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8

我好奇一个问题:某状元的他找到高考和读大学的意义了吗?这是拷问中国千千万万学子的第一个人生难题。

这是教育的“空心病”,让孩子看不到人生的意义。

感觉从学生时代起,他就迷失在了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中。考高分,出国念书,都像是父母赋予他的任务。但完成了这些任务之后呢?他的人生由谁来定义?

徐凯文教授是临床心理学博士、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他概括了现今中国教育环境下的孩子所面临的通病——“空心病”。

什么是“空心病”?徐教授引用了一位高考状元在一次自杀未遂后说的话: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

得了“空心病”的孩子们,往往有优秀的成绩,良好的交际关系。但美好的表象下,“优秀”成了一种毒品,让他们只能依赖于此。“他们似乎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当他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基于二十余年接触的临床案例,徐教授还提出一组数据:30.4%的北大新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另有40.4%的学生认为人活着没有意义。以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中国人的焦虑症发病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1%-2%,上升了到如今的13%。

寒暑假是徐教授接手病例最多的时间段。大量学生被送来精神病院,理由则主要集中在网络成瘾、焦虑、强迫,与父母关系严重破裂。

这些行为只是表象,它们都指向这个时代,千万中国孩子的 “空心病”——他们可能成绩优秀,考试出众,却价值观缺失,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像是一群孤独的绵羊。

时代的“空心病”,该由谁来治愈?不妨先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到大一定听过的那些出自老师、父母之口的说法,什么“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还有“上了大学,你就自由了(我们就不管你了等等)”。

念高中的时候,目标是高考,进入好大学。进了大学,目标是毕业,找好工作。但这些目标的最终指向是哪里,老师不教,父母不谈,答案一直都是模糊的。甚至,老师和父母往往为了激励孩子学习,而进行错误的引导。

无形之中,高考变成了考生千军万马比拼“厮杀”的人生终点,而在这个终点之后等待孩子的是什么,却没有人好好地和他们谈一谈。

我们的教育并没有告诉孩子,高考和念大学,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小目标,一段开启未来的路途,而更重要且更远大的目标,关乎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是我们前行的底气和动力。

考试的答案只有一个,人生的答案却是无穷。

我很喜欢的一部日剧《龙樱》,也曾被不少考生用来在考前冲刺时激励自己。有网友笑言:“看完《龙樱》,感觉自己妥妥能上北大清华! ”

剧很简单,很热血,讲述一所开校以来升学率只有2%的三流私立高中,开办了一个让学生考上东京大学(日本最高学术殿堂)的特别培训班,班上却是六名不知学习何用的学渣。

故事的最后,只有一人顺利被东大高分录取,还有一人放弃了这所学校,立志去考律师,其余的孩子,即使落榜,也不灰心,重整旗鼓准备复读,目标是来年的考试。

它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并没有安排一个看似完美的“全员考入东京大学”的励志结局,而是聚焦于每个孩子内心的成长,以及自我价值的发现。

班主任樱木老师的一席话,曾激励过我:

入学考试的问题,答案往往只有一个,如果没有找到它,那就是不合格,这真的很残酷。

但是啊,人生不一样,人生有很多正确答案。继续读大学是正确答案,不去也是,热衷运动也是,喜欢音乐也好,和朋友一起玩耍也罢。这些都是正确答案。

所以,不要畏惧活着。不管考上还是没考上,都不要否定自己的可能性。你们要挺起胸膛,理直气壮地活着!

那些已经找到人生目标和自我价值的孩子,会有多么厉害?今年的“明星高考生”武亦姝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两年前的《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武亦姝战胜了全场各界各年龄段的参赛者,一举夺得总冠军。今年高考,武亦姝以613分的成绩,入读清华大学的理科实验班类(新雅书院)。诗词才女竟也是一名理科学霸。

当年武亦姝在央视节目中夺冠,新闻媒体争相联系采访,甚至还有模特公司抛出橄榄枝,邀约赚取曝光。但她和父母一概拒之门外,甚至一度手机关机。网上关于武亦姝的个人信息不太多,也是因为她对自我的坚守。

冠军头衔及后续发酵并没有给武亦姝的人生带来什么动摇,比赛结束后,她又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专心学习,参加且通过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直至现在金榜题名。

有人问她,为何报考清华?她说:

“清华大学严谨求实的学风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我。能在这样一所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读书的大学求学,在这里涵养自己的品行、开阔自己的视野,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

从她身上我们发现,这些找到人生目标,有梦想,有自我价值的孩子,走得更坚定,更有力量。他们身上没有父母给予的“重担”,没有为别人而活的迷茫不前。他们懂得如何自处,也才能知道如何与这个世界好好相处。

面对迷茫与空虚,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寻找意义?

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William Damon在《迈向目的之路》中写道:“目的,是驱动我们每天大部分行为背后的一个动机。”

眼见那么多孩子都如此迷茫、空虚,我们可以如何帮助他们找到“目的”,从而实现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

William教授建议,父母要少下定义,多问问题。首先要认清,每个人的目的都需要自己去探索,而非父母的寄望。以下三个问题,将对孩子的探索过程有帮助:

1,我对什么有兴趣,做什么最享受?

2,我最擅长什么,我的才能在哪里?

3,世界有哪些问题和机会,让我有施展的空间?

除了这些方法论,最最核心的一点在于父母的内心是否坚守这个前提:人生没有正确答案,高考也不是终点。我们可以做的,也只是他们人生道路前一小段的引路人,剩下的路,还要他们自己走。

就像《本杰明·巴顿奇事》中说的,我们对孩子最好的希冀莫过于:

“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我希望你能见识到令你惊奇的事物;我希望,你能体验未曾体验过的情感;我希望,你能遇见一些想法不同的人;我希望,你为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到,我希望,你有勇气重头再来。

人生有目标的孩子,内心一定是坚定而有力量的,他们的人生,未必伟大,一定精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