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死亡的话题

多年以前,一位已是耄耋之年且身體尚可的老人曾不無惆悵地说,“活九十算不错了吧,也就还十年。”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着。越是年长的人,越怕谈论死亡。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小孩子如果口无遮拦,说了让人忌讳的话,那就是大不吉利了。也许这就是宗教意识淡薄却又十分迷信的我们面对生死的普遍态度吧。

人早晚有谢幕的那一天。时常想起《兰亭序》里书圣王羲之的那句感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显现古人感叹人生苦短,对死亡的恐惧、忌讳与无奈。

仿佛观察过一些老人,当他们意识到将要接近生命的终点时就不怎么喜欢讲话了。也许是感受到什么,更多的是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吧。

一生有多久呢?我十分崇拜的一句话,人生只在呼吸之间。是啊,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只有天知道。

死亡当然是恐惧的,只是谁都无法回避。人不能改变生死,人可以选择的是对待死亡的态度,以何等心态面对死亡。

中国人从来没有死亡教育。是的,如何认识死亡是需要教育的。

苏格拉底死于“多数人的暴力”。他是有机会逃生的,但他拒绝了。因为他相信神的意志,既然死亡是神的召唤,有什么可犹豫的呢?这是信仰的力量。

我国的古代先哲不怎么谈论死后的事。孔子的学生子路问他对死亡的态度,回答是:“未知生,焉知死。”活着的道理尚不清楚,怎么能知道死呢?孔子不谈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原儒思想只局限于活人的修炼,如何认识死亡,或者说死后的事儿,基本是个空白。

老庄思想,也基本不谈鬼神。有也是轻描淡写。

最具神鬼观念的看来是墨家,“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墨子认为上天是有意志的,有善恶是非的。鬼神也是有的,要有敬畏之心。

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当属法家,法家的核心归根结底就是一条,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什么善恶是非,没有的事。所以更不会考虑死后会怎样。话说的远一点,所谓诸子百家当中,法家来的最晚。出现在“礼崩乐坏”早已无可挽回的春秋末年而盛行于战国。因为,在讲究礼乐制度的西周,这种吃相难看的成功学是拿不到桌面上的。西汉文景年间,持续有着黄老与儒家之争,但绝不会有什么公开的儒法之争。法家那一套只能偷偷的做,所谓外儒内法就是了。然而,法家虽说是彻底的实用主义,但事与愿违,无论是它的始作俑者还是践行者,却无一善终,商鞅韩非李斯全部死于非命。死于他们毕生信奉的主张,死于那些早已把他们的道法奉为圭臬的人之手。近年常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用于形容法家人物,其实再恰当不过了。与之相反,倒是“敬鬼神而远之”的孔子与可以“舍身取义”的孟子,似乎是总能够得到上苍的眷顾,都能得以善终。这可真应了墨家思想的“天道”,上天是有意志的,有善恶是非的。

总之,死生大事,对待死亡的态度,死后的世界又是怎样的?这些,在中国古代思想里似乎是很难找到答案的。

我觉得,至少在秦制社会里,由于人所面对的生存条件太痛苦,太艰难,太看不到希望,人可能是顾不上考虑死生的。只有取得天下的帝王才会整天寻思着如何让自己不死。所以历代帝王的怕死那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据说至少有三分之一都是因服用“长生不老丹”也就是所谓仙丹中毒而死。

为什么会有宗教呢?过去我们所受的教育总是把宗教当作愚昧落后的产物。是这样吗?如果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我们经历过那个阶段吗?我们从来会把尚未启迪的高度当作落后的事物。比如过去常说资本主义复辟,根本没有经历过何来复辟?没读过书,你跟他说写文章要少用华丽的词藻过度修饰,这话有意义吗?只学过小学算术,当然理解不了人类发明微积分的伟大。有时真的难以相信,没有神的意志,那真是人类自己想出的方法吗?

人类不能用科学实证的方法去证明神的存在,同样的道理,人类也无法证明神是不存在的。宗教信仰的意义至少有一条,也许可以帮助人们以何种心态面对死亡。有了对死亡的敬畏,才会以良善的心态对待生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无神论者,唯物主义者,没有敬畏感,越是到人生的终点,可能就越来越恐惧,越来越痛苦。

越是没有宗教信仰,生死两界的意识就越是鲜明。尤其是人在得意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想到还有死亡这回事儿,或者说那是别人的事,与我无关。一切与死亡有任何关联的元素唯恐避之不及,绝不许出现在活人的视野。

西湖很美,住在西湖边上那是什么感觉?美中不足的是,人间仙境也有墓地,当然是名人墓地了,比如秋瑾。“终日与死人为伍”,总觉不舒服。可西湖只有一个,卧榻之侧,岂容死人长眠?当然活的留下,死人移走。有什么不对劲儿吗?有时常想,秋瑾墓还会回到西湖吗?生的时候可以像孟子说的一样舍生取义,死后还让她的灵魂不得安生吗?历史都是人留下的。

西方人对待死亡好像与我们不尽相同。生活居住的地方与墓地之间似乎并无两界,绝对不会因为居住的周边有墓地的存在而感到任何的不适。反而会觉得那是文化历史的一部分,仿佛还增添了环境的美感。这与我们的观念反差实在是太大了。我个人其实很能接受这种观念的,曾见过西南某少数民族的风俗,家族墓地就是在自家的房前屋后。觉得这样也挺好,亲人之间无论生死,总能时时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厮守一起。

有些事情必须要正视,不会因为你的刻意回避它就不存在了。且早明白比晚明白要好,思考的意义在于如何让生更加有点儿质量。

仿佛是岁月静好,干嘛想起这个话题呢?当时咋想的呢?写给谁看呢?用李商隐的《锦瑟》最后两句收尾吧,“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谈死亡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