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透《道德经》第35章: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顺应了大道,天下人就自然来归附。归附而又不相互残害,天下将会稳定安平。

音乐和美食,能使过路的人停下脚步,而传道的言谈,却让人觉得淡然无味,看它却看不见,听它却听不到,用它却用不完。


仁义礼法之治有如“乐与耳”,使人停留,但不如行守自然无为的大道,虽然不可名状,但他能使人民安居乐业。

怎么才能安平太?必须执大象——依道而行,而道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很明显,老子的这种思想与儒家是冲突的,因为他们应用的场景不一样。

拨乱反正要多用儒家和法家,而休养生息,就要多用点道家。不了解这些场景和前提,就是做无用功。

儒家和道家思想冲突很正常,对于冲突,我们不应当排斥,而是应当理解、包容和吸纳,正如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的名言: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透《道德经》第35章: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