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埃及惨败英法以三国,为何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苏伊士运河战争,也称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等,是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进攻埃及的军事行动。战争从1956年10月29日持续至11月6日,面对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进攻,埃及军队根本无力抵抗,结果战争虽然仅持续九天,但英法联军却基本攻占了苏伊士运河沿线,而以色列则占领了埃及西奈半岛。

然而,埃及虽然在军事层面全面战败,但最终却成功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英法两国却只能灰溜溜的撤军,这又是为什么呢?

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不能容忍运河落入亲苏阵营

苏伊士运河乃是埃及境内,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的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在亚欧航运上,比起绕行非洲好望角,通过苏伊士运河可以缩短长达7000公里的航程。自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起,英国便始终将苏伊士运河掌握在自己手中,虽然埃及在1922年便独立建国,但英国却通过1936年签署的《英埃条约》,仍然享有在苏伊士运河区的驻军权。

二战结束以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实力大为削弱,埃及的民族解放运动则有了较大的发展,1951年10月埃及废除了《英埃条约》。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法鲁克王朝,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其实,在埃及发生政变前后,双方的关系倒也没有完全恶化。虽然当时法鲁克国王要求英国进行干预,但英国却表示只要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够得到保障,那么英国不会干涉埃及内政。与此同时,英国为保证国内经济复苏,甚至决定撤军并交出部分运河控制权。

然而,从1954年开始,英埃关系开始急转直下,先是英国希望埃及加入其主导的针对苏联的中东防卫组织,但纳赛尔却希望主导阿拉伯世界,再加上其国内反英美情绪高涨,导致埃及非但没有支持该组织,反而到处极力破坏。于是,英国便限制了埃及的武器进口,并抛开埃及,建立了以伊拉克为核心的《巴格达条约》组织。

埃及前总统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

而埃及为了壮大军事力量对抗以色列,则开始全面转向苏联,在从苏联进口大量武器装备的情况下,政治上也开始与苏联日渐紧密,这自然遭到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反对。

1956年6月,英军全部撤离埃及,但苏伊士运河却仍由英法控制。7月26日,埃及为了筹措修建阿斯旺大坝的费用,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公司财产全部移交埃及。在埃及已经逐渐成为苏联在中东桥头堡的情况下,英法根本不能容许苏伊士运河落入亲苏阵营,双方矛盾至此已经不可调和。

为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英法开始策划对运河实施“国际管制”。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的主导下,22个国家在伦敦举行会议,但未能达成协议。9月19日,美、英、法又召集18国在伦敦讨论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协会”问题,仍未达成协议。9月30日,英法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0月13日,安理会否决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国际管理”制度提案。

如此情形之下,英法两国最终决定,以武力来解决“苏伊士运河”的归属问题。然而,由于当时英法两国在中东地区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发动战争,于是他们便将目光投向了埃及的“好邻居”以色列。

以色列与埃及新仇旧怨极深,果断加入联军阵营对埃及出兵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色列与埃及的关系极为紧张,而其根源便是犹太人建国之后,与周边阿拉伯人的矛盾。要知道,就在以色列建国后的第二天,第一次中东战争便爆发了,阿拉伯人虽然最终战败,但此时的他们却并未放弃彻底消灭以色列的图谋。

埃及为了封锁以色列,直接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与蒂朗海峡,而这则成为了以色列与埃及之间的直接矛盾。

简单介绍一下蒂朗海峡。在红海东北部有一个大海湾,名为亚喀巴湾,其位于埃及西奈半岛以东、阿拉伯半岛以西,而亚喀巴湾的入口便是蒂朗海峡。亚喀巴湾有三个重要城市,即埃及的塔巴、以色列的埃拉特和约旦的亚喀巴,而埃拉特乃是以色列在红海的唯一出海港口,因此蒂朗海峡的通行权对于以色列极为重要。

蒂朗海峡有两座岛屿,即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由于蒂朗海峡的航道恰好位于两岛之间,因此只要掌握了这两座岛屿,那便等于掌握了蒂朗海峡的通行权。1922年埃及独立之后,英国便将这两座岛屿交给了沙特,借此对埃及予以一定程度削弱。1932年,沙特也宣布独立,并对南部的也门发动了进攻,后在英国的介入下也门才得以避免灭国。

为了限制沙特的扩张,英国便在1950年将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交给了埃及。如此一来,埃及只要禁止以色列通过苏伊士运河和蒂朗海峡,那么以色列通往亚洲的海上航道便被全部切断,这对于以色列自然是个极大的影响。

实际上,为了夺取海上通行权,以色列早在1955年11月便已经制定了一个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因此,当英法两国找到以色列后,双方可谓一拍即合。经过磋商,英法以三国最终决定,率先由以色列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发动进攻,以吸引埃及主力支援,然后英法两国在两日后跟进,以求彻底歼灭埃及抵抗力量。

阿里埃勒·沙龙

1956年10月29日,在时任上校的沙龙(后来的以色列总理)指挥下,以色列第202伞兵旅在法国空军支援下,利用埃军在西奈中部地区兵力稀少,防御单薄的弱点,在米特拉山口实施空降,随后该旅主力向米特拉山口实施突进,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埃及军队难以抵御联军进攻,取得胜利主要源于国际压力

这场战争共持续了九天,英法联军在付出了约300人伤亡,损失50余架飞机的情况下,基本攻占了苏伊士运河沿线;以色列则在付出了伤亡约1600余人的情况下,占领了西奈半岛和蒂朗海峡等地。而埃及则伤亡两万余人,损失飞机210余架,军事设施几乎毁灭殆尽。

无论是从战损程度,还是从战局发展来看,埃及无疑都是战败的一方,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英法联军根本没能夺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反而被迫于同年11月底灰溜溜的撤军而去,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主要源于国际上的压力,尤其是美苏两国的态度。

1、苏联威胁将动用核武器。虽然此时苏联正在忙于处理“匈牙利十月事件”,但在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苏联还是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分别给英法以三国领导去信。其中在给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的信中威胁称,以色列如果不停战将无法确保其国家是否还存在,本·古里安于是连忙表示无条件接受停火建议;而在给英国首相艾登和法国总理摩勒的信中,则威胁如果不进行停火,苏联将考虑动用核武器,英法两国于是连忙寻求美国的支持。与此同时,苏联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取得联系,表示如果不制止这场战争,极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导致美国也不得不权衡其中利弊。

2、美国表示无力支持英法。美国本就希望能够拉拢一些刚刚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统治底下独立出来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避免他们倒向苏联阵营,再加上自身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因此美国明确表示:一是美国不会与苏联采取联合行动,并要求美军进入全面警戒状态,警告苏联不得进攻英法;二是照会英法两国,表示只有当苏联进攻欧洲或埃及进攻英法舰船时,美国才会动用军事手段介入。同时,而为了尽快让英国停火,美国甚至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并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亦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

3、埃及阻断了苏伊士运河。埃及政府眼看无法在军事层面抵抗联军进攻,于是干脆下令凿沉了五艘货船,堵塞了苏伊士运河,直接导致国际社会物资运输,尤其是欧美石油运输受阻,这直接引发了世界各国民众的愤懑情绪,一时间英法以三国军队受到了全世界的指责。虽然各国名义上皆是以“侵略他国”为名指责英法以三国,但实际上却是由于全球油价暴涨,导致各国国内局势不稳。

由于英法联军在进攻塞得港的战斗中遭遇到激烈抵抗,再加上国际社会的强大舆论压力,英、法两国最终被迫于1956年11月7日宣布停火,并于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苏伊士运河正式交由埃及管辖。而以色列在埃及承诺以色列拥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军队也最终于1957年3月撤出了西奈半岛。

也就是说,埃及在军事层面虽然遭遇了惨败,但就结果而言,政治上却取得了成功。当然,以色列最终也是取得了蒂朗海峡的通行权,也算是没有白忙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埃及惨败英法以三国,为何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