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感人的故事 我忍不住转载了

今天日更,本想好了几个题目择写,可看到一篇报道之后,我改变了主意,我要先转载这篇报道。为什么?因为它使我这不易感动的人都非常感动,任由泪水在眼眶中滚涌。

我在内心大声说:向您致敬,舍己为人的英雄!让我记住您的英名——杨科璋。

英雄英烈们,是你们的生命付出,让大家生活平安;是你们人性的光辉,让这个世界充满最真挚深沉的人间大爱。

懂得感恩,同样是一种中华美德;言传身教,让下一代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善良之人,是一种文明社会磅礴的正能量。

我们缅怀英雄,我们赞美感恩的人!

转载网文:

消防员坠楼死死护住女童自己牺牲       女童每年跟父母探望消防员家人


他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我至今记得,他说:“大姐,我先把你女儿带到安全的地方,你放心。”

今年11月8日,中国消防发布致敬杨科璋烈士的视频,感动了许多人。

杨科璋是广西玉林消防支队名山中队政治指导员。2015年5月29日,玉林一栋正在改建的民宅起火,杨科璋前往救援,当时烟雾太大,杨科璋抱住2岁女孩转移时从5楼踩空坠楼牺牲,年仅27岁。

孩子的母亲陈女士回忆,杨科璋被救出来时,孩子还抱在他的怀里,身上还裹着他的消防作战服。

陈女士说,如今女儿的额头上还留有那次救援的伤疤,每当看到消防车时,她也会说,“妈妈你看,消防员叔叔又去救人了。”

2015年5月29日,杨科璋被救出时的画面。来源: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官方微博

 “大姐,我先把你女儿带到安全的地方,你放心”

新京报:6年前具体的事发情况还记得吗?

陈女士:我永远都记得,这是我们一辈子的记忆。起火的那栋楼后来重新装修过了,但我们每次路过时,哪怕是看到那里的砖,都会回想起当时的情况。

当时起火点是在2楼,我们家在5楼,浓烟往上冒,我们很快就呛得出不去。我和两个孩子躲在卧室的卫生间,能听见窗户玻璃被烧噼里啪啦地响,消防员从对面的楼上往我们这喷水灭火。

我儿子当时已经10岁,女儿还不满2岁。我就用卫生间的水打湿毛巾和浴巾,再堵住门缝,等着别人来救我们,但是女儿太小了,不配合我捂着她的口鼻,一边哭一边咳嗽,后来几乎就晕过去了。

新京报:你是怎么见到的杨科璋?

陈女士:他是第一个冲到我家的,然后在卫生间发现了我们,看到我女儿的那个样子,他说孩子太小,吸入太多烟怕她受不了,这烟雾是有毒的,他要先把孩子带出去。然后他把自己的呼吸面罩给我,抱起我女儿,用防护服把孩子裹住,就离开了。

他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我至今记得,他说:“大姐,我先把你女儿带到安全的地方,你放心。”

新京报:你们当时怎么知道杨科璋遇难了?

陈女士:他走后没多久,其他消防员赶来把我们救了出去。当时我听到他们的对讲机里说,“杨队长失踪了。”我知道杨队长就是抱着我女儿的消防员,我们那个楼那段时间正在装修,出了我家门左边是楼梯,右边是电梯,电梯还没装好,但是火已经把门烧没了。烟那么大,我那会就有不好的预感,我担心他们是踩空掉下去了,当时都绝望了。

大概又过了十几分钟,他们两个被救出来了。孩子刚抱出来几乎没有呼吸声,孩子爸爸就抱着她哭,这时孩子突然咳嗽了一声,我们知道还有希望,就赶紧把她送到急救车上。

但是孩子和杨科璋一起被送到医院抢救。孩子最终脱险了,除了头上的外伤缝了14针以外,内脏、骨头都没有问题,但杨科璋没有抢救过来,为了救我家女儿,他走了。

新京报:孩子刚救出来时杨科璋是什么情形?

陈女士:他被救出来时已经一动不动了,但胳膊还一直抱着我女儿,孩子依旧裹在衣服里,就像他刚刚把孩子抱上的时候一样。现在回想起来,我还会忍不住要哭,一直回想他最后和我说的那句话。

他们掉下去那个电梯井也就一米二宽,杨科璋一米七几的个头,他要想抓住什么自救,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为了保护我女儿,他没有这么做,孩子掉下去后依旧躺在他怀里。

杨科璋生前照片。 来源: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官方微博

 “妈妈,消防员叔叔又去救人了”

新京报:孩子现在怎么样?

陈女士:她刚出事儿时还不到两岁,直到上了幼儿园,也不说话,天天就坐着,老师也发现不对劲,我们这才引起了重视。我们去了医院,医生说孩子智力没问题,但有些语言障碍,有可能和小时候受到惊吓有关系,但我们没有及时发现,后来经过治疗,她恢复得很好。

现在孩子已经上小学2年级了,每天活蹦乱跳的,性格很开朗。

杨科璋救下的女童已经在上小学2年级。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孩子对当时的情况有记忆吗?

陈女士:那时候她还小,完全不记得了。但这个事情我们很认真地给她讲过,要让她懂得感恩。她现在知道,我们家里着过火,有英雄把她从火里救了出来,她额头上还有当时留下的伤疤,她也并不避讳,会主动和老师、同学说,这是她小时候被消防员叔叔从火里救出来时候留下的。哪怕是在电梯里有邻居问到伤疤,她也会这么说。

新京报:你们和杨科璋的家人一直保持联系?

陈女士:我们每年都去探望他们两次,中秋节一次,春节前一次,带一些东西,去拉拉家常,问问生活怎么样,工作如何。他的父母对我们也很好,每次都说你别来了,但我觉得这是必须要去的。

我们每次去都带着两个孩子,女儿小,可能听不太明白大人聊什么,就和他家的小孙子一起玩,但我觉得一定要带她去,让她知道杨科璋对我们的恩情,要懂得感恩。杨科璋的父母近些年状态也好了很多,家里又多添了一个小孙女,他们慢慢从那件事里走出来了,看他们过得好,我也很高兴。

新京报:当时的事情对于你们家以及孩子还有什么样的影响?

陈女士:过去我觉得消防员离我们很远,就算是路过消防中队,也不会有什么感觉。现在不一样了,每次路过时,我都忍不住多看一眼,看到消防员也忍不住多看看,心里祝福他们。

就像杨科璋最后和我说的那句话,他们真的是在用命保护我们。女儿如果在路上看见消防车,也会说,“妈妈你看,消防员叔叔又去灭火了。妈妈,消防员叔叔又去救人了。”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马毅菲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很感人的故事 我忍不住转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