轻学生视为偶像,医师布雷尔可以说拥有了一切令人满足的东西。
然而四十岁这年,他却生出焦虑与绝望。
站在山顶,我对下山的路一览无余。
他遭遇了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很有意味。人生有很多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然而唯独中年和危机联系了起来。
中年人开始体会到时间的有限,或者说,人生的有限性。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有无限可能,即使当下尚未拥有,未来总有希望。
然而人到中年,发现年少时的理想只是一场梦而已,即使如布雷尔那样功成名就,也对自己之后的人生毫无期待:他知道他已经到达了顶峰,接下来的就是下山,就是死亡。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很贴切的形容:人生就像在答一张考卷,年轻人是整个卷面的题都不会做,但距离交卷还有好长时间;中年人是知道答案,却没时间答了。
年轻人总觉得死亡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是一件不幸的经历与遭遇,是本该避免却不幸降临的意外。
可对于中年人和老年人,死亡是已经迫近的归宿。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建议年轻人设想自己能活700岁,那么眼下困扰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对于年轻人来说,确实如此,尽管年轻的时候三五年感觉特别漫长,然而从整个人生跨度来看,只是短短几年而已。
而对中年人却非如此。
年龄的压力随着死亡的临近一点一点迫近,不是一下呈现在面前,而是一点一点的,甚至是无意识的。
尼采用自己哲学中“永恒轮回”的概念帮助布雷尔意识到了中年危机:设想这一生永远存在,没有实现的经历永远不会被体验,这是你想要的人生么?
02
既然危机和死亡有关,为什么距离死亡更近的老年没有危机呢?
因为中年人还有选择。
如果说中年人是站在山顶,年轻人就是在爬山,老年人则是已经下到山脚。
爬山的人心无旁骛,一心想爬到山顶;山脚的人回望高山,平静、淡然。
唯独位于山顶的人最惶恐:自己爬的山对吗?自己是不是选择了一条自己从来不想选择的路?
在《逃避自由》中,弗洛姆认为,自由的另一面是焦虑与孤独。
自由的同时意味着承担责任,忍受孤独。
这也可以解释受虐狂的存在:完全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掌控,这种逃避可以带来轻松,摆脱孤独感。
很多时候人们被外界的东西推着走,不会想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甚至把外界加给自己的需求当成自己的需求。
青少年很少思考“我是谁”,人生被具体化为各种上学阶段、考试、成绩、就业、结婚、生子。
很多人因为家庭原因、父母期望,或者在上学的时候被发现了某方面特长,甚至只因为机缘巧合就从事了某种职业,和某个人结婚。
起初,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一直按着“社会时钟”生活,直到事业稳定,生活相对安稳富足,才有了选择的自由。
伴随而至的,是选择的焦虑与痛苦。
布雷尔害怕的不是老去和死亡,他害怕的是没有真正活过。
他害怕自己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自己并不是真的自己。
人到中年,蓦然回首,发现除了社会要求自己的责任之外,自己似乎什么都没有,不知道真正的“我”在哪。
“自我”是一个寻找与发现的过程,虽然每个人都有“自我”,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我”。
03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赚了几千万的咨询师,放弃年薪几百万的职业去养殖蚯蚓。
很多人不理解她的选择,也很多人认为她是看到了新的商机。
然而不管出于什么理由,有一个是肯定的,在积攒了足够的资本之后,她选择了“自我”。
当时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问一旁的F先生,如果我们赚了五千万,要做什么呢?
本是随口一问,接下来的沉默却让人愕然,原来我们都不曾想过这个问题。
几十块,几百块,几千,几万,几十万,几百万,都能找到现成的对应消费:食物、衣服、护肤品、健身、旅游、房子、理财等等。
然而无论多少钱,都没超出物质需要的范畴。
一旦超出这个范畴,我们就茫然了,没有人想过实现财务自由之后,要做什么。
我们就像在轮子上跑的仓鼠,永远停不下来。
布雷尔是幸运的,他有足够的钱和社会地位支撑他停下来,寻找“自我”。
他选择离家出走,与情人告别,尝试新的职业、新的人生。
然而这部小说不是心理学版的《月亮与六便士》,布雷尔不是可以放弃一切追求绘画梦的思特里克兰德。
离家出走后,他发现自己一无所长,除了当医生别的都不能做,当消解了对情人的幻想,他发现自己依然深爱着妻子,惦念着孩子。
在另一个城市的理发店,看着镜中的自己憔悴而苍老,他开始后悔这一切……
此时,弗洛伊德的呼唤响起:原来他按照布雷尔的嘱托实施了催眠,现在到了叫醒布雷尔的时候。
这正是这部小说动人的地方,也是普通人更需要的“心理慰藉”:如尼采一样的天才毕竟只是少数,多数人很少能放弃一切一心追求梦想。
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无法克服危机,不能找到自由。
醒来后的布雷尔宛如新生,他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重新对家庭、对事业作出了选择。
追寻自我并不一定否定现有的一切,关键在于认清自己。
如果现有的一切是没有经过反思的,是社会、家人等外在力量强加的,自己从不曾思考过的,无论再成功也不是真正想要的。
反之,做了自己的选择,内心充盈而满足,即使表面上和从前的生活无二,却是一种不同的自我认同的生活。
例如一个视频Up主,迫于平台压力录制视频,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开始产生厌倦。经过思考他发现自己依然喜欢录制视频,喜欢分享,依然选择了同一个职业。
只是这一次不是迫于生计和出于工作,而是出于爱好。
中年危机是死亡的阴影迫使人发现、认识自我的过程,出路在于学会面对死亡,在死亡之前实现自己的生命。
“如果人在实现了他的生命之后死去,死亡就失去了它的可怕!”
本真地面对死亡,即海德格尔说的“向死而生”,人才能意识到真正的我,才能真正选择自己的路,这样在人生终点就不会遗憾与后悔,更不会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