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是石匠的儿子。
按雅典体制,男子在青少年时,须掌握一项工作技能。苏格拉底顺理成章地跟随父亲学习了石匠的技艺。
有这样一个故事,苏格拉底的父亲一次回答儿子提问时说,自己并不是在雕刻一只石狮子,而是将其从石头中“唤醒”,石狮子原本就在石头中。由此引发思考:教育是唤醒,而不是雕刻。
政涛教授评价:“‘为雕刻的教育’,意味着学生的灵魂只是等待教师雕刻的石头,教师拿着雕刻刀按照心中早已构想好的模样,随心所欲地砍削删减,学生所能做的只是被动承受,偶尔因疼痛不适而抱怨哭喊几声,也很快被教师的呵斥和刀削之声所淹没。很多鲜活的灵魂不是被雕刻刀唤醒的,而是因这样的雕刻变得麻木甚至被‘刻死’。”
“‘为唤醒的教育’,将学生的灵魂视为等候被唤醒的‘种子’,教师需要为种子的唤醒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酝酿,为他们调配提供适当的土壤、水温、营养等条件,一旦时机成熟,种子自己会破土而出,长出本应属于他自己的理想模样。教育的方式,不是直接把种子从土壤里拔出来,而是为它创造适合生长的条件,以唤醒并赋予其内在生长力的方式,让灵魂的种子自己长出来。这样生长出来的灵魂,才有坚韧的生命质感和强大的内在力量。”
教育包括培训,但教育不是培训。“这种工作,区分了教育和培训的差异:培训指向于技术、技能和技艺等一切与‘技’相关的东西,一个人可以在培训的精雕细刻中使技术趋于圆熟状态,但可能与灵魂的培育没有任何关系,那种‘没心’、‘没肺’、‘没灵魂’的技术人才,在任何时代都不罕见。教育必然含有培训的成分,它对于唤醒之人同样存在有技能、技艺方面的期待和要求,但教育不能因此而缩减为等同于培训,他最终指向的是人格的教育、智慧的启迪等一切与灵魂直接相关的目标。”
建立在如此的使命之上,我们就能够理解教育的幸福和重负了。任何的事物向来如此,幸福感越强,重负就越大,二者成正比。正如迈克尔•富兰在《变革的力量:深度变革》一书中引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那样:“前景越辉煌,不确定性就越高,而人追求这一前景的激情就越强烈。”教育无处不在,贯穿全程,无所不包,自然就成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事业。
当你内心充满教育的愿望,是完全地从自己出发,还是从受教育者的成长和教育的现场出发,其理念、方式和结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当教育成为与灵魂唤醒有关的工作,教育必定同时成为一种召唤和应答,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想到召唤和想到应答。人间的教育,常常听到的是没有应答的召唤和没有召唤的应答,随处可见听不到召唤或应答的焦虑和失落。这说明,人类的教育已经失去了灵魂。至少表明教育者失去了灵魂唤醒的能力,受教育者失去了灵魂苏醒的能力,他们共同失去的是灵魂感发的能力。”
“如果说医生治疗室里散发的是药品的气息,牧师祷告室洋溢的是圣洁的气息,军人战场上充斥的是死亡的气息,那么教师教室里弥漫的是生长的气息,教师每天都在目睹着一个个生命,在教育力量影响下一点一滴生长变化的奇迹,每天都浸润在生命成长的气息之中,这是别的职业不曾体会到的幸福,也有他人难以体会的艰难。” 你不能代替生长和成长,正如你也不能代替出生和死亡,你只能帮助和支持生长和成长,有时候你还必须有静待花开的心态,因为教育中生长和成长的发生,前提和条件多元而丰富,好比“多因一果”,有适时、适地和适度的奥妙。要寻找恰逢其时的美妙时机和场景,何其难也。
“教育最终实现的不是与生命的牵手,而是对生命的告别——对已往旧生命的告别,走向新的生命。”不仅如此,教育取得进展、或成功——如果一定要用成功这个词——的结局就是走向告别和分离,因为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是放手是放下。
正涛教授还引用别的教育家来佐证自己的认识。
海德格尔说,“教育,就是‘让生长’。”
杜威说,“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周国平说,“教育即生长。”
教育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内生,否则你如何解释同样的教师、同样的学校、甚至同样的家庭,也就是说外力看似均相同,但受教育者的人生却很不相同呢?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同一个老师教,“差距咋就那么大呢?”,这也从一个侧面应证一个残酷的结论,教育并不确保成功。
“第一,教育的目的,不能从外面寻找,而是回到人的生命内部去挖掘,回到生长本身。第二,生长本身就具有价值,而且是教育的最高价值。第三,生长是一种眼光和尺度。”
政涛教授的如此分类,虽然本不在于讨好教师和给教师辩护,但确实说出了影响和左右现代教育独立性和专业性提升的复杂和繁复的因素。 “世界上与教育有关的是三类人:做教育的人,看教育的人,既做教育又看教育的人。 做教育的人,只埋头于教育的土地耕耘,但很少抬头望天,很少思考自己的耕耘价值和过程,‘只要做,不要想’是回荡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口号。 看教育的人,如同黄昏时分路过棋摊悠闲的看客,主要工作就是指手画脚,间隙性地发泄自己的抱怨和不满,充分展现出作为教育批评家的‘才华和豪情’。
当今的时代,从不缺少这样的教育看客,他们喷出的唾沫很快就会晒干,露出的底色却依然没变。 任何一个时代,从不缺少批评家,但稀缺的总是建筑师,最稀缺的是集批评家和建筑师于一身的人。这就是那些又做教育又看教育的人,他们是真正懂教育的人。 懂教育的人,是有教育眼光的人,这是教育这个‘专业’特有的眼光。” 话虽如此说,但任何行业,尤其是与“人”本身相关的领域,向来都是在批评和指责中的艰难而勇敢地前行的。
“教育立场就是学生立场。学生立场有三个内涵:第一,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不等于放弃教育者的责任,对学生旅途自流。第二,学生立场意味着学生的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成为教育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第三,学生立场还预示着教育者应当关注学生的生长需要,把发现、满足和提升学生的成长需要作为自身教育的使命。这样的学生立场,是基于生命生长的立场,它昭示了一条亘古不变教育真理:在教育的世界里,学生的生命第一。”
强调“学生立场”没有错,因为教育是承接历史,基于当下和面向未来。但学生立场不可能是教育的唯一立场,还有文化和文明的继往立场,成年人的经验世界和未来假想,学生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但事实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并没有也不可能获得绝对的话语权。因而,政涛教授所说的如此观点,虽然是基于生实践教育,但既非事实,也不可能实现,这也正是教育复杂性的体现。
“教育中的悲悯,在于对生命过程中生命所必将承受的痛苦、挫折、失败及各种危机的悲天悯人,在于所有这些危机和遭遇的敏感和敬畏。带有悲悯之心的教育者,面对着那些艰难成长着的孩童的生命,脸上带着微笑,内心充满柔情,灵魂深处则在流泪甚至滴血。”
“教育之美,一定不是急匆匆中显现的美,一定是从容甚至悠闲的美。世界上因此存在三种教师:急吼吼因而失去耐心的教师;慢悠悠但可能错过生长时机的教师;不紧不慢间把握了生命生长节律的教师。”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现实的教育领域,各种教师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既不能保证所有的教师都是良师,也不可能保证昔日的良师不落伍,甚至不能保证任何学生进入完全的理想中的学校学习。因此,我们在努力提升师资的同时,也必须时时清楚,甚至提醒学生,不完美的学校,不完美的教育和不完美的教师是现实,我们甚至不得不无奈、甚至悲伤地宣布,不但“人师”难遇,甚至“经师”也不易遭。理想的教育和学校,从来都是水中月,甚至连“别人家的学校”也是如此。换言之,受教育者也必须适时接受残酷的现实,这是一个真相。
“不是有了知识才有力量,找到了知识得以产生的源泉,自己具有发现知识、捕捉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把自己变成知识的源泉,才是真正的力量。谁让学生拥有了这种力量,谁就在自己的教育中,展现了教育的力量。”
许多流行的励志语言,向来经不起推敲,让它发挥给人一定的启迪意义就够了。而且,从思辨性的立场分析和批驳每一条励志语录的逻辑错误,也是思维独立性的标志。
“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这个说法曾经激励了无数的人,也为无数的事实验证。然而,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有了知识,人的命运依然没有改变的现象同样存在。”同样的,教师的优秀也都只是一种“临时现象”。 “教育者不可能永远成功,教育生涯中的常胜将军也并非随处可见。”
每个学生是独特的生命存在,每个教师也是如此。因此,名师和名师成长的路径,是不能完全复制的,最多可以给同行启发。正所谓,你只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可能和别的名师一样。“名师的很多公开课只是看上去很美,观赏性很强,一般老师学不来,做不到,无法变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只能看一看,观赏一下而已。”
“名师的成功,与天赋、勤奋和机遇有关,但与所谓教育理论和规律没有必然联系。”当然,名师成长之路都有内生的共性品质,其中最可借鉴的核心素养必定是勤学 、善思和行动,也即“知行合人”的教育者。
“世间被到处宣扬的是教育成功,被遮蔽的是教育失败。”正是这样,成功者的故事到处颂扬,而失败的悲剧被无情淹没。就好比你看到大街之上的饭店,你总是会关注新开的那家、生意好的那家,而瞬间关门的那家,最多换来你一声“哦”,而生意不佳的饭店,你也懒得去,也正是由于你们懒得去,他生意才一天天差下去。这正是“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我提醒你
有一朵花从你脸上撕走
要记住婴儿时期的笑容(梁小斌)”
“替孩子选择道路,还是让孩子自己去选择道路。”道理人人懂,但人们往往习惯于以过去的知识和过往的经验去教育面向未来的学生,也因此,教育是慢的,教育的进展也是亦步亦趋的。
“教育的理想,就是把天下的教育,都变成好的教育。好的教育,不一定是聪明的教育,甚至不一定是智慧的教育。好的教育就是宽大、审慎、温暖,能够让教育的力量绵延终生的教育。”
“离开家庭之后,他所受的教育不会停止;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也不会终止。”
教育与生命一样,过程就是全部意义之所在。
[注]李政涛:《教育常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第2版 教育理想常识:为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教育即“生命 实践”/教育眼光即生长的眼光/教育立场即学生立场/教育是需要悲悯、耐心和从容的事业/教育是衡量好社会的尺度/教育帮助学生开掘幸福之源/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为每个孩子创造适合的教育/好教育,是宽大、审慎和温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