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用户情不自禁的4个营销妙招(完)

​我们接着上次的主题分享:4个让人忍不住剁手的营销方法!

04

巧用正反对比


相对于上面几个对比手法,这个应该是最直接粗暴的了。


既然是要用户感受到对比,从而能够估算选择的价值。那肯定是少不了这种最直接的对比方式了。


通过最直观的视觉或者文字对比,能让产品广告更容易被发现,而且印象深刻。


比如我一直都清楚的记得一个博朗(BRAUN)的剃须刀广告。


是不是让人眼前一亮?相信你一定会印象深刻!


这个广告带有一定的创意,但最本质的是放大对比,刮胡刀使用之后,效果一目了然。不用多说,优势已经非常突出。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广告是好,但是它没有解决让人购买的问题啊。


不错,你说得对!但广告最怕的是什么?不是别人看了不买,而是平平淡淡根本没人看。


广告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别信,这都是教科书里面教的理论,我们要学,但不能照搬。


再举一个例子,同样也是一想到 “对比”,我就想到了它:


这是keloptic眼镜的一个广告,也是偏创意,创意来源是梵高的名作《自画像》。


它是巴黎扬罗必凯为法国眼镜品牌Keloptic做的广告,他们以梵高自画像、巴黎圣母院等印象派画为背景做参照,制作了一系列有趣的广告,告诉消费者:


从模糊的印象派到清晰的写实派,就只差一个Keloptic眼镜而已。


戴上这个眼镜后,印象主义都变成超写实主义了,这就是我们说的正向对比。


再比如还是杜蕾斯有一个广告——XXOO完了要喝水。而使用杜蕾斯的后果就是要喝这么多水,额~~

好吧,正向对比就是通过使用产品后的正向变化与之前的状态进行对比,直观反映出产品的核心功能或优势,最终让消费者 “心动”。


这样的对比方式非常常见,特别是在化妆品、美容、洗发水、牙膏、健身、保健品等广告里面经常用到。


当然,有正向对比,当然就会有反向对比。还是举个例子:


这是世界无烟日的一个广告,将吸烟前后的两张脸放到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很明显,反向对比是完全和正向对比相反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采用 “恐惧营销”,先刺激用户的恐惧感,然后给出解决方案。


恐惧的来源是人内心的欲望所使,本能让我们趋利避害。


如果知道不完成某个行为,就会失去一些自己喜爱的东西,那我们会更愿意行动起来,因为害怕损失。


同理,如果做了某件事,能够避免自己一直恐惧的某个场景或状态,那我们也更愿意去做,人人都想从自己当前厌恶、痛苦的情境中抽身出来。


这些就是切入点,效果在线。


不过,恐惧营销虽然好用,但是烂大街的越来越多,一不小心还容易造成负面效果。


怎么做呢?


之前看过一个 “保护动机理论”,里面就有一个科学的恐惧诉求设计方法:


1)威胁严重性,吸引注意:该威胁如果真的发生,到底有多严重?


2)威胁易遭受性,引发恐惧:该威胁发生的可能性高不高?仅仅严重还不行,需要说明很有可能发生,这才会激发恐惧感。


3)反应效能,给出合理方案:你的解决方案是否真的可以有效降低威胁?如果用户认为你的方案并不能消除威胁,那就是一场空。


4)自我效能,证明易实施性:这个方案是否容易实施?是否很容易做到?即使你的解决方案靠谱,但如果用户觉得很难被执行,那他们也会直接放弃。

这样,一个完整的恐惧营销设计就做完了,而且相对更科学有效。


切记:不用只是制造恐惧感,却未告知明确的解决方案,或者解决方案根本就不靠谱。也不要动不动就未来怎么样,相对于未来的恐惧,人更在乎眼前可能的伤害。


在这一点上,杜蕾斯的玩法就相当高明。学习下。


在父亲节,他们的海报是:致所有使用我们竞争对手产品的人们:父亲节快乐!

好了,就说到这,最后总结一下:


所有人天生就喜欢去对比,这是病但治不好,它会很大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


如果想要用好这种爱对比的大脑本能,那可以好好利用这4个妙招。


1、善用锚定

我们看见一个产品,在第一眼看到它的价格/价值时,会对我们此后购买这一产品的出价意愿产生长期影响。

2、找准参照物

一个好的参照物,能让消费者很快就了解产品核心特点。参照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突出你要表现的目标项,而且一看立马就能get到。

3、建立基模

人们习惯用过去固有的认知去理解新事物,那可以利用对方已有的认知基模,来解释未知事物,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4、巧用正反对比

正向对比就是通过使用产品后的正向变化与之前的状态进行对比,直观的反映出产品的核心功能或优势,最终让消费者 “心动”。


而反向对比最常见的就是采用 “恐惧营销”,先刺激用户眼前的恐惧感,然后给出靠谱的解决方案。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妙招,你品品,它不止于营销,太多地方可直接套用。


这些内容是在“揽客魔课堂”里了解到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用户情不自禁的4个营销妙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