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学文
前面我们说到“爱玩儿手机,可能已经患上精神疾病”,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避免手机上瘾,如何“合理化”使用手机,让手机助力梦想成真。
你会玩儿手机吗?当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是不是已经忍不住笑了?你肯定会说,当今社会,谁不会玩儿手机呢?就连几个月的孩子都能够很快找到手机里边适合他的按钮,比如说一个有意思的游戏小程序,一个有意思的音频链接……或者你还会说,不管会不会玩儿,反正我爱玩儿手机。
一、为什么爱玩儿手机?
是因为动力不足,目标不清楚,还是手机的及时反馈功能迷住了你?是缺少有价值的陪伴,还是压根就缺少爱?
什么样的孩子更爱手机上瘾?
是渴望及时满足、抗挫能力差的孩子?还是习惯于碎片化学习、心灵孤单的孩子?
缺少陪伴、关爱,没有价值感、存在感,不能得到认可,就算做了一件好事,也得不到及时肯定,与家人和周围人沟通不畅,不断地被否定,也没有其他能够得到的鼓励。没有激励机制,出现一个后果时,也没有人去探求现象背后的原因。当他们向外求关注而不得的时候,这样的孩子最可能和手机成为“朋友”。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所有的成瘾都会表现为过度依赖。对什么依赖、上什么瘾,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需要什么,也就是缺失什么。网聊依赖极有可能存在社交困难,网上聊天就满足了自身逃避现实的压力;网游依赖是绝对需要成就感和唯我独尊的体验,希望做事情都能得到及时反馈。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是生理、心理快速发育时期,也是内在自我意识高度呈现的时机。此时外貌身高等外表发生变化,大脑长期处于施工状态。前方,要面对变化、不确定的自己;往回看,要修复此前未完结的成长;当下,则需向外发展与老师、同伴的关系,向内面对自身繁重的学习任务。脑补一下青春期的画面:背着过去、负重当下、还要迈向远方,手提,肩扛,负重前行。
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活力,却从早到晚时时、刻刻、处处“深耕”于书桌前,无处释放的攻击性和力比多既无法从身体的劳作与锻炼中释放,也不能在深度情感连接中流淌,这时候注意力聚焦手机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其实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青少年无意识地带着诸如笔尖、裁纸刀尖,无意识地划过身上的肌肤,留下自残、自伤的伤痕。伤痕也许是他们对被理解、被看到的呼唤和呐喊,如若此时手机在,找上一些同样苦逼的娃,聊一些话题;约几个玩伴,在线打一场酣畅的狙击;看一些喜欢的无论是新款手机发布还是海峡两岸阵营互搞或是恶搞的视频……将划向自身转为滑向屏幕,一“机”在手,无虑无忧,会不会觉得有手机存在还挺好的?
二、通过手机上网我们都干了啥?
2020年5月13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发布《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持续增强,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
调查发现,未成年网民上网经常从事的各类活动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网上学习(89.6%)、听音乐(65.9%)、玩游戏(61.0%)。其他还包括:上网聊天(58.0%)、看短视频(46.2%)、搜索信息(44.9%)、看视频(37.5%)、看动画或漫画(33.2%)、使用社交网站(32.0%)等。而未成年人利用网上学习的内容,近半数是在“走捷径”,借助各种搜题软件帮助完成作业(占45.5%),
手机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手机能够快速获取大量信息,能够看到更大的世界,满足获取知识需要,能够放松紧张的情绪,建立同伴关系。
它还可以缓解焦虑。青春期本就在依赖与独立间摇摆,此时独立是假性独立,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大量情感支持。聊天本是社交的重要组成,如现实中有足够的人际互动和情感支持,网聊自会减少。网聊映射的是现实中的孤独感。当现实中人际互动减少和情感缺失,或现实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继而转向网络。
但是凡事过犹不及。手机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手机上瘾”。很多孩子对手机的依赖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很多青春期孩子似乎都有一项共同的“重要任务”——就是令家长失控。青春期的孩子让家长失控的手段有千百种,但有一种是家长和孩子互相失控的:那就是抢手机活动。
三、国家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控制网络游戏的相关规定
“手机上瘾”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了极大隐患。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不断出现,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手机游戏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现人身伤亡、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
网络游戏给我国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带来双重负面影响。2020年,我国超一半儿童青少年近视,因沉迷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业、引发性格异化的现象呈增长趋势。游戏危害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共识,手机游戏也常常用“精神鸦片”“电子毒品”指代。当一件事需要国家来出台相关规定的时候,就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国家针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问题三令五申,先后出台若干规定。
在2021年9月1日“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出台前,新华社主管主办的《经济参考报》2021年8月初曾发文指出,当前,我国62.5%的未成年网民经常在网上玩游戏;13.2%未成年手机游戏用户,在工作日玩手机游戏日均超过2小时。
2018年4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该通知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
2021年9月1日起,该通知正式施行,其中规定:“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每日22时到次日8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法定节假日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5小时。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新规出台后,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2021年12月25日、26日元旦假期临近时,游戏平台公司各自公布了防沉迷规定。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相继发布公告称,2022年元旦假期前后,未成年人可于2021年12月31日(周五)、2022年1月1日-1月3日(元旦假期)的每天20时至21时之间登录游戏。
四、手机是玩具还是工具?
关于玩具和工具,我特意百度了一下:
“玩具”的基本解释有两个:
(1) [toy;plaything]∶儿童游戏时用的物品,今指专供儿童玩的东西。
(2) [game]∶做游戏用的器械,供玩耍游戏的器物。
“有助于孩子身心发育”是玩具最重要的“贴士”。
“工具”原指工作时所需用的器具,后引申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
如果我们把手机当做玩具,我们才会一天到晚不离手。哪个群体才会玩具一天到晚不离手?不给玩具就会大吵大闹大哭大叫?我不说是心智不成熟的小宝宝,但是小朋友悄悄地笑了。如何通过玩具来帮助感受到科技的乐趣并且能学习到对我们成长有利的知识,似乎就成为了一个难题。
如果手机是工具,工具是为我们服务的,是在我们需要它的时候,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便利,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完成我们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手机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对我们有价值的东西?
五、怎样才能让手机真正为我们服务?让手机变回我们最好的“工具”?促进我们的学习、生活、交际交流,让手机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小马达”?
各种电子产品进入了生活,这是科技进步的体现。拥有手机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关键在于拥有手机的人如何使用。对于用手机玩游戏的人来说手机就是玩具,但是对于通过手机更好地工作学习的人,手机就是工具。那么你用手机的初心是什么?
我们可以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但是,我们不能被手机绑架,如果一个心智正常的人沦为手机的奴隶,至少说明我们不具备管理自己的能力。
过度依赖手机,成了你们和我们共同的问题。我们都成了手机的奴隶!
我们通过手机,知道了世界那么大,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适度地放下手机,去看看这世界究竟有多大呢?
我们之所以会在手机面前“沦陷”,可能是因为目标和梦想离我们原来越远。
近两年,“躺平”“内卷”“割韭菜”网络词语火了。
“躺平”就是不管对方对你做什么事情,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你都不做任何的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内心毫无波澜。
我的观察,“躺平文化”的诞生跟另外两个概念息息相关:“内卷”和“割韭菜”。
“内卷”指的就是大家疲于竞争,不断内耗,精疲力竭,最后啥都没得到。现在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
“割韭菜”是个老词儿了,大概就是说你的时间、精力、体力、金钱、甚至智力不断被权力方收割。
那么“躺平”的核心逻辑就是,只要我躺平,内卷就卷不到我,镰刀就割不到我。
事实上,如果不努力,“躺平”照样会被“割韭菜”。我们看一组考研数字:
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10年增长一倍。
2020年高校毕业生874万,同比增加40万。创历史新高。
2021年高校毕业生909万,同比增加35万。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2021年12月25日至27日举行,457万考生参加考试,比上年增加了80万。
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076万,同比增加167万,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规模和增量创历史新高。
面对这些庞大的数字,你有压力吗?数字体现出来的是未来复杂严峻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你准备怎么应对自己的未来?
在你痴迷于手机的时候,应该有超过80%的家长都对你们使用过训斥、暴力的方式。他们唠叨、训斥、威胁、利诱、限制行为,甚至体罚等行为,那是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长时间玩手机产生的暴躁情绪。但是父母这样做起作用了吗?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改变我们的行为。
请大家思考“梦想三问”:
我希望自己未来的工作、生活是什么样的?
我为什么想要那样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想要梦想成真,我现在需要做哪些准备?
给大家分享一个非常实用、只要落实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工具”:SMART原则。
SMART原则指的是一个高效达成目标、实现目标的规划或者说是执行原则。
1.(Secific) S(Specific)原则,也就是明确性,目标必须是具体的。
大多数时候,设定的目标没有达成,不是因为执行力度不足,而是因为目标设立的不够具体、明确。还有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明确的计划,清楚地对目标进行展示,要达到的目标,才是一个合适的目标。
2.(Measurable) M(Measurable)原则,指的是目标要具有可衡量性。
能够衡量的目标才是具体、可行的。比如制定提高成绩目标,需要明确到每科提高几分;戒掉网瘾目标,每天减少上网时间,具体到几分钟。这样能够衡量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
3.(Attainable) A(Attainalble)原则,也就是目标要通过努力能够实现。
适度的目标有助于进步,太过高远的目标,可以设立,但是实现起来很有难度。不如设立能够实现的目标,例如想提高成绩,就先不要好高骛远,设立一个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接近的目标,然后来实现它。跳一跳能摘到的桃子才有诱惑力。
4.(Relevant) R(Relevant)原则,目标之间要具备相关性。
目标要一个接一个,实现起来才会更有动力。例如戒掉网瘾目标、提高成绩目标,设立一个小目标,实现了,再设立一个。一个目标和另一个目标相关,看起来也是非常有盼头。
5.(Time-based)T(Time-based)原则,目标实现要有时限性。
这个原则就是要有目标实现的截止日期,否则什么时候实现目标都是未知数,就容易产生另外的问题——“拖延”。
总之,当目标具体、可感、可视化、可执行的时候,实现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比如,对于手机,我们可以制订具体的执行计划,从今天晚上、从这个周末、从这次放寒假开始,我每天看手机的时间要控制在多长时间、看手机时浏览的内容限制在哪些领域等,
对于学习,我们更可以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比如每天的自由学习时间,除了必须完成的作业之外,我可以整理一下哪个知识点,哪些知识板块可以系统整理成线、成面;这一周我需要集中解决哪个学科的哪个问题,哪些问题可以通过自己思考得到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和同学一起探讨就有可能弄明白,哪些问题必须得到老师的帮助才可能走出困境……充分了解自己未来的学习之路才能走得更顺畅。
我曾经精心设计过一份2020暑假作业:生涯人物访谈。
如果这份“作业”你是用心完成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开启了职业生涯规划之旅!你会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之路上成为一个明明白白的人!你可以提前了解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了解从事这份工作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经验,可以了解中学阶段的哪些课程对做好这个行业的工作有直接的帮助,可以了解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可以了解需要做哪些努力才有可能实现我的目标(详细计划:可以包含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学年计划)。
人是要有梦想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是用来为实现梦想打基础的。而手机游戏不足以让我们实现梦想。针对天天刷手机,撒贝宁曾经在节目里这样说:“如果你天天坐在家里,玩着手机,刷着微博,聊着微信,干着我80岁都能干的事情,你要青春干什么?”
我们已经迎来了全新的2022,你准备怎么迎接新的一年?
你有没有明确的目标?如果有,你是否已经制定了一份合理的成长计划?
你是否已经准备好让手机助力你梦想成真?你将如何让手机助力你梦想成真?
这就是一个不断向内探索的过程。当我们不断地主动向内探索的时候,我们就会对我们的当下和未来越来越清晰,也就越能清楚知道我们该怎么做,该如何合理地使用手机这个工具,如何让手机助力你梦想成真了。
祝大家早日梦想成真!
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