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4D4同步跟谁复盘~黄娟

今天小组复盘的时候和巫迪一起讨论,关于萍导提出的作业问题:你的发心是什么?我们俩看到老师对作业的提问,自己并未想出什么结果。但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两个通过互相的言语受到了一定的启发。

我想到的点是,对于两岁孩子的哭和笑,其实并不能跟着妈妈的希望来引导,哭和笑本是孩子最自然的发生,不能和家长的期待相关联,就好比中小学生努力学习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妈妈的期待,或为了妈妈学习,或为了妈妈高兴,而是因为自己想要去探索世界,或因为对某个领域的兴趣而去钻研。

我的建议是对孩子进行非暴力沟通,接纳孩子的情绪,看见孩子的真实需要,允许孩子哭,情绪释放之后再去做一些其他引导,比如参与其他孩子的游戏。

巫迪的反馈是,孩子太小,当时哭也主要是因为妈妈离开,动不动就说想妈妈了。我们后面继续的探讨围绕孩子的需求来说,比如说从想妈妈了开始提问,也可以进行同步跟随,还可以下切去引导,自我问答引导如下:

贝儿,你说,想妈妈了,是吗?

想起妈妈什么事情了啊?(把想妈妈往具体事情上引导~下切。比如说做了什么饭,或者发生了什么具体事)

如果孩子不回答……

妈妈今天早上给你做了什么好吃的呀?

鸡蛋和牛奶

鸡蛋是煎鸡蛋还是煮鸡蛋呢?

煎鸡蛋。

煎鸡蛋是什么味道呢?

香香的。

贝儿喜欢吃吗?

喜欢,好吃。

贝儿说,妈妈做的鸡蛋很好吃,是吗?

贝儿吃煎鸡蛋的时候,开心吗?

开心。

贝儿现在感觉好点的了吗?

贝儿,那我们看彤彤在那边玩积木,你愿意和她一起去玩吗?

好。

今天的课程中,老师引导大家回想童年时喜欢和谁说话的案例很触动我。尤其是大家对童年的对话都记忆不深,老师分享了几个国外友人写的案例,让我们体会到,我们的家长真的不太懂如何去带着爱心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长,这时我觉察到,我真的要好好去学习同步跟随,带着爱心和耐心去陪伴孩子及家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514D4同步跟谁复盘~黄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