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信抽烟的人都是自私的,当然,人都是自私的,这也不带歧视。你看他舒服地坐在那里,仰起头,眯着眼,深深地吞进去,幽幽地吐出来,独自陶醉,旁若无人,把满屋子清新的空气搞得浑浊不堪。更有抽烟的人捉弄不抽烟的人,故意将烟往其脸上吹,直呛不抽烟的人不住地打喷嚏,打出泪来,才满足地笑起来,一副打了胜仗的样子。

  吸烟的人特征明显,牙齿发黑,一笑起来两排黑牙像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眼睛被烟熏的黯淡无光,夹烟的手指泛黄色,让人联想到南方的熏肉。他们的衣服上常常有被烟烫出的小洞,芝麻粒大小,点缀在不特定的部位,里里外外弥漫着浓浓的烟味,显得极有品味。

  我国有多少人吸烟,实在难以统计,且不说会议室、车站,单单看结婚、生日等大型宴会上,厅堂里满满的几十桌人,明明是公共场所,偏偏每桌上又都发放香烟,也不管来的人当中有没有孕妇、小孩,有没有病人,整个厅堂就这么一整片的吸起来。火机一打,烟雾弥漫,伴随着呕哑嘲哳的歌唱声,叮叮当当的酒杯撞击声,插科打诨的喧闹声,把整个厅堂的气氛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从前有烟馆,烟民们可以去那里,躺下来,让人伺候着,细细地享受这燃烧后的气体带来的那份独特的身心的愉悦。现在烟馆没有了,而满城任意一个房间都可成烟馆,禁烟的图标倒是贴了,然而并没有用。在公共场所吸烟是不受公众谴责的,因为有领导带头,领导不但自己吸,还慷慨地分给大家一起吸,发言之前,从拎包里取出一盒来,撕开封口,一支支的像掷飞镖似的掷给吸烟的人,既远又准,莫不中的,还有接烟的人能在空中扬手接住的,令人惊叹。

烟草并不产于中国,据传是在明朝时候引入,我时常觉得中国人学习外国文明,学的最广泛、最深入、最彻底的就是吸烟,几乎做到全民普及。小孩到了成人年纪,叼一支烟,宣告了自己的成熟,虽然初吸的时候有些呛人,但很快就适应了,不但吸,还能吐圈圈,用鼻子把吐出来的烟吸回去,再由嘴里吐出一连串的烟圈来,美其名曰:大回龙,吸烟吸出艺术来。有的爷爷抱着孙子也烟不离口,孙子既长,让孙子为他点烟,颇得祖孙之乐,算是从小培养接班人。有的学校杂货店将香烟卖给学生,学生没钱买整包,就拆散了按支零卖,创造性的为青少年做好烟草服务工作。

   人们常说,烟是敲门砖,出门办事,不带烟行不通。小伙谈对象了,去老丈人家,得拎两条烟。逢年过节,给领导送礼,也得拎两条烟。香烟的价格更是发疯似的上涨,小时候听说最好的香烟是大中华,现在才听说上千一条的,几千一条的都不足为奇。我不吸烟,对烟的了解仅限于身边同志的耳濡目染,时常看到有领导拿出一盒精致的没有听过名字的香烟出来,这类香烟大抵烟嘴较长,烟身较短,有精通业务的人会立马报出让我瞠目结舌的身价来,我真佩服领导们为这种饥不能食渴不能饮的东西一掷千金的豪迈。

  国产香烟琳琅满目,品牌繁多,分高中低档,可以广泛地加以选择,据说国外的却很少,在这方面,我们早已实现超英赶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烟民的癖好也千姿百态,有人是饭后一袋烟,快活似神仙,有人陪女人过了幸福生活,要躺在床上吸一支还魂烟,有人烟不离手,一天两三包都嫌不够,有人只认一种牌子的香烟吸,自诩为从一而终。听说有个领导去某处视察,早有情报反映该领导只吸某珍稀品牌的香烟,于是满城去搜买,把一城中仅有的几条全部买来投其所好。

吸烟有害健康,但对于烟民来说,不吸又严重影响他的心情,健康与快乐二者都不可缺少,如何抉择呢?我见过很多戒烟的人,戒不了几日就又重新吸上了,你若劝他坚持,他会说:邓小平烟瘾那么大,还活到九十几呢。看来,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