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① | 充满毒气与自杀的集中营

今天,我们开启一本新书——《活出生命的意义》。

有这样一位心理学家,在纳粹时期,他的全家都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他们在集中营备受摧残,他的父母、妻子、哥哥都死于毒气室,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残酷的现实没有击垮他,他将集中营的经历和独创的意义疗法相结合写成了一本畅销至今的书籍。

他用意义疗法成功自愈,并将余下的生命过得丰富多彩。在他67岁时,竟去学习开飞机,并考下了的驾照,这还不算疯狂,80岁的他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这本书仅纸质版就卖掉了一千多万册,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的十本著作之一。这位心理学家是大名鼎鼎的弗兰克尔,这本书就是我们要为您解读的《活出生命的意义》。

有很多读者表示,通过阅读《活出生命的意义》他们不仅对纳粹集中营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从中看到人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真实的流露。

最重要的是有无数读者因阅读这本书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且遵照弗兰克尔在书中提出的意义疗法,成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弗兰克尔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有生之年尽早地找到生命的意义,因为这是通往幸福人生的秘诀。他在书中说:“个人一旦成功地找到了意义,那他不但会感到幸福,还会具备应对磨难的能力。”

接下来的五天,我们一同追随作者弗兰克尔,去揭开曾杀掉150万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内幕,体验其中的悲苦,找寻生命的意义。

集中营的生死判决

在广袤的东欧平原上,晨曦的光茫被天边的乌云紧紧地遮住。昏暗的大地上四处插着纳粹的旗帜,这片土地已经被德国法西斯占领了。

一列火车如一头巨兽般呼啸着从远处驶来,暗淡的曙光挤进了密闭的车厢。

车厢里人满为患。他们无精打采地靠在行李上,那是他们仅有的个人财产。几天几夜的旅途,让他们身心俱疲,无人知道自己身在何方,要去往哪里。

火车在岔路口减慢了速度。谁都没料到,这岔路口竟成为了他们一生的梦魇。

列车渐渐逼近站台,晨曦的光茫洒在了黑乎乎的像墓碑一样的站牌上——奥斯维辛!这四个字足以让车上所有人心跳骤停,因为这代表着毒气室、焚烧炉、大屠杀。

很快,车厢门被粗鲁地打开。他们接到通知,要将行李留在车上。众人被分成男女两队,依次从纳粹军官面前走过。

纳粹军官漫不经心的用手左右指点,他时而向左指指,时而向右指指。

更多的人被他指向了左边,没有人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弗兰克尔将他的背包偷藏在外衣里面。当他走到军官面前时,他本能地挺起胸膛,一方面为了隐藏背包,另一方面他希望表现的精神一些,因为他听人说向左是老弱病残要被送到特殊营地,向右才是能干活的。

当纳粹军官与弗兰克尔对视时,向左指的动作竟然停滞了,也许他从弗兰克尔的眼中看到了什么,他犹豫片刻,便引导他的双肩向右转去。

这是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经历的第一次判决。

被否定的前半生

黑夜降临大地,使本就黑暗的奥斯维辛显得更加的恐怖。

弗兰克尔靠着一位老囚徒,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朋友,便问道:“我的同事和朋友p被分到了左边,他们要去哪?”老囚徒指了指几百码外的烟囱,淡淡的说;“你的朋友正慢慢地飘向空中。”

起初,弗兰克尔并不知晓是什么意思,后来他从一位在焚烧室干活的工友处得知,那天被分到左边的人,每人手拿香皂,乖乖的走进了写有“澡堂”的焚烧炉。

他们的生死审判从走入奥斯维辛的第一天就已经开始了,而那一天只有百分之十的人幸免于难。

这件事让弗兰克尔感到命运的无常。

其实无常的不只是命运,还有爱情与财富。也许,那些丢掉了的,从未拥有。那些失而复得的,从未离开。

弗兰克尔没想太多,他也不敢想太多,谁又能知道明天如何呢?

第二天,他们被要求上交所有的财物。对于弗兰克尔来说,什么身外之物都不及他花费多年心血写出的科学手稿宝贵。

他靠着一位老囚徒悄悄地说:“嗨,这是我的手稿,这是我前半生的心血,它是我活下来的唯一希望。我会竭尽全力保护它的。你能理解我的心情吗?”

老囚徒看了一眼手稿,又看了一眼他,脸上露出笑容,弗兰克尔以为终于有人理解自己的苦心,还没来得及高兴,老囚徒起初的笑容竟转变为嘲讽侮辱的表情,随后甩给弗兰克尔一句囚徒们常说的狠话:“狗屁!”

那一刻,弗兰克尔的心情掉到谷底,他否定了自己的前半生。

永远不触碰铁丝网

随着幻想一个接一个地破灭,他们变得越发的好奇和富有幽默感。

在淋浴喷头前,当确认喷出的是水而不是毒气时彼此开着低俗玩笑。也会好奇的去设想自己洗完澡后站在寒风中,验证身体是否会感冒。

他们每天被迫睡的很少,医生囚徒惊呼原来教科书上在撒谎,因为教科书里曾写过不睡够规定的小时数,人就不能生存。

他们很早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但请不要问他们是如何习惯的。

囚徒们晚上会九个人挤在一层木板上,有的囚犯因为不想枕着累到脱臼的胳膊入睡,便枕着沾满泥浆的鞋子沉沉地睡去。

有一次,弗兰克尔被说梦话的狱友惊醒了,那个狱友嘴里大声嘟囔着什么,弗兰克尔知道他一定是在做噩梦,便下意识地伸出手想叫醒他,但弗兰克尔的手最终还是缩了回来,因为他知道梦里再残忍也不及现实的残酷。

生存还是死亡的戏码每时每刻都在囚犯的心中上演,绝望的处境和周遭他人的离去渐渐地击溃每一个人的心理防线。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自杀的想法。选择自杀的人会以触碰带电的铁丝网结束此生,这些铁丝网将集中营紧紧的围住,上面沾满了无辜平民的鲜血。

铁丝网,渐渐成为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自杀的代名词。

弗兰克尔从进集中营的第一个夜晚就暗暗发誓“永远不触碰铁丝网”。

是啊,到任何时候都不要弃生命。

只要命还在,就还有希望。

夜色渐浓,疲惫的弗兰克尔合上了眼睛,伴随他进入梦乡的还有尼采的那句“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

不惧怕死亡的弗兰克尔

在集中营见惯了太多的生死后,他们不再惧怕死亡,甚至连毒气室也不怕了。

此时的弗兰克尔已经变得异常冷漠,正如莱辛所说:“有些东西能使你失去理智或变得一无所有,直到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

几周前,他还对狱友被囚头拿着皮鞭狠狠地抽打的情形不忍直视,而现在他已经不再躲避任何事物。

他曾看到某个病人离世时,其余的人像围在尸体旁的秃鹫一样将死者身上的东西一抢而光。

讽刺的是,大家不但没有愧疚感,相反地,他们会为自己抢到的东西而感到窃喜,就连从死者的身上抢到细绳的人也会为此沾沾自喜。

弗兰克尔也有与窗外正待运走的死者对望的经历,那双毫无生气的眼睛令他想起两个小时前他俩还在一起交谈的场景,然而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手中热汤飘散的香味打断,他忙低下头大口大口的喝着,生怕被人抢走。

集中营里一次次地鞭打抽走了他的同情心,一具具的尸体减弱了他对死亡的恐惧。

由此可见,人都是容易被同化的物种,好的环境催人向上,坏的环境使人堕落。

因此,努力地将自己置身于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吧。

-【结语】-

今天我们看到弗兰克尔,一位极富悲悯之心的精神病医师在进入集中营后,他的精神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第一天死亡审判中幸存下来,这没有令他感到侥幸,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恐惧。起初,他害怕每一次的抉择,害怕洗澡时喷头洒下毒气,害怕被囚头的鞭子抽打。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亲眼目睹了太多的生死。对命运的无力感,让他渐渐变得麻木不仁。

接下来的集中营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弗兰克尔及他的狱友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今日话题】-

在今天的共读中,我们看到弗兰克尔进入集中营后,遇到人生中最大的困境。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会经历坎坷,在众多坎坷中,哪一次令你印象深刻?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欢迎转发给你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阅读好书,自我成长!我们明天见,晚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出生命的意义》① | 充满毒气与自杀的集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