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犹太人,是诺贝尔奖以来第一个以心理学家的身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诺奖的后面一个得主泰勒(Richard Thaler)是丹尼尔•卡尼曼的学生,他们都在研究同一个主题“非理性”。
本书名字《思考,快与慢》,是因为丹尼尔•卡尼曼给大脑的两套思考体系命名为系统1和系统2。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费脑力,没感觉,完全处于自主的控制状态,类似自动驾驶。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书里的例子和心理定律蛮多的,我摘抄部分如下:
丹尼尔•卡尼曼立志研究心理学是因为他认为人性是复杂的,而在这个复杂的人性中最值得研究的就是非理性的部分。之前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比如供需曲线,价格越高买的就越少,价格低买的就多。博弈论,你出A我出B。但是在生活中很少有人会真的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或运用价格和精算体系。相反,生活中充满着大量的非理性的成分。比如其中一个是“峰终定律”:一个人评价这个东西的痛苦程度,最重要的是看他结束时候的感受。或“过程忽略”,就是中间所承受的过程,人们会忽略掉,而最重视的是开头和结尾。所以在结尾的时候所承受的那个痛苦量才是真正决定他对这个事判断的一个依据。
大脑思考系统1遇到阻碍的时候会向系统2求助,最重要的一个生理学的指标是瞳孔会放大。当人们遇到困难的问题,开始专注思考的时候,他的瞳孔都会逐渐地放大。看电影的时候,通过观测观众的瞳孔,就能够看到这个电影的吸引程度。
当系统2开始运作的时候,它一旦专注地开始工作,就会屏蔽掉别的信息。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作“消失的大猩猩”。让学生们去盯着那些场上的球员,数传球的次数,他们就特别认真地盯着那些人传球的次数。在这个过程当中,结束以后,就问他们说,有没有人看到一个大猩猩?大家说没有,然后再回看录像,结果发现有一个人扮成扮大猩猩跳到了这个镜头跟前,还跳了几下,竟然大部分的人压根没看到。为什么呢?因为当你集中注意力数传球时,系统2会关闭掉对于其他事情的关注,把所有的信息通道全都给到这个最重要的事情上面来,大脑所执行的是一个最省力的法则。人的大脑特别懒,不动脑就不动能脑。
如果大脑整天处在自动驾驶的状态当中,就是能不费力就不费力的状况之下学不会任何稍微有点难度的东西。因为这个时候只是凭着自己的本能,只有需要调动系统2,需要认真得地去想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才是学习的过程。能不用脑就不用脑,是所有人共同的通病。因为用脑会损耗能量。
认知放松:如果能够给对方营造一个不需要他调动系统2,就能够很轻松地接纳的环境,更容易达到一个放松的状态。如押韵的格言更具有信服力:人心齐, 泰山移。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押韵的词更容易带来认知放松。
曝光效应:如果希望一个人对你产生感情或同意你的看法,最好的办法就是经常出现在他面前。看得多了,慢慢地熟悉了,他对你产生了认知放松,就把你当成自己人了。
启发性偏见:有时候是来自于小数定律、锚定效应、效用层叠或回归均值。
小数定律:人烟稀少的地方,调查样本量很小,当它的调查样本量很小的时候,就会出现极端的结果。所以会看到今年的死亡率很高,到明年突然变得很低。因为样本量低就没法形成一个准确的统计数字。
锚定效应:心理被锚定的现象,就是人们的心理当中非理性的一个表现,暗示有时候就是一种锚定。当给某个锚定的心理数字时,人们会被引着向锚定的方向走。
效用层叠:是在社会传播当中最常出现的一个现象,一个并不怎么严重的事,在生活中被炒得越来越严重。整个社会的焦虑情绪在不断地酝酿的一个效用层叠的现象。因为人们的非理性和启发法所带来的偏见,就是人们会简单地把目前看到的现象归结为一个复杂问题的答案。
回归均值: 第一次扔得特别准的,第二次的成绩肯定不如第一次,第一次扔得特别离谱的,第二次的成绩就会比第一次强,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回归了一个均值。回归均值发生在当第二次表现与第一次并没有因果联系的时候。如果一个人是流水线作业,这个事做完了以后它的结果会带到第二次,然后带到第三次,那不会出现回归均值的现象,因为这是有因果关系的。
过度的自信与决策错误:如事后诸葛亮。特征是结果越糟糕,后见之明就越严重。如911发生以后有无数的传闻说其实美国政府早就知道,其实我们早就预见到。为什么之前就没有人发表过这样的文章?或者为什么没有人去跟美国总统讲这件事情?事后诸葛亮是心理上的一种错觉,是过度自信和对于系统1使用过多的一个表现。
通过几条简单的规律,就要得出一个或成或败的想法,都是简单化。也就是启发法:当一个复杂问题没法解决的时候,就会认为如果做到这几条简单的东西,就能够得出那样的结论,这是人类心理的一个错觉。
丹尼尔•卡尼曼认为,未来不可预测。通过研究证明,试图通过这种简单化的指标来预测未来所发生的事的这种方法是不切实际的,是不可预测的。更不可预测的是股票。他给股票经纪人做了相关性回归分析看他们所推荐的股票的收益和顾客收益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这些股票的经纪人给他们的用户所推荐的这些股票和他们最后的盈利之间的相关性是0.01,也就是接近于0。
什么时候需要去相信专家?第一,是在一个可预测,有足够规律可循的环境中。第二,是可以通过长期训练和学习这些规律时。如下棋、打牌要听专家,因为有规律。如医生、运动员、消防员这些专业人士,他们的预测是会比正常人有效得多的,因为这可以训练的,而且有规律可循。像股票,政治,房价,人的发展,算命则属于非常难以预测。
过度的自信所导致规划谬误和过度的乐观:就是我们规划一个未来的计划时往往会太过乐观。因为我们对于自己选择的东西,会更加珍视。减少过度乐观的发生就要用“事前验尸”的方法。事前验尸的方法是丹尼尔•卡尼曼听别的专家讲的。比如我们要投资一个工程,在决定投资之前要开会讨论现在假定这个工程已经倒闭失败了,请大家来分析它是为什么失败。这个方法能够杜绝大部分的过度乐观的决策。当人们特别乐观有信心地去做一件事情前,最好能够事前验尸来纠偏,减少过度乐观所带来的决策错误。
选择和风险。“前景理论”是针对过去的理性决策的。所有人都有这种厌恶损失的决策前提,带来了丹尼尔•卡尼曼所说的前景理论。非理性还体现在禀赋效应上。禀赋效应是当一个人拥有了某一个东西的时候,他会给这个东西的附加值增加很高的评价。
心理账户:我花了钱,在心中的心理账户的数字是不一样。心理账户是一个典型的非理性的现象。要影响他人的决策的时候,打破他的心理账户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在我们面临失去的危险时,我们才更愿意冒险,这就是前景理论的重要应用。所以当你告诉他将失去什么时,他才会愿意冒险做出决策。人们心理账户当中得到和失去的分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厌恶风险的想法,使得大量的人会不理性地去选择两个完全截然不同的结论,原因就是人们对于得到和失去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所以,当结果是正面的时候,决策制定者更愿意选择确定的事情。当结果是负面的时候,他们更愿意拒绝确定的事情,愿意赌一把。
小结:大脑思考的系统1是处在自动驾驶,毫不费力。系统2时需要理性地分析认真地琢磨。而因为大脑的习性是能懒则懒,会犯特别多非理性的错误,包括用启发性的问题来替代实质性的问题,带来启发性偏见同时产生过度的自信和决策错误,我们也通过前景理论来知道选择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