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

文/cc简

01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

作为一名6岁女孩的妈妈,最近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

这个我一直以为认真管教的孩子,早就偏离了我预想的轨道,变成了我意想不到的样子。

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呢?

大大的疑问在我脑海浮现,而随之而来的是挫败和失望的感觉,淹没了我。

偷奸耍滑、撒谎成习惯、学习不主动、和老师对着干?......

我最讨厌的问题全部在我孩子身上呈现!

是的,我知道我可能在下定义,贴标签,太极端,不合理信念,不一定像我描述的那么糟糕。

但是她真的在和老师顶撞,而且前提是她并没有受到不公平对待;

她真的在偷奸耍滑,老师来她就积极,一走,就懈怠。

这可是她自己非常感兴趣非得来学的啊。

而且我提醒后她并没有改变。

.......

这到底是怎么了?哪里出问题了?

虽然自己并没有从事儿童教育工作,但有相关的教育行业背景。

孩子的爸爸和我也是受了高等教育的,基本的素养总还是有的。

而且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一直很用心,作为新手父母,我们一路摸索,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

我们可能有很多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但给予孩子的爱和关注肯定不会少。

而我自己更是为了自己和孩子开始学习心理学,促进了我和孩子的沟通。

我以为我的孩子会慢慢地茁壮成长。

如果不是这10多天我全程陪她学习兴趣班,近距离观察她在课堂的表现。

我不会那么清晰的意识到,我一直以为的温暖乖巧的女儿有这些问题的。



02我们的孩子怎么会这样

询问了朋友,翻阅了网上资料。发现我的问题并不独特。

我么这一代的父母基本上都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的。特别是我们这群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

恨不得读遍各种教育孩子的书,然后得到教育孩子的武功秘籍,从此按照秘籍的要求培养出一个完美的孩子。

当然完美是不可能的,我们自己做的也不一定完美。

那好歹培养出跟自己预设的大方向偏离不大的孩子来,这总没有问题吧。

我们可是很认真的育儿的啊。

但是,但是事与愿违。

各种教育理念层出不穷,而且还可能相互对立,我们不知道该相信哪个。

而我们教育的孩子也出现了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

朋友g的孩子必须把ipad锁起来,否则偷着骗着也要玩,学习上也是各种偷懒欺骗,根本不是那个我们严重热爱阅读温和礼貌阳光的小帅哥。

朋友d的孩子道理讲得比父母还好,但都用在怎么不遵循父母的要求上了,而且你拿他没办法。

朋友j的孩子就喜欢和别人腻在一起,的却人见人爱,但是不喜欢阅读让妈妈干着急。

......

学习不主动、网络成瘾、撒谎....成了很多孩子的通病。

“怎么不像我们小时候”,“怎么能这样啊,ta根本不在乎。”.......

焦虑感于是蔓延开来。

如我般失望挫败的也不在少数。


03 是的,我们的孩子是会这样的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们或许有很好的学习能力。

但是问题是我们的对象是孩子,是独特而个性的人。

适用于这个孩子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这个孩子。

要么教育方法适用的环境和实际大相径庭。

你坚守的教育方式,爷爷奶奶不认可,而且还唱反调。

直接反驳不行,慢慢沟通吗?孩子已经长大了啊?

教育孩子是个性化的事情,既受整个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又因具体孩子特质和教育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所以网络时代,孩子网络成瘾和我们那时候电视上瘾一样受时代的影响。

而比我们更早自我觉醒的这一代,自然不会像我们那时候那样服从家长和权威。

同时每个孩子天生气质的不同加上养育环境的具体化,教育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而无论多门复杂,归根结底就是道和术的问题。

我想教育方法和各种育儿理论都是术的问题。就如武功中的各个门派,只要方法得当,孩子适合,都会修炼成功的。

而教育孩子的人,以及通过这个人传递的教育才是道的问题,是基础和关键。

 张旎提出的“家庭教育从来都不应该是教父母如何管教孩子,而是应该教父母如何通过孩子来不断修炼和圆满自己。”深得我心。

对于没有接受完整的人的教育的我们,面对育儿问题,我们需要做很多基础的功课:

如学习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如何换位思考,与不同的人沟通

如何重新发现自己,知道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

如何避免正确答案的考试思维影响生活中的思考和判断

.......


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是我们和孩子一起修炼自我的过程。

那么从这些基础功课开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