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人到中年,就过上了日复一日的惯性生活。就像钟表一样机械地不差分秒地转圈。似乎日子也就如此了,家庭,生活,孩子,工作,过着过着一切就都成了习惯,成了自然,不觉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这样的情况下,生活中的许多也都被认为理应如此,一直如此。渐渐地我们的眼睛可能就会疲倦,甚至看不到一些东西。一直是老公做饭,怎么今天没做饭。不是应该他做吗?孩子一直很乖,她不是就应该乖乖的吗?今天吃错药了,发啥脾气呢?日日走过的花园,一直都有花开,一直都有一群老头老太太。每天都要准时上班,单位的门卫每天都会敬礼打招呼。新来了个门卫,猥琐的样子,总有点不怀好意。那个工作不是一直都是由某某完成的吗?还让她来干,有她代表了就行了。这个时间点不是应该干什么了吗?为什么还不行动?

      好的习惯自然是好的,而一旦习惯成自然,那生活和工作无形当中也会失掉一些新意,失掉一些情趣。当一个人机械地去生活,机械地去完成工作时,那将是多么得无趣。

    今天再读杜甫的三首诗,《秋兴》,《咏怀古迹》,《登高》。这三首诗在15年里,我大约也讲了五遍了。每次备课备到这一课时都会有新发现。初读《秋兴》可能就读到了诗人对秋的感伤和对国事的担忧。再读又读到了诗人的情怀。再读又读到了杜甫的一生。杜甫为什么把秋写得那么悲戚,“玉露凋伤枫树林”,为什么不是“霜叶红于二月花”?没有对杜甫这一生的遭际的深入理解,恐怕是体会不到的。“江天巨浪”何止是自然环境呀!更是唐代动荡的时局和诗人跌宕的人生呀!《咏怀古迹》,借昭君的人生遭际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怎样引导学生将古人古事一点一滴地和诗人自己一一对照,这正是讲这首诗的意义,而非仅仅是体会杜甫怀古的情怀。杜甫的《登高》,每次讲都会领着学生去讲八层悲“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只这一句竟有八层悲,老师和学生都深入进去体会杜甫的深沉的情怀。效果很好,可是今天再读这首诗,又会发现,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从体裁的角度可不可以讲一讲呢?律诗的平仄,押韵,律诗的对仗,起承转合。以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作为切入点,来讲一讲行不行呢?忽然之间,有种豁然开朗,一切都如初见的感觉。

      三首诗读完,不禁思考,为什么非把这三首放在一起呢?而非其它的三首?早知道杜甫诗歌中可选的太多太多。一首一首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通过这三首诗我们能不能总结出什么?却原来,不孤立地对待每一首诗,能发现许多原来不曾发现的问题。

    忽然之间我就觉得,所谓的习惯,其实真的是自己变懒了,不想动了,不想变了,不想操那么多心了。过着过着竟害怕变化了。就如现在的网络直播课堂,有不少人持怀疑的态度。播课者“我老了,不会操作了。”家长“这能行吗?有效果吗?”学生“还不如课堂效果呢!不想听。”其实,想一想,这些不都是不想变,不想动的表现吗?每天都是新的一天,只要呼吸还在,生活都是向前发展的。几年前,智能手机还不被好多人接受呢。现在时代的特殊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一专多能。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应因为场合和方式的不同而放低,更不应该成为不想学习的借口。

    当新的一天来临时,我们要做的是积极迎接她,去沐浴新鲜的空气,驱散雾霾。而非让惯性蒙蔽双眼。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都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