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性能篇之删除数据后,为什么内存占用率还是很高?

Redis性能篇之删除数据后,为什么内存占用率还是很高?

    • 引言
    • 什么是内存碎片
    • 内存碎片是如何形成的
      • 内因:内存分配器的分配策略
      • 外因:键值对大小不一样和删改操作
    • 如何判断是否有内存碎片
    • 如何清理内存碎片

引言

在使用 Redis 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明明做了数据删除,数据量已经不大了,为什么使用 top 命令查看时,还会发现 Redis 占用了很多内存呢?

实际上,这是因为,当数据删除后,Redis 释放的内存空间会由内存分配器管理,并不会立即返回给操作系统。所以,操作系统仍然会记录着给 Redis 分配了大量内存

但是,这往往会伴随一个潜在的风险点:Redis 释放的内存空间可能并不是连续的,那么,这些不连续的内存空间很有可能处于一种闲置的状态。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虽然有空闲空间,Redis 却无法用来保存数据,不仅会减少 Redis 能够实际保存的数据量,还会降低 Redis 运行机器的成本回报率

什么是内存碎片

通常情况下,内存空间闲置,往往是因为操作系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内存碎片。那么,什么是内存碎片呢?

虽然操作系统的剩余内存空间总量足够,但是,应用申请的是一块连续地址空间的 N 字节,但在剩余的内存空间中,没有大小为 N 字节的连续空间了,那么,这些剩余空间就是内存碎片

内存碎片是如何形成的

内存碎片的形成有内因和外因两个层面的原因。简单来说,内因是操作系统的内存分配机制,外因是 Redis 的负载特征。

内因:内存分配器的分配策略

内存分配器一般是按固定大小来分配内存,而不是完全按照应用程序申请的内存空间大小给程序分配。Redis 可以使用 libc、jemalloc、tcmalloc 多种内存分配器来分配内存,默认使用jemalloc

jemalloc 的分配策略之一,是按照一系列固定的大小划分内存空间,例如 8 字节、16 字节、32 字节、48 字节,…, 2KB、4KB、8KB 等。当程序申请的内存最接近某个固定值时,jemalloc 会给它分配相应大小的空间

这样的分配方式本身是为了减少分配次数。例如,Redis 申请一个 20 字节的空间保存数据,jemalloc 就会分配 32 字节,此时,如果应用还要写入 10 字节的数据,Redis 就不用再向操作系统申请空间了,因为刚才分配的 32 字节已经够用了,这就避免了一次分配操作。

如果 Redis 每次向分配器申请的内存空间大小不一样,这种分配方式就会有形成碎片的风险,而这正好来源于 Redis 的外因了

外因:键值对大小不一样和删改操作

  • 外因一:Redis 通常作为共用的缓存系统或键值数据库对外提供服务,所以,不同业务应用的数据都可能保存在 Redis 中,这就会带来不同大小的键值对。这样一来,Redis 申请内存空间分配时,本身就会有大小不一的空间需求。

内存分配器只能按固定大小分配内存,所以,分配的内存空间一般都会比申请的空间大一些,不会完全一致,这本身就会造成一定的碎片,降低内存空间存储效率

  • 外因二:这些键值对会被修改和删除,这会导致空间的扩容和释放。具体来说,一方面,如果修改后的键值对变大或变小了,就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或者释放不用的空间。另一方面,删除的键值对就不再需要内存空间了,此时,就会把空间释放出来,形成空闲空间。
    Redis性能篇之删除数据后,为什么内存占用率还是很高?_第1张图片

一开始,应用 A、B、C、D 分别保存了 3、1、2、4 字节的数据,并占据了相应的内存空间。然后,应用 D 删除了 1 个字节,这个 1 字节的内存空间就空出来了。紧接着,应用 A修改了数据,从 3 字节变成了 4 字节。为了保持 A 数据的空间连续性,操作系统就需要把B 的数据拷贝到别的空间,比如拷贝到 D 刚刚释放的空间中。此时,应用 C 和 D 也分别删除了 2 字节和 1 字节的数据,整个内存空间上就分别出现了 2 字节和 1 字节的空闲碎片。如果应用 E 想要一个 3 字节的连续空间,显然是不能得到满足的。因为,虽然空间总量够,但却是碎片空间,并不是连续的

如何判断是否有内存碎片

Redis 是内存数据库,内存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 Redis 运行效率的高低。为了让用户能监控到实时的内存使用情况,Redis 自身提供了 INFO 命令,可以用来查询内存使用的详细信息

INFO memory
# Memory
used_memory:1073741736
used_memory_human:1024.00M
used_memory_rss:1997159792
used_memory_rss_human:1.86G
…
mem_fragmentation_ratio:1.86

这里有一个 mem_fragmentation_ratio 的指标,它表示的就是 Redis 当前的内存碎片率。那么,这个碎片率是怎么计算的呢?其实,就是上面的命令中的两个指标used_memory_rss 和 used_memory 相除的结果。

//used_memory_rss 是操作系统实际分配给 Redis 的物理内存空间,里面就包含了碎片;
//而 used_memory 是 Redis 为了保存数据实际申请使用的空间。
mem_fragmentation_ratio = used_memory_rss/ used_memory

例如,Redis 申请使用了 100 字节(used_memory),操作系统实际分配了 128 字节(used_memory_rss),此时,mem_fragmentation_ratio 就是1.28。

  • mem_fragmentation_ratio 大于 1 但小于 1.5。这种情况是合理的。这是因为,刚才我介绍的那些因素是难以避免的。毕竟,内因的内存分配器是一定要使用的,分配策略都是通用的,不会轻易修改;而外因由 Redis 负载决定,也无法限制。所以,存在内存碎片也是正常的。
  • mem_fragmentation_ratio 大于 1.5 。这表明内存碎片率已经超过了 50%。一般情况下,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内存碎片率了

如何清理内存碎片

从 4.0-RC3 版本以后,Redis 自身提供了一种内存碎片自动清理的方法,我们先来看这个方法的基本机制。内存碎片清理,简单来说,就是“搬家让位,合并空间”。

有数据把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分割成好几块不连续的空间时,操作系统就会把数据拷贝到别处。此时,数据拷贝需要能把这些数据原来占用的空间都空出来,把原本不连续的内存空间变成连续的空间


碎片清理是有代价的:

  • 操作系统需要把多份数据拷贝到新位置,把原有空间释放出来,这会带来时间开销。因为 Redis 是单线程,在数据拷贝时,Redis 只能等着,这就导致 Redis 无法及时处理请求,性能就会降低。
  • 而且,有的时候数据拷贝还需要注意顺序,就像刚刚说的清理内存碎片的例子,操作系统需要先拷贝 D,并释放 D的空间后,才能拷贝 B。这种对顺序性的要求,会进一步增加 Redis 的等待时间,导致性能降低。

这就要提到,Redis 专门为自动内存碎片清理功机制设置的参数了。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参数,来控制碎片清理的开始和结束时机,以及占用的 CPU 比例,从而减少碎片清理对 Redis 本身请求处理的性能影响

Redis 需要启用自动内存碎片清理,可以把 activedefrag 配置项设置为 yes:

config set activedefrag yes

这个命令只是启用了自动清理功能,但是,具体什么时候清理,会受到下面这两个参数的控制。这两个参数分别设置了触发内存清理的一个条件,如果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开始清理。在清理的过程中,只要有一个条件不满足了,就停止自动清理

  • active-defrag-ignore-bytes 100mb:表示内存碎片的字节数达到 100MB 时,开始清理;
  • active-defrag-threshold-lower 10:表示内存碎片空间占操作系统分配给 Redis 的总空间比例达到 10% 时,开始清理。

为了尽可能减少碎片清理对 Redis 正常请求处理的影响,自动内存碎片清理功能在执行时,还会监控清理操作占用的 CPU 时间,而且还设置了两个参数,分别用于控制清理操作占用的 CPU 时间比例的上、下限,既保证清理工作能正常进行,又避免了降低 Redis 性能

  • active-defrag-cycle-min 25: 表示自动清理过程所用 CPU 时间的比例不低于25%,保证清理能正常开展;
  • active-defrag-cycle-max 75:表示自动清理过程所用 CPU 时间的比例不高于75%,一旦超过,就停止清理,从而避免在清理时,大量的内存拷贝阻塞 Redis,导致响应延迟升高。

觉得有用的客官可以点赞、关注下!感谢支持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Redis核心原理与实战,redis,内存碎片,性能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