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以致用

怎样才能学以致用呢?

用输出倒逼输入。至少要做四种输出,才能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1.  记笔记:

任何一次学习,你都要把笔记分成两轮来做。

 第一轮,是在你学习的当时来记笔记。可以把笔记本从中间画一条线,左边记老师当时说了啥,或者书上写了啥;右边,记你当时知道这个信息时,自己的感受。在记录的时候,不用记下所有的东西。你只需要记最重要的信息和关键词就行。只记几个关键词,千万别记多了。

担心笔记不够全,很简单,在手机上下载个录音软件,讯飞语记,就可以把录音转成文字速记。真的有遗漏的话,你对照着速记看一眼就行了。

第二轮,就要对照着关键词和速记,再完整地梳理一遍。梳理你自己的逻辑。对方当时怎么讲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些内容对我有用?哪些内容冲击了我的观念?重新按照自己的逻辑,把它整理出来。

两轮笔记之间的时间,不要隔太久。最多一天,就要做二次整理。

记笔记的原则就一条:不值得花的时间,全部省下来;值得花的时间,咱就认真干。

2.讲小课:

让自己去讲讲课。因为到底有没有真正消化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最简单的验证方式,就是讲给别人听。 

“十岁假设法”。就是你假装把学到的知识,讲给一个十岁的小孩听。

不管我们学的是量子力学、古典文学,还是商业金融,不好意思,原样转述是没用的,一定得能把概念转化成具体的例子,才能让一个十岁的小孩听明白。 

讲完之后,孩子理解了,但还不够,你还得帮他把博弈的概念和他真实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

这个讲课的过程,就倒逼你完成了两件事:一件事,就是把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具体例子。第二个事,你必须在真实生活里,去调用这个知识,勾连这个知识。这个过程特别有价值,可以说,学以致用的精髓就在这了。 

如果在你转述的时候,对方都能听懂,而你自己也觉得说得很来劲,还能扛得住对方的追问,那这个知识,在你这就算被消化了。 

3.会迁移:

什么叫迁移?就是能把A知识灵活应用到B领域,能把B知识迁移到C领域用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是学以致用的高阶状态。

每学到一个知识,强行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所学的这件事,它能用在什么地方?比如你今天开始学心理学,知道了“心流”这个知识,就是沉浸的心理体验。你就必须要逼问自己:心流这件事,我可以应用在什么地方?这里你一定要连续地追问自己,尽可能多想几个应用的方式。

2.这个知识不能迁移到什么地方?

在知识迁移的时候,你不仅要多想几个可以“迁移的地方”,还要多想几个“不能迁移的地方”。这样,你才对知识的应用和学以致用的过程,建立自己的手感,这才能实现举一反三。

4.列清单:

光想不行,咱得真干,而且还得给自己列出一张操作清单。

只有能拉出清单来,知道你所有操作的关键点在哪,你能做这个总结,你才算把这个知识,真正地内化和固化成自己的能力。

比如直播:哪些动作是对的,观众有正反馈;哪些动作是错的,观众咋没反应。这么一来,我前面学到的所有知识,就全部在我的能力里面,被印证了一次。那好的怎么固化下来,不好的怎么去修正,强迫自己写10个要点,努力把所有细节全部覆盖到。 

当我有了1.0版本的操作清单,这就是此时此刻,我的能力和我的所学。然后再去学习,再尝试,再迭代清单,从1.0版本到2.0、3.0……10.0,一直到现在,“怎样做直播”这项能力,才算是长到了我身上。

我们要经历四种输出的方式,用输出来倒逼输入。第一个是记笔记,把新知识缝补到我们原有的知识体系里。第二个是做勾连,把新知识讲给别人听,用这种方式来把知识和真实世界勾连起来,然后是进行迁移,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第四个过程是夯实,就是拉操作清单,把这项能力巩固下来。

以下清单为脱不花早期总结的部分清单,供你参考,也希望对你有帮助:

书面表达清单:

1.大多数人的“写”都不能称之为写作,定义为“书面表达”更为准确并有效。

2.多年前不知如何下笔时,毒辣端庄告诉我八个字:“眼前有人,对他说话。”至今仍位列我得到过的最佳建议Top3。

3.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相对,区别在于没有情境和场景,执笔者必须靠自己的文字为对方完整的创造出情境和信息链,并且带动阅读者的感受,快速调频。

4.强制自己养成动笔习惯,哪怕只是在朋友圈写个每日清单。

5.一件事能被称之为“习惯”、意味着定时、定量、规律进行、产出明确。

6.书面表达的基因是永远比口头表达更正式、所有要素的分量都变得更重。所以尽量不要在书面形式中表达负面情绪,不要隔空撕逼,姿态非常难看以及会留下证据。#诚心绝交除外# #但多数都会后悔#

7.慎用形容词副词。能不用就不用。

8.眼下最常见的书面表达是微信和邮件。除了私人关系,其他来往,切勿失了分寸。时常问问自己:“我和人家很熟吗我这么说话?”

9.为了便于对方Get到你的点,主动划重点很重要,说正事绝对不用语音、能用清单的不要起承转合,一个邮件最好只说一件事。

10.PPT会毁掉你的书面表达能力。

11.所有伟大的写作者的秘诀都是:一直写。

快速写作清单:

1. 坐下来,开始写,并且给自己设定一个看得见的完成时间。

2.所谓“看得见的完成时间”,是指十分钟、半小时或者四十分钟,不是指“这周内”或者“下班前”。超过一个小时就不再叫“快速写作”。

3.务必暂停所有社交媒体,尽量减少外部干扰(老板或者客户召唤例外)。

4.快速写作任务,通常是特定场景、特定目的下的写作,而不是创作。也许是一封说明情况的邮件、也许是一篇临时发送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又或许是一份紧急情况汇报。总之是要提供给明确、具体的目标对象来阅读的。

5.一个最重要但常常被忽略的技能是——目标感。不仅仅是意识,而是一种具体的能力,能对形势作预判,知道当我提供什么东西、就能达到什么目标。

6.因此快速写作的头号要诀是:理解应用场景,充分了解你的文字会在什么场景里、什么背景下、被什么人阅读、用于什么用途、要解决什么问题。在动手前,先把这五个填空题填好。

7.快速写作的第二个要诀是找到最易于快速展开的文本格式。不要在格式上浪费时间。因此,清单体是最好的基础格式。清单体无以比拟的优势是对信息呈现的便利性和格式的可扩展性。在此基础上,开头加个故事可以成为微信公众号文章,前后加个敬语和背景说明可以包装成汇报材料……

8.快速写作的第三个要诀是适当代入情绪,但不要情绪化。陈述事实,不宣泄情绪,但是需要带着感情,请务必相信,你的真实情绪是可以透过文字和标点符号的组合感染到阅读者的。

9.如果目标读者为多个人,要找到让每个人觉得“只对我一个人说话”的感觉。

10.研究和理解不同阅读场景中对文字的不同要求:

a)   微信公众号文章,用户往往一目十行,是典型的“屏阅读”,即以一个手机屏幕能呈现的内容量为基本阅读单元,所以需要短段落、金句突出、一屏只呈现一个核心信息。而且用户以屏为单位的阅读,调度情绪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快速写作中不可使用感叹号或表情符号。

b)   在微信对话框中发送文字内容,字小且密,所以即使是复杂沟通也需要主动分成不同的对话段落,而且每一层意思讲完,要等待对方回复再继续发送下一层内容,避免把复杂表达“扔”给对方。这是基本礼仪。

c)    在邮件中,切不可发送没有正文、只有附件的邮件。而且,附件是用于补充邮件正文无法呈现的内容的,也就是说,能够用正文呈现的内容,就不要挂附件。

d)   在那些可能被作为邮件附件相对正式的书面呈现甚至纸质呈送的内容中,要额外重视敬语和标准格式。

11.不畏难,动手练。每当想等着开个会再说的时候,先试试能不能用十五分钟写封信把问题解决掉。

管理经验总结清单:

到目前为止,罗辑思维团队已经超过180人。远远超过三年前我的预期。有点懵。所幸至今为止这依然是一支非常有个性的队伍,我其实花很少时间在管理上,全靠团队自我运行。总结一下我的全部管理经验,不过如此:

1.尊重人、重视人、相信人。不是指“人”这个群体或者“人才”这个概念,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每一个个体。

2.想法设法请到最聪明的人,给出力所能及的最高待遇。

3.人为制造团队的紧张度。

4.尽可能提高透明度。

5.一刻不停地进行人员、流程、业务精简,保持足够的张力。

6.不妄想系统性一揽子解决方案,遇事,从具体处入手,以及第一时间上手。

7.不要做任何日后不可对人言之事。

8.彻底消除猜测、掂量、试探等同类恶习。

9.培育一套建设性的语言体系。

10.合伙人无论利益还是价值观或工作方式,均是绝对的一致行动人。无条件信任合伙人。绝不猜忌、绝不保留。

公开表达清单:

怎么在公开场合的讲话与表达中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嘉宾?

1.最重要的是知道听众想要听什么(标志是他们会发朋友圈的东西),而不是自己想说什么。

2.给干货,在公开表达中干货主要是两种:方法论,或者新数据。而不是感受和洞察。因为后两者虽然非常有价值,但往往需要听众拥有与演讲者相同的阅历和处境才能领会,因此普适价值不大。

3.事先了解流程,提前到场,知道在你前后讲话的人都是谁、会说些什么。

4.在讲话中对其他演讲者做呼应,是一种非常有效而且得体的能力。

5.了解主办者的意图,讲话过程中至少两次要呼应主题以及给主办方不遗余力的捧场。

6.准确界定自己的目的,一场讲话只传递一个核心点。只有特定方向、很少量的信息类型是便于大众传播的,因此要把目的和表达的内容/形式对应起来。

7.用真实的事件或者数据作为引子切入,而不要用故事、笑话,后者会使人看起来特别油滑。

8.为观众准备呈现核心观点的PPT图像或者金句。(要不大家怎么发朋友圈传播你呢)

9.事先做一次个人“洗手间彩排”,一是对着镜子校正一下自己的穿着打扮,检查一下是否有不当之处;二是大致上掐一次时间,相信我,大部分人登台之后并不知道“五分钟”、“十分钟”是什么概念。

10.不欺场。不重复使用耳熟能详的老内容,为每一次活动都要做个性化准备

11.不托大。至少比登场时间提前半小时到、延后半小时走

12.充分理解和体谅主办方。无论规模大小,办一次公开活动都非常辛苦,除非是与演讲内容相关,否则不提需要主办方额外照顾的条件,体谅活动中的细节不周之处,配合主办方的各种安排。

13.尽量避免让双方助理反复纠缠传话,可以让同事帮忙准备素材,但不要让助理替你写稿,自己处理自己的内容事务非常必要(助理这种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尽量不应该存在的存在)。

14.在口语表达中只铺陈一层逻辑关系。千万不能出现大一小一A一撇。(注:很多人在口语表达时,还会讲成写论文的逻辑,三大点下面有五小点,每个小点下面还有ABC,甚至到了A'B'C'。整个结构看起来就像是个树状图:

一、XXX

1.XXX

A.XXXX 

a.XXX 

这样的结构,在口语表达中,用户根本记不住复杂逻辑。)

15.不是每场活动都会令人愉快,但是既然来了就尽量为自己做到最好

16.幽默其实没那么重要。不要把幽默当成目的

17.现在的大部分演讲已经没有演讲台了,所以你从皮鞋开始就要比平日更正式

18.捏着鼻子在网上回看自己的演讲视频,是改毛病的最好方式。

19.不要做复杂层次的PPT,否则你的现场演示一定会出问题。相信我。而且这个真的不重要。

20.懂得说不。知道什么活动不参加更重要。


面试清单:

1.相信前五分钟的直觉,犹豫就等于不合适。

2.能把人的潜力彻底区分开的是TA的准备度。任何事都难不倒有心人。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3.如果TA不能在二十分钟里取得你的信任,那肯定以后也不能取得你的合作伙伴的信任。

4.观察对保洁、前台、服务员等不相干的人的态度。

5.观察在等待候场时的行为。

6.所有不能或者不愿直接正面回答问题的人一律淘汰。

7.注意TA提出自己的薪酬要求时的身体语言和表达方式。聪明的人在提出条件时会同时给你下决心接受这个条件的理由。

8.鼓励TA问问题,看能问出什么质量的问题。面试官最有价值的问题之一是“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而当事人最高明的问题是无论是否加入公司,对自己都有价值的问题。

9.要好看、要好看、要好看。

求职清单:

我在得到负责终审面试。但经常会发白日梦,看着眼前的人,琢磨如果我是Ta,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会做什么。时间久了,这套代入法,成了一种练习,一种面对不同问题的沙盘推演。很好玩。也是内观、自省的方式。

1.我不会海量投递简历。因为我自己的注意力不可能做到覆盖这么多目标单位。我会把所有目标单位按照自己的评价体系,分出梯队,一次只给特定的三四公司投简历。一批如果失败,再启动下一批。

2.对我来说,值得纳入评价体系的指标包括:公司成长性、能担任重要岗位的时间周期、薪酬、认识牛逼人的机会和频率、是否可以获得特别敬仰的师父、行业先进性、与我特长优势的匹配度、招收同龄同届人员的规模、公司整体的审美水平。每一条都有不同的权重,背后都有特定的原因,这个以后找机会说。

3.我会在在投出简历之前,做足功课。包括:研究这家公司的官网或者官微、认真阅读媒体动态特别是创始人的讲话、体验这家公司的产品尤其是非主力产品、上论坛或者贴吧看看相关评论但不尽信。

4.我会把投出的每份简历视为对这家公司的一次特定的沟通,因此没有标准简历一说,每份简历都是专门准备的。

5.简历的核心内容只会有一页,其他皆为附件。在简历首页我只会提供有助于建立信任的基本信息,比如毕业院校、取得的最高荣誉、以及能为我背书的人、希望谋求的目标岗位、能力匹配情况、还有一张体面的标准照(而不是艺术照生活照自拍照)。这些信息要尽可能简洁,因为他们的作用只有一个:让对方愿意看下一页。在下一页中我会开始提供附件:我对公司的认同和对目标工作的理解,我以往的实际经验和相应的证明人,我的其他背景资料,主动提供社交媒体账号。我竭力证明的不是我有多牛逼,而是我是一个可信靠谱的人。

6.当然,如果我已经有几年工作经验,我就再也不会面临这种向多家非特定公司投递简历的情况。因为如果我足够努力和友好,我在要换工作时必然已经能够:经常接到工作邀约;有特定的转换工作的目标;能找到合适的中间人帮我把简历和意向传递给对方。

7.我在发送简历时,不会抖机灵、不会耍幽默,只会老老实实的写一封诚恳的邮件,把核心信息写在邮件正文里而不是扔在附件里,用最小的格式把简历做成附件,发出。考虑到简历实际上会在不同人之间传递,我一定不会附上特别大的图片或者其他文件,也不会需要对方多次打开不同链接,而是一个可以快速打开、一次性看完的信息组合方式。

8.如果我极其渴望一份特定的工作,我会努力在投递简历前,做一些外围的示好。比如结合自己的专业,帮这家公司做一些建设性的事情。例如罗辑思维今天的数据分析主管在入职前曾经两次帮我们做了公开数据分析工作,既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又激发了我们对他的感激和认同。

9.在面试时,进入公司现场,注意感受整体氛围,是否够开放?人与人之间是否有很多交流?每个人的状态看起来如何?你的直觉感受是怎样的?

10.面试时用简洁的表达方式。有问必有答,回答中可以经常引用和提及你在做功课时获得的公司信息。表现出对公司的熟悉度。

11.表现出愿意学习的态度,但要表达你能为公司做的贡献,而不是表达你是来学习的。

12.对薪酬问题,用坦率的态度直接谈,有弹性,但也要有底线。弹性让我不错过长期来看的好机会,底线让我避免掉进坑里。一家好公司的基本标志就是愿意用高于中位线的水平请人。但是,让公司觉得你比想象的便宜,总比觉得你有点偏贵了更好。如果在薪酬上做了较大让步,开口提出建设性的办法,比如达到什么标准公司应该加薪。

13.当面试官让我发问时,绝对不问五险一金和年假制度(这种有的是机会私下问HR),我会问几个好问题,比如:我会和谁一起工作?如果我遇到问题,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指导?公司鼓励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公司希望我在三个月左右能达到什么水平?在我以前,公司里最优秀的新人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都有特定作用,你们猜呀)

14.精心打扮,但不过分。手机调整到无声。坐下就拿出笔记本。对面试官不要叫“某总”,张嘴就叫老师。

15.永远不要让对方知道也许我手里还有其他Offer。这种故作紧俏的做法非常不体面。

16.简历里不写错别字,面试时一直笑眯眯。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