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学习一门语言时,我们在说什么

Those who know not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know nothing of their own. 不懂外语的人,也不会真正懂得自己的母语。-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L小姐一如既往地每天发着“晨汤”...... 每天,是精彩的一天;每天,也是平凡的一天。

有一天早上的鸡汤是这样的:

If you immerse yourself into a foreign language, you can actually rewire your brain.

如果你全身心地钻研一门外语,整个人都会焕然一新。-《降临》

然后有了下面这段对话。

杰哥:“全新钻研一门外语这句话出处是?有什么深意吗?”

我:“出处《降临》,是部电影,我还没看过。” 

“我个人理解,每种语言背后都有一套知识体系,就是把自己打碎重来一次。” 

“但不知道这部电影是不是讲这个意思,就觉得这句话很好。”

那天下午我刚好有点空,然后也很想弄明白,这部电影到底在讲什么,那句话的背景意思是不是我理解的那样。

我迫不及待地看完了《降临》这部电影,过程是享受的。

我:“杰哥,我看完了这部电影,早上那句话基本是我说的那个意思。”

“电影本身很精彩,我个人很喜欢,是讲人类学习外星人语言的事。用到了很多中国文化,水墨、儒释道思想,惊讶到我特地查了一下导演,原来原著的作者是个华裔。”

“这部电影,把中国的军事地位抬到这么高,有点意思哈哈,就不剧透了,感兴趣的小伙伴自己看吧。”

杰哥:“谢谢回复!”

我:“没有,我要谢谢你这一问,给了我发现一部好电影的机会。”

杰哥:“我也去看看。”

我:“嗯嗯,你应该会喜欢的。”

01

语言和工具

今天这篇文章,虽然由一部电影而来,但我们不是写影评,而是想透过这部电影来聊聊,当我们说学习一门语言时,我们在说什么。

作为国人,不管你喜不喜欢、或者觉得有没有用,学习英文,曾经是每个人在学校时期都经历过的事。

走入社会后,大部分人都遗忘了这门语言,因为当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再者,这与很多人的工作、生活没有相关性。

有些人,因为工作需要,又重拾了这项技能,进行了恶补。作为成年人,你有没有学习一门外语的经历,你又有什么样的心得想要和我们分享的吗?

大家都知道,学习一门语言,很重要的几个条件是:

第一点,要有环境。

第二点,要刻意练习。

第三点,要懂文化背景。

前面两点,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们之前的文章也提到过。可以参考《为什么总是没有办法专注?》、《一年读多少本书才算读书呢》。

今天,想重点说说第三点。

如开篇提到的那样,每种语言背后都有一套知识体系。这套知识体系,就是文化背景。

我们对母语都会有非常强的感知能力,我们的大脑从小就接受了这样的训练,以至于我们的言行举止都非常符合我们母语背后的文化。

当我们接触到陌生的语言以及表达方式时,我们会感到不适,不适,不是因为语言本身,而是这背后的文化。

可能很多学习英文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或困扰,比如:

“他们在笑什么呢?好像一点不好笑啊。” 不是不好笑,而是你不知道他们的典故,就像西方人不是很容易懂我们的成语、寓言故事一样。

“今天课堂上,老师让我们讨论极限运动,我哑口无言。” 你当然哑口无言了,这些词和场景在中国文化里根本没有,让你用中文表达你都不一定说得出个所以然,更何况让你用非母语的英文表达。

“今天和老外的会议中,为什么我的提案被他们拒绝了,而你的提案他们很高兴的接受了?” 很简单,我只是用了他们听得懂的方式。

学习一门外语,如果你是按照母语的语境、母语的思维方式去学,一定学不好。对不起,可能听起来不舒服,但事实就是,你努力是没有用的。可能你考试会很厉害,也可能因此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你不可能无障碍地和外国人交流,更不可能去管理外国人。

如果想要学好一门外语,你真的得把自己打碎重来。去学习这门外语背后的文化,去学习这个族群的思维习惯、生活习惯,让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

到最后你会发现,你的大脑是两套系统,底层逻辑完全不一样,你可以随时地、任意地切换,但他们本身是自洽的。

02

语言和文化

有很多人对我说:“L小姐,你的英文很厉害!”

“不,比起那些英文很溜的人来说,我这水平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值得一提。”

但有一点我承认,老外通常会和我说:“Fanly, you are not the Chinese."

起初,我是有点生气的,明明我是中国人,为什么你们说我不是中国人呢?后来,讲的外国人多了,我也就慢慢理解了。他们没有别的意思,这是一种肯定和称赞,他们觉得我和他们是”同类“。请大家不要往”种族“上去理解,这里的”同类“指的是思维模式,大家在一套相同的系统上运行着。

还有之前,L小姐也在读书俱乐部坦言过,我的微信朋友圈,为什么很多年来一直发的是英文?也许很多人会说,一个中国人发什么英文,这不是装B么?

这是一种文化输出。

你想要别人理解你,接受你,尊重你,最好的方式,不是说教、谩骂,而是影响;影响的前提是,你得用别人听得懂的方式。

我的微信上有很多外国人,我只是想让他们看到中国人是怎样思考的,怎样做事的,这样可以互相多些理解、少些偏见。

电影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全身心沉浸在一门外语里,你就能改变你的大脑,还会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作为有过学习外语经历并且有深刻体验的人来说,我完全同意这段话,也才有了写这篇文章的动机。

在我力图去阐释这个观点时,很自然地想到了我所敬爱的一位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史蒂芬·平克,之前文章多次提到过他,也推荐过他的书。然而,他在《语言本能》这本书里,是持反对意见的。

这让我很崩溃。

史蒂芬·平克在书中写到:

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都对语言有一定的认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一项文化创造,它完美无缺地展示了人类使用符号的能力,正是这个前所未有的生理现象将人类与动物永远地区分开来。语言与思想不可分割,使用的语言不同,对现实的看法也不同。

他们都犯了一个错误:语言并不是文化的产物,语言能力的获得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模式。相反,语言是人类大脑组织中的一个独特构建。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就能掌握语言这门复杂精专的技能,不用刻意学习,也无须正规教导。

03

语言和经济

为了搞清楚这些理论,我查看了很多文献,感觉自己掉进了深渊。长久以来,语言和文化间的关系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各个学派有不同的看法。

这是自从我写文章以来,第一次,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去。因为,我不知道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我无法判断。

在调研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的观点引起我的注意。

经济学家Keith Chen(Associate Professor of Economics, UCLA 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他曾经在TED做过一次演讲:Could your language affect your ability to save money?(你存钱的能力跟你用的语言有关?)

When economist Keith Chen analyzed data from 76 countries, he found that speakers of "futureless languages" — those that use the same phrasing to describe event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re happening now, happened in the past or will happen tomorrow — are more likely to save money and make good health decisions than speakers of "futured languages" like English.

经济学家Keith Chen分析了来自76个国家的数据后发现,相较于说英语这类“有将来时态”语言的人,使用“无将来时态”语言的人——也就是不管事件发生在现在、过去还是将来,都用同样的措辞描述的人更会省钱,也更能做出有益健康的决定。

Chen concluded that speakers of futureless languages, such as Chinese, are more mindful of how their daily decisions affect their futures because they don't speak of the future in a way that's distinct from the past.

陈表示,使用 “无将来时态”语言的人,比如说中国人,他们更关注自己所做出的日常决定会如何影响其未来,因为未来和过去在他们的时态表述上没有区别。

我们不难理解,中国人确实是全世界最爱储蓄的国家之一,这个话题我们今天不展开讨论。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查看这篇文章《来自未来的一封信》。

04

语言和时间

只要说到语言,好像都会牵扯到一个永恒的话题——时间和空间。

我们从Keith Chen的研究可以看出,不同语言在时间处理上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否说明人们对时间的认知是不同的呢?

史蒂芬·平克也在《语言本能》这本书里,用了大量的笔墨描述语法,但凡有时态的语法,一定和”时间“脱不了关系。

前几日,我和一位加拿大朋友吃午饭,他要回国了,因为无法参加他的farewell  party就选择提前吃个便饭,算是告别。

经过一番讨论,选好了餐厅。

我问:“What time?"(几点见呢?)

他说:“Noon"(中午)

我继续问:“12?13?”(中午12点还是1点?)

他说:"12"(12点)

然后,他顺带问了一句:“Does noon have a different meaning in China?"(难道在中国对”午时“有不一样的说法吗?)

我说:“Yeah, around two hours."(是的,通常是指两个小时。)

他发了一串哭笑不得的表情给我......

显然,他不知道中国的时辰是指两个小时。或许,今天的很多国人自己也搞不清楚吧,不然,这位朋友在中国生活了那么久,从来没有人在这个问题上纠正过他么。

05

总结

也许,真的是因为中文和英文的底层逻辑完全不一样,让我更加坚信,语言会影响人的思维习惯,而且是彻底影响。当你说英文时,不是先在头脑里过一遍中文是什么意思,再翻译过来,而是脱口而出,当下,你大脑开启的是英文系统。

这篇文章也没有叫嚣史蒂芬·平克的意思,一点也没有,他依然是我最喜欢的认知心理学家。《语言本能》这本书阐述的宗旨是,语言是人类的一种生物属性或一种本能,我是完全同意的;但同时,我认为语言也和文化相关,语言会影响人的思维习惯。这两个论点不应该是对立的,应该是独立成立的。

也许,我们不能简单地看他书中的个别观点来判断他就是完全否定的。我想,我需要花些力气去重新看看这本书。

这篇文章又带给我一个新的挑战,中西方文化真的可以“合二为一”吗?我突然觉得,不太可能!希望我有勇气去写这个话题。

-THE END-

L小姐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们说学习一门语言时,我们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