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贫困,让人沉沦,也会让人奋起

图片发自App


每一个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没有不被贫困打击的遍体鳞伤。

《大江大河》中开始时描述的中国,是一穷二白的中国,️而通过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家走上了富裕自强的道路,其中的很好呈现,就是雷东宝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过程。农村的贫困,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有没有漂亮的媳妇娶进来,或许很多人会不理解,但现实就是如此,谁不想过上好日子,所以小雷家大队的贫穷就体现在,非但没有漂亮媳妇娶进来,甚至连媒婆说亲,都是给村子里的好小伙子说一些有些残疾的姑娘,而在以力气为要的乡下,这些姑娘是不那么受欢迎的。

所以雷东宝要努力带领大家脱贫致富,要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过上天天吃白米饭的日子。

几乎每一个镜头,都能带我回到记忆深处的一段岁月。记得我六岁左右的时候,有一天傍晚在奶奶家玩,奶奶家距离我家有500米的距离,所以多半时间会在奶奶家吃完晚饭,等爸爸妈妈来接。那天电视里放着豫剧节目,演员咿咿呀呀的唱着,我不懂其中的曲调,就在小板凳上自顾自的玩着自己的小玩具,但却听见奶奶嘤嘤的抽泣声,一开始我以为是电视上的哭声,但回头看见奶奶在那里拭泪,恰恰妈妈进门看见这一幕,以为是我把奶奶气哭了,拉住我就准备胖揍我一顿,幸好奶奶回过神儿来,拦住了妈妈:不怪咱娃,我就是听着戏,想起那时候饿肚子的年月了,饿的真的怕挺不过来。


图片发自App


当时,每当秋天,还会见到奶奶把红薯干晒干收起来,放到冬天去吃,其实家里收获的小麦除了缴纳公粮以外,已经足够家人吃的,还有剩余。但是在贫困岁月走过来的人,内心总会有一种不安感,生怕哪天再挨饿,“吃观音土吃的肚子胀的,不是好滋味”,奶奶有一次给我讲她挨饿的经历,如是说道。

那时候的贫困,是时代的贫困,带给每一个个体的回忆,是一种蚀骨的痛,一直到多年后奶奶生重病时,我骑着三轮自行车穿行在家和诊所之间的路上时,她给我讲的故事,仍旧是关于贫困的记忆:饿的人,过一天是一天,你们要惜福。

所以我自己生活中节约的习惯,多半来自于奶奶。但对于乡野中的老太太讲,命运改变的最好体现就是慢慢实现温饱,慢慢过上好日子,子女绕膝,儿孙满堂,是最朴实的价值观,人生不需大富大贵,一家人安康就是最大的福气。但命运不公,当一家人的生活正在走上坡路时,当我要上大学时,奶奶却因病离开了大家,而她对贫困的对抗和恐惧一直深深的埋在我的脑海里。

这些场景,在某些瞬间,还会跑出来,敲打一下我。但时代在变,每个个体也在变,人们对贫穷的理解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很少有人吃不饱穿不暖了,多半已经实现了脱贫,但更多的“穷”,是当下的收入,和自己理想定位不匹配之间的状态。

我们常常讲,“人穷志短”,很多人自嘲,其实我就是一个“穷屌丝”。如果你还年轻,可以自嘲,但不要认真,因为贫不可怕,“穷”却很可怕。

在宋运辉身上,我看到的是,年轻人,可以有暂时的贫,但绝不可以认可自己穷。为啥呢?贫,从字的构造来看,是“分”“贝”的结合,而贝在古代是一种钱币,所以,“分”“贝”钱分开放了,是一种纯经济层面的概念,年轻人的资本是多元的,有充沛的精力和时间,这些都是拿来聚拢“贝”的前提,钱少,努力可以去挣啊。但是“穷”不一样。我们看“家”的构造和内涵,上下结构,是宝盖头下面一个猪的简写,是屋子里有一头猪,这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猪,而是当野猪经过人类驯化后,放在屋子里,就成就了人类的定居生活,就有了家。而“穷”呢,是力气放在屋子里面,人力在屋子里,不出去劳动,坐吃山空,这样的“穷”,是精神的贫困,是我们不提倡的。


图片发自App


经济学教授薛兆丰老师讲,一个人到底是贫还是穷,是需要综合考量的,钱少或者没钱是一种贫,但是对年轻人来讲,绝不是穷,因为年轻就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本,这种资本可以让一个人改变当下的状况,摘掉贫困的帽子,迈向财富自由之路。所以年轻时的贫和年老时的贫,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而最可怕的是,你坚持自己要“穷”,坚持这个观点和生活态度,那就没辙了,所以每一条路,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看过《大江大河》这部电视剧原著的人都知道,宋运辉大学毕业后进入企业,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逐渐从技术员到国企高管,成为改革开放国企的先锋队员,这就是年轻人一生的资本。很多人讲“君子固穷”,这个穷,不是我们所说的精神层面的穷,和今天的释义有很大的不同。孔子讲:“君子固穷,小人穷斯烂矣”,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在不得志的时候,也能安贫乐道,而小人不得志的时候,就会想入非非,总要闹出一些幺蛾子。这里的穷,是一种“贫”的状态,是一种穷途末路时一个人应该秉持的姿态。所以,如果再说“君子固穷”为自己开脱,要好好考虑下了,此穷非彼穷也。

所以,如果贫是一个人自然要经过的一个阶段的话,也请你利用好自己资源和能量,努力跳出贫困的泥潭,成为一个可以让自己为之骄傲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江大河》|贫困,让人沉沦,也会让人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