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老爱计算得失,怎么办?

问:我上了大学一直在纠结,每次做事都会想这件事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经验、人际、机会等等,或者总是在想为了未来更好,我应该怎么做。感觉好累哦,活着不容易。我该怎么办呢?

答:遇事知道权衡,是成长的必然,但如果过度,事事算计,且没完没了,当然要影响人际关系了,谁都喜欢坦率真诚的人。自古以来伟大的友谊故事,没有歌颂算计的,都是讴歌真挚、奉献、不计回报。士为知己者死、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为朋友两肋插刀,这些士如果知道朋友之前的恩惠都是算计出来的,还不捅他?友谊没有算计,算计不友谊。

算计不等于规划,算计是偏于一隅,失去了对整体的观察,往往为了追求局部利益,失去了整体和长远利益。最可怕的是,人在年轻的时候,极少知道人生的整体利益在哪里。失去了参照系,就难以为单个的决策定位,你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合适。你失去了什么,要到很久以后,生活才会告诉你。这种算计就是私意用智,算计半天,得不偿失。

年轻时,比如在大学里,最重要的不是学技术,学专业知识,而是成长,让心智和情商充分发育,为进入社会做足准备。到了社会,才是真正离开母体独立生存。在学校里,只是温室培育。只有一种人可以不必顾虑这些,就是学习尖子,一生不打算走出实验室和象牙塔,立志于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但是也得具备起码的合作精神。实际上他们也有痛苦,到了一定阶段,也得走出来,牛顿、爱因斯坦这些物理学家晚年都热衷宗教,实际是一种弥补和启发。

人有两种认知能力:意识和无意识。两者相互抑制。脑子太好使了,本能的智慧就受压抑;反之亦然。算计就是意识范畴的,抑制算计,就能释放无意识智慧。一般说“神来之笔”、“鬼斧神工”、“天人之作”,都是靠的无意识的智慧。属于不可思议、想不明白的事。

算计太多,压抑天性,绑缚生命,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应该学会相信他人、相信组织、相信系统。把个人的边际淡化,融入到集体中去,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天人合一。那个集体越大,越值得这么去做。实际上得到的利益也会越多,而且是作为系统之外的个体想像不到的。

《红楼梦》里,曹雪芹对王熙凤有一句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是属于极端的了。(神意通达)

你可能感兴趣的:(遇事老爱计算得失,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