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钱商——有效市场2

今天来继续谈有效市场。

一、有效市场悖论

开始我们来看一个投资学中关于有效市场悖论的经典案例。2000年的时候掌上电脑概念非常火,就像现在的人工智能一样,只要市场上的股票跟掌上电脑搭边,股票价格就蹭蹭往上涨。美国就有这么一家企业,它的一家子公司专门做掌上电脑。母公司的股票并没有因为掌上电脑概念受到追捧,公司的高管觉得自己公司的股票被严重的低估了。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做掌上电脑的子公司拆分出来,单独上市。那母公司的股价也会随着子公司的股价上升而上升

于是,2000年3月,这家公司在市场上公开出售了5%的子公司的股份。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拆分公司的优质资产,那老股东的权益会受到损害,是需要补偿的。母公司给出了补偿政策:母公司每1股股票,可以换成1.5股的子公司股票。

果然,正如企业预料的那样,子公司以38美元一股的价格上市后,受到市场追捧,第一天就涨到了95美元,获得了176%的收益。但是母公司的股价并没有随着上涨,反而从100多美元降到收盘价的81美元。

我们来计算一下:1股母公司的股票相当于1.5股的子公司的股票。那母公司的股票价格应该是:95*1.5=142美元,与收盘价的81美元间有61美元的差价。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母公司去除掌上电脑子公司的资产,价值为负61美元。稍有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这肯定是不对的。一家公司的资产,最低也是0,不可能是负数。

这就说明母公司的股价与子公司之间有61美元的价差,这是巨量收益啊。那买入母公司的股票,或者是卖出子公司的股票都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经过计算分析后,当时确实有一部分人开始在市场上这么操作。令人惊奇的是,子公司的股价并没有下跌,而是坚挺的一路走高,一度达到165美元的高位,而母公司的股价则一直在低位徘徊。这样巨大的价格差距维持了4个月左右。

这是有效市场悖论的一个著名案例。有效市场理论认为,企业的公开信息全部反应到价格中,在通讯发达、交易便利的2000年,长达4个月的价格差距是不可想象的。

二、有限套利和投资者的不理性

了解了这个案例后,我们试着来解释一下为什么。

1、有限套利

有效市场理论的一个论断是,只要市场上有套利机会,那市场中的聪明人就会一拥而上,直至这个机会被全部套利,溢价空间被全部挤压。前提是,市场是完美的,交易没有摩擦,买、卖可以无限循环下去。

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在这个案例中,子公司在掌上电脑概念的炒作下,根本就借不到股票进行卖空操作,没法卖空,也就不能消除价差。

类似的还有同时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上市的股票,中间也有很大的价格差距,但是两个市场是有间隔的,无法进行买卖操作,或者是买卖操作的成本很高。

这就是金融学上的有限套利,套利行为是受到限制的。

2、投资人的非理性。

在有效市场理论上,我们假设投资人决策是理性的。那在面对母公司1股相当于子公司1.5股,理性投资人,是不会用更多的钱去买更少的股票的。但是,面对掌上电脑概念炒作,投资者的情绪高涨,跟风追捧,就不能理性的分析。

三、为什么要理解有效市场

昨天跟今天的每日钱商,我们都讨论了有效市场以及种种悖论。不管是有效市场理论也好,还是无效市场理论也好,为什么大家一直在争论不休?不过是想要知道“市场是不是能被战胜?我们能不能在市场上赚到钱?”。

在国际象棋比赛中,比赛规则、棋谱都是公开的,但只要是比赛,就会有人输有人赢,为什么?因为不同的人对公开信息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套用到金融学上,国家出台一项政策,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声音,有人认为是利好,当然也有人看空。政策只要一出台,就是公开信息。但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同一件事的看法却是不同的,所以会有不同的声音。

从这个维度上来讲,即使市场有效,市场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即使市场无效,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市场上获利的。

归根结底,市场上所有行为的背后,都站着一个个的人。人,才是市场的主角,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市场的关键。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钱商——有效市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