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惊喜

我是那种明显不爱读书的人,在学校里是为了考试才读书,而且16年的学习经验还练就了一翻应试能力,不用好好看书也能及格,好像在内心深处重修肯定不是自己想要的,算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的人吧。也从来没有给自己设过什么拿奖学金的目标。出来上班了很多年都没有读过书,大部分的业余时间放在了购物、煲电视剧上面。

直到2016年在得到上看了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专栏》,发现了自己追求“财富自由”背后的需求原来是“时间自由”,算算自己浪费掉的注意力,以每天2小时来计算,2005年毕业至2016年,算10年的时间,每天2小时。2小时*365天*10年=73000小时。这个时间可以做什么呢?想一想如果专注73000个小时研究一件事情,大概也是专家级别的人士吧。如果按之前一直流行的10000小时计算干好一件事情,大约也能干好7件事情。想到这里,内心是不是觉得特别可怕,时间就这么偷偷的溜走了。

于是开始开始读书,而且还成了朋友圈中的一朵奇葩,年纪这么大了才开始想着要读书?读什么是个问题,我大约了是经历了如下几个境界:

一、读什么都新鲜,买到一本书就好像拥有了里面的知识似的

跟着“得到”一路往前走,一边听着专栏,一边也会收到老师推荐的书单 ,同学们留言提到的书单 。对于好久没看过书的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啥都想看,啥都想学,尤其是心理学类的书籍,那段时间我特别痴迷。然而这些书却没有改变我生活的现状,除了煲电视剧的时间改成了看书,其他方面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还开始不例如,大家聊某个八卦新闻和电视剧的时候,我完全没听过了。我处在了两个极端世界的中间,那段时间甚至有点孤独。

二、我开始找到了方向,有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开始尝到一些甜头

上面提到对心理学的痴迷,在大量的书籍中我发现了两本实用性特别棒的书。一本是李中莹的的《重塑心灵》,另一套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我开始尝到了读书的甜头。举个简单的例子:语言剪切模式的应用,你对孩子说:不要跑、不要跑。(反而他跑得更快了)。如果你换成:慢点走(同样的意思,却带来不一样的结果)。和员工沟通的时候有些问题总是很难开口,后来结合工作经历,书籍的内容以及上的一些线下课程。我开始会自己设计沟通问句,用开放式的问题打开员工心扉,在达到公司管理目的的同时,也能通过问话帮员工梳理思路,提升自己。这段时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还产生过一笔不小的经济收入。





三、认识自己,不畏困难的开始学习

我开始了解自己了,能认识自己的缺点,并接受自己的笨拙,不畏困难的开始学习。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够虚心接受身边的人提出的缺点,能从每日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让自己每天都进步一点点。即使有时候觉得自己很笨,但我很开心能发现这一点。不知道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好太多了。

四、不同角度看到同一知识的时候,读书带来的是惊喜

当你看过的书越来越多,开始会在这本书里看到另外一本书类似或相同的观点,这个时候的境界肯定比每一次见到“它”的时候不一样。它会加固你对某方面的理解,同时也让你感受一很多作者的思维在某方面是类似的,而这些也是在书中可以学习到的优点。更让人兴奋的事情:工作中偶然遇见一个问题居然是你曾经在书中看过的别人遇过的案例,或者书中直接告知过你的答案,或者是解题思路可以直接拿来套用。例如:关于“选择”的方法论,在公司选人留人机制的用处就很大。又如:“价格”方面的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定价中。

五、读了那么多书,记得用,它能改善你的人生

我们生在一个比以前更优秀的时代。虽然你经常听到“读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感叹。这个时候就千万别忘记了,要用啊,用了才能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用的方法有很多:写一篇读后感 ,参加交流会,思考往哪用,直接用.......方式很多样。知识就是越用越灵活。知识转化为能力后自然可以改善你的人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