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传习录》[3] 致知在格物(1)

原文: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1]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2],思之终不能合。”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翻译:

徐爱问:“昨天听了先生关于‘止至善’的教导,已经觉得有使力之处了。但先生说的与朱熹的‘格物’道理,思前想后都对不上。”

王阳明:“‘格物’是止于至善下功夫的地方,只要知道‘至善’,就知道了‘格物’了。”

精读:

格物、致知是八目中的前两目,格物在致知,原来学的意思是探究事物的原理总结出来的理性知识,比如:鲁班从丝茅草和大蝗虫的大板牙的锋利中发明了钜子,比如:牛顿从掉下来的苹果中格出来万有引力。

朱熹认为要致知就要先去格物,年轻的王阳明为了践行朱熹的理论去格竹子,他对着柱子静坐冥想七天,不吃不喝最终晕倒过去,什么也没有格出来,于是王阳明人物朱熹的理论是错的。

按华杉老师的解读说格物致知是一代人要做的事情,农民去格竹子怎么栽种,厨师去格竹笋怎么烹调,建筑师去格怎么用竹子盖房子,船工去格怎么扎竹筏。

王阳明老师认为朱熹老师错了,是因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要先格物再致知,再有后面的诚意、正心......那要格到什么时候呢?

王老师认为格是格子的意思,就是标准,能被善的标准框进去就是善,不能框进去就是恶。知不是知识,而是知善恶的意思,所以他说格物是止于至善的功夫,和善的格子严丝合缝就是止于至善。

学习并不是为了评判谁对谁错,也不是为了寻找标准答案,朱熹老师的格物要去实践,王阳明老师的格物也要笃行,学习是行动反射。如果找对了问题,满世界都在向我提供答案。

注:《传习录》——王阳明,华杉讲透《传习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传习录》[3] 致知在格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