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学校》影评

《人生学校》讲述了上世纪法国,一位伯爵的仆女收养了孤儿保罗。保罗在伯爵的树林中学会与自然相处,他的身世之谜被揭开,以外孙的身份继承了伯爵的遗产。

瑕不掩瑜,缺点很多但总体上是一部佳片。故事的后半部分渐入佳境,配角人物众多,且大体上都很丰满。

图片发自App

这是一个童话一样的温馨故事。孤独的老伯爵、善良的仆女、愚蠢古板的仆人、传说中的鹿王、充满智慧的偷猎人、漂亮的吉普赛女孩、纨绔的伯爵儿子,种种元素无一不像是一个童话世界。如果把偷猎人换成小精灵之类的神奇生物,这真的就是安徒生童话了。

实际上这个故事完全有能够成为经典的潜力,可惜导演编剧能力不足,在电影中有很多体现。

图片发自App

首先电影开篇的第一个镜头就非常失败。

入戏的方式太普通,没有什么代入感。镜头的内容也毫无意义,构不成氛围营造,没有对表达的暗示,甚至没有交代任何重要的信息。

接下来的整场戏作为开篇同样不合格。故事从这里切入,人物塑造的力度都在仆女身上,作为真正主角的男孩戏份太少。仆女面临选择是否收养这位孤儿,给观众留下来错误的印象,误以为是讲母亲与孤儿的故事。从导演的角度,这对一部电影来说是很严重的错误。

图片发自App

再接下来,细节的处理上体现出编剧能力的不足。影片前半部分是很重要的铺垫部分,决定了人物能否被观众认同。而编剧使用的两处塑造人物的细节都有争议性。

首先是男孩到新环境,对笼子里的兔子很有兴趣,晚上兔子上了餐桌,男孩非常郁闷的离开餐桌。争议之处在于,首先男孩是刚到这个家庭,兔子并不是他自己养的宠物兔,兔子被吃所造成的人物反应容易让人产生质疑。我考虑过影片是否可能借助这个情节来讲述,男孩在孤儿院长大,对很多事物缺乏常识,所以造成这样的反应。但是摸兔子的行为对那个年龄的孩子而言几乎是天性,与缺乏常识的接触没有必然性的逻辑。

图片发自App

另一处细节在男孩与偷猎人刚接触之时,用男孩救落水的狗来塑造男孩的性格,以及之后偷猎人不能以常理度之的反应。很有可能在拍摄现场,可以切实感受到水流湍急。但放到影像上,水流的信息就被弱化了很多,至少在影片中,视听语言是没有强调出水流的。加上狗落水后往远离偷猎人的方向游泳,这也让整个情节更有争议。

以上所说的两处细节,完全是可以选择更准确交代信息的情节替代之,毕竟细节决定了影片的上限。

图片发自App

另外从整体上出发。无论是故事发生的年代,还是伯爵拥有的森林有多广袤,这两点在故事背景中很重要的信息也交代的不够好。也属于导演处理上的问题。

而在表达上,所谓的人生学校,实际上与故事的契合度不高。故事的起点是被收留的可怜孤儿,而落点是森林被保护与共享。如果以童话故事看待,那么故事去表达简单的善良的价值观,是成立的。但从这部电影的角度出发,男孩的成长不足以撑起表达,因为故事的结局很仓促,而促成结局的多处行为都与主人公无关。

图片发自App

影片有一处比较值得回味的隐喻——鹿王与伯爵的关系。伯爵一生都希望得到鹿王的角,但真正见到鹿王时,他放弃了。他一定是联想到了自己,一样的老迈,一样的孤独。

伯爵去世后,纨绔的儿子企图捕杀鹿王。这仿佛是一种延续,伯爵生前与儿子恶劣的关系的延续。鹿王此时代表着伯爵的遗志。

男孩曾经在树林中见到鹿王嚎叫。女仆告诉他,他的母亲,伯爵的女儿去世时,伯爵曾经像动物一样哀嚎。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学校》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