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

    今天参加了“教师研修”工作坊和“校中校管理”工作坊。

    校中校管理感觉还是块状的被动的工作,我的建议是建立坐标轴,横着的是时间轴,学生从早上到校一直到离开学校这些时间在学校生活的整体设计大带小共同生活;纵坐标是成长轴,期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备哪些素养是可以通过设计组群生活来完成。有了整体规划和设计后也就架构出校中校的工作,校中校吹哨,各部门报道。

      我们学校已经超越夸美纽斯创建的班级式学习场所,最小单位以班组群计量。这正是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真实工作场景,班组群正是创设了这样的真实学习的场景。因此,校中校要利用好这个发展契机来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工作,这个空间太有思考与设计的魅力了。

      教师研修工作坊能够整合工作,激发教师的潜力,为教师减负。保持教师的好奇心、鼓励教师奇思妙想、解除教师后顾之忧,发挥“同僚性”校本研修,分层、以需求驱动去充实自己。

      教师才能有活力、有精力面对学生,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