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跳脱

张扬跳脱

没有无聊的生活,只有无聊的生活者。

有一次,我和同事在讨论哪条路更快的到公司。

同事说他走的那条路红绿灯节奏合理,连续遇到绿灯的概率很高,很快的。

我说我走的那条路虽然远一点,红绿灯少一些,车少一些,更快。

最后的结论是,人总会认为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非理性的认知优于其他。

这种非理性,会推动人不断的重复某一种方式,认知偏执。


昨晚一个朋友问我,晚饭吃了什么?

我想了大概半分钟,没回忆起来吃了什么。

晚上睡觉一想,这个问题有意思,可以拆解为好几个问题。

吃了什么很重要吗?

为什么我不记得吃了什么?

吃的时候我在干嘛?

第一个问题,换种方式问,吃得开心吗?吃得开心重要吗?

当然重要,吃饭吃得开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失去进食的乐趣,估计人生也没什么好追求的了。

第二、三个问题,渐渐回想起吃晚饭的场景,三个人,孩子,老妈,菜很朴素,适合我的胃口。

但是我当时好像心思没有在吃饭的这件事情上,我在想其他的去了,想着吃完了去做什么,至于还想了什么,就不太记得了,乱七八糟的。

吃饭的时候,脑子没有在吃饭,我想事情去了。

一边想事情,一边吃饭,吃饭就成了一种惯性,我也不知道吃不吃得开心。

人没有关注当下、体验当下,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我经常会带孩子出去走走,或近或远。

有的时候想带着父母一起,可是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情,找借口推脱。

有一天,妈对我说,我还从来没跟你们出去玩过。

我说:那就这礼拜,你别回老家了,我带你出去。

妈:那不咧,我家里还有好多事情,出去玩累死了,我受不了。

在我看来,她的那些事情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我妈一辈子都在小镇上过着生活,最远的怕就是来我们县城给带孩子。

她的人生轨迹的惯性太过强大,非轻易所能改变。


人经常一辈子都在看同类型的电影,同学科的书,见熟悉的人,呆在固定的地方。

生活一成不变的执行着,享受着熟悉的安全感,永远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里。

父母教我们要勤俭节约,不干无用之事,不做无用之功,不买无用之物。

千百年来,传统文化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墨守成规,什么都不留下。

这就是生活的惯性,惯性让你不用脑子就可以活下去,甚至是不知道快乐与否。

生活是要规律,也要张扬跳脱。

关注当下,体验当下,感受惯性,跳出惯性。

勤俭节约的同时,也要鼓励适度浪费。

买一本非理性的书,看一场特别的电影,去一个没有目的异乡国度。

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打破惯性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扬跳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