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35

文/邓秋鸣

谈心

这几天和父亲在一起,我和他谈了很多,其中感悟最深的还是“人生最根本的三个问题”——

第一问:你从何而来?

父亲说,在茫茫宇宙中,你可能只是小小的一个分子,可能诞生到任何一个地方。但幸运的是,你来到了地球,这个为数不多的可以养育生命的地方。而在众多的生命形态中,你又幸运地降生为人,这种最有智慧的生命体,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这是不是一种幸运,那么我们如此幸运地降生为人,我们是不是要更好地珍惜这种幸运?我们好不容易来这世间走一遭,那么我们是选择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还是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些自己的痕迹,再了无遗憾的离开呢?

问题二:你是谁?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你拥有着不同的身份,在大自然中,你是一个普通的人类;在社会中,你是一个公民;在家庭中,你可能同时是一个父亲、儿子、丈夫、哥哥;在公司里,你又是一个员工,也是一些人的上司。这不同的身份都有不同的责任,有时候这些责任会冲突,有时候又互相促进。承担这些责任也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之一。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完成这些责任的同时碰撞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有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问题三:你要去往哪里?

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为“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的计划是什么?”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目标,对不对?父亲再和我谈心的时候就非常直白地问我:“你的目标是什么?”

我张口就来:“当科学家。”

“这么模糊的目标,证明你还没有准备好。”

“我想从事芯片研发,为祖国做一份贡献。”

“还是太模糊了,你清楚芯片研发与什么相关吗?”

“……”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想要参与科技研究,你至少得要有硕士学位,不,现在社会有一个问题,就是高级教育太多,导致质量参差不齐。你想要的参加科技研究项目,你至少得要有研究生学位才行。现在你知道你这十年的大致目标了吗?”

“知道了。”

“不,你不知道,来,如果你知道了的话,说一说你接下来该怎么做?”

“……”

“目标和计划是两回事,不要混为一谈。你好好去制定一下你的计划,计划是很重要的,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计划甚至比目标还要重要。因为有了计划就一定会有目标。计划是越详细越好,还要有可变性,因为外在因素总是在变的。你用长时间去制定一个计划。半年,甚至一年都可以的。”

这一次谈心给我的帮助和感悟是巨大的,希望给大家也能从中获得一些收获。也希望大家多多给我提出建议和批评



文/邓悦琦      

最美的风景

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风景,不过嘛,我觉得,最美的风景,还是我那家乡的美景——

田野,应该是最美的了。瞧,陌光灿烂时,禾苗便在拼命长个子;蒙蒙细雨之时,一个白鹭群便飞临田野,这儿抓抓,那儿啄啄,一看就知道,准是白鹭又在捉小鱼了。

大山,应该是最多生机的了。看啊,一声声悦声的鸟鸣,一棵棵笔直的大树,一条条柔软的藤蔓,一丛丛翠绿的小草……真是生机勃勃。

小溪,应该是最好玩的了。瞧,一丛接一丛的碧绿的西洋菜,许多小小的虾游来又游去,大人们在采西洋菜,小朋友们有的在帮大人采西洋菜:有的在捉虾;还有的在打水仗……多么有趣啊!

这就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文/廖思苑    

读《教养的迷思》感想

看了《教养的迷思》让人不自觉的陷入了沉思,什么是好的教育?哪种群体是好的环境,影响孩子的性格与人生观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是家庭环境的影响起作用还是学校的教育理念更优越亦或是被同辈群体的社会化更胜一筹?这个答案迷惑了数十代教育者以及孩子的父母,也有可能它会继续迷惑下去。

社会和人类在不断的发展,人的思想也在日新月异的更新,但是总会有一些经得住考验的方法沉淀下来。如果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教育文化有所了解,我相信好多家长会很从容应对。

当然孩子的习得会受同辈群体的环境影响有所改变,但在孩子不能自理之前家长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在人生的道路上家长在孩子身上上起到的作田是会直接影响他的轨迹的。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要做到以下三点:

1.教会孩子如何离开家庭:帮助他们在家里学习一些更好的应对外部世界的技能。尽量减少孩子被群体当做负面角色的可能性,尽可能让孩子更合群、看起来更正常。

2.给孩子选择好的环境:帮孩子找到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最好能找到和他们一样、玩得来的小伙伴。

3.不做焦虑的父母: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家庭教育理念,其实是一种很新奇的观念。传统社会中,照顾孩子不但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家族的责任,在更多的情况下,照顾孩子是大孩子的事情。父母应该放下过度的压力和焦虑,更重视自己的生活,不要全身心围着孩子转。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我们不要期望去改变配偶,也不要期待改变自己的孩子,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路,父母不可能替孩子取走属于他自己的那条路。焦虑的父母只会让孩子更加紧张,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孩子。

因此,我强烈推荐我的朋友们阅读这本极具科学精神的书,作者的写作风格、语言和书的内容一样令人愉悦。即便你没有养育过自己的孩子,至少你可以获得一个理解父母的独特视角,也能够更进一步理解我们自身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给了我们理解那些塑造我们的关键要素的可能:基因、家庭、文化、群体、关系、同化与分化、社会化与人格差异。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的故事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