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地带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图片来自网络

高考报志愿,大部分家庭遵循的原则是,哪个专业热门报哪个。表面上看没有错,专业热门是因为市场需求量大,将来才能顺利就业,拿到高薪。

但是如果我们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这种理所应当的想法其实是个坑。

首先,我们身处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行业的起伏更迭、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对从业人员技能的需求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也就是说,现在热门的行业和稀缺的技能,很可能短短两三年后就普普通通,甚至归于沉寂。那以现在的人才需求情况来规划将来几年的学习方向,并期望毕业后还能享受现有的福利待遇,这就如同刻舟求剑,显然是不现实的。

此外,每一个行业都有发展周期,深层原因是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就算是长远来看,市场需求会持续扩张的行业,如果在某一个阶段利润超出市场平均水平,就会吸引社会资金蜂拥而入,进而短期推高行业热度,但也会使产品供给急剧扩大,利润被迅速摊薄,行业阶段性进入寒冬,大量企业破产倒闭。相应的行业人才需求也会顺应这一变化,期间自然就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可能有些职业在人们眼里似乎永远都会吃香,比如财会,比如计算机,但也要看具体供职的行业、企业情况如何,在大环境的影响之下,肯定要么水涨船高,要么一损俱损。

其实,人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面临的困惑,反映的是对社会发展方向和企业经营状况的难以把握。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也很自然,毕竟对于未知的预测和摸索,谁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一清二楚、胸有成竹。

于是人们,尤其是企业,对于创新的渴望和追求,就不仅仅是为了提前抢占战略高地所表现出的先见之明,恰恰相反,往往是为了应付当下的竞争困境而不得不立刻实践的生存手段。

当然,创新不是异想天开,不是白日做梦,不能建立在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上,而是要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丰富的经验积累。

企业的创新路径,总体上有这么两条。

一是依托原有的主营业务,不断做大做强,努力成为行业领导者和利润垄断者。

创新方法主要体现在,改良生产工艺、改造机器设备、优化供应链条、提高推广力度、对外整合资源、对内节能挖潜,等等。

这些方法有效果吗?如果真能扎住脚跟,苦干实干,效果肯定会有的。只是很辛苦,是个努力在现有的盘子里争食吃的笨方法。更重要的,对很多细分行业而言,整个盘子就那么大,就算全让你吃了,也只是能填饱肚子、衣食无忧而已,再往下就毫无空间了。总之是力度有限,又苦又累,还缺乏可持续性。

二是跨行业转型,或者是与新科技、新需求相结合,进入一个此前根本不存在的、全新的领域。

先说跨行业。跨行业也分两种。一种是隔空跨界,即在两个完全没有任何交集的领域间腾挪。一种是在原有主营的基础上,横向进行业务拓展,或者纵向延伸产业链条。

有句老话叫,隔行如隔山,其实现在更是如此。社会化分工的一大好处,就是让专业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从而把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但它造成的一个缺陷,就是让人们在某个领域勤奋钻研的同时,也将他的认知和技能锁死在了这个领域里,跨领域的难度和成本及其高昂。莫说隔行如隔山,现在就算是一个行业,甚至是在一家企业,两个岗位的人员转换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所以,现代的企业,想在两个完全无关的业务领域进行跨行业发展,面临的不仅仅是机遇,更有可能是陷阱。

比如上市公司巨龙管业,原有主业是混凝土输水管道生产和销售,在业绩持续下滑直至出现亏损后,于二零一五年收购手游研发公司艾格拉斯,之后在泛娱乐产业的布局越来越频繁。

原有主营日渐萎缩,现在断臂求生,想另起炉灶,开辟一个新天地,这样的想法当然无可厚非,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只是在没有任何积累的情况下,直接从原有主业,尤其是典型的传统行业,贸然进入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新兴产业,如同一名游泳运动员,遇到职业天花板了,就突然转型去踢足球。

表面看似乎游戏逻辑大同小异,其实背后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价值标准和认知体系。绝不能为了赶时髦或太着急,而让自己成为一个陌生领域的新兵蛋子,并立刻就跟原有的老将殊死搏斗。

至于横向和纵向的转型,相对来说更加稳健。横向的比如海尔从只做冰箱,扩充到洗衣机和其它家电,直至成为集电脑、通讯和消费电子在内的资讯家电产业集团。纵向的比如制造领域,原本只做加工贸易,或是整个产业中的某个环节,之后向上拓展到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外观包装等,或向下延伸到品牌建设、自有渠道等等。像中国很多从事服装加工的企业,安踏、七匹狼等,在这方面的转型总体来说都比较成功。

但是还有另一种创新,即与新科技、新需求相结合,进入一个人类此前完全未曾探索过的领域,或者说是为了拓宽原有领域的边界,在新技术的武装下,突然进入了别的领域,从而开拓出了一片新的生存空间。

比如特斯拉。特斯拉是做电动汽车的,这也是外界对它的共识。但电动汽车是什么,是四个轮子加上一组电池吗?

汽车圈里流传着一个尽人皆知的故事。一九八九年,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初次涉足汽车制造业。当时媒体问他为何要进军汽车业,他答道,汽车就是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一个发动机一个车壳,里面两个沙发。这番“四个轮子加两张沙发”的著名言论,曾被不少圈内人笑为不懂汽车还要干汽车。

十几年后,李书福又说,以前,我常说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其实这个话没有什么错,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和发展,汽车技术进步了,未来汽车是四个轮子加上车载的绿色电能,再加上计算机,是自动充电、自动驾驶、自动检测等方面的互联互通。

通过李书福前后言论的对比,他的确是进步了,这也是国产汽车进步的一个缩影。但我觉得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仍然缺乏前瞻性。

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动汽车功能实现的基础部件。但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不仅仅是动力的电动化,而是构成汽车的各个部件都将实现电子化,而只要是通电的东西未来都能接入网络,都可以成为网络终端。

这就如同智能手机,没有电池当然不行,但如果电池满格,做工精致,可以正常接打电话,却没有一个手机软件,你会整天把它拿在手上反复把玩吗?

电动汽车也是如此。行驶只是它的基本功能,电池也只是它的基础配置,真正吸引客户,甚至能对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深度改变的,是它的超级运算和网络接入能力,其它的无人驾驶、自动检测、线上消费等功能,都是建立在此之上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真正的电动车,其实是四个轮子加上一台运算能力强大的手机,是一个可以奔跑的移动终端。甚至更进一步,以后的轮胎如果不能接入汽车的电力和软件系统,很有可能也会被别的工具所取代。

就此,它也跟传统的内燃汽车彻底划清了界限。好比两个孩子外表看着相差无几,其实毫无血缘关系。

为什么腾讯会入股特斯拉?为什么苹果对特斯拉已经完成两次尽职调查?为什么传统汽车巨头不去投资特斯拉?因为特斯拉虽然是做汽车的,但骨子里却满是互联网的基因。换句话说,在传统汽车巨头的眼里,特斯拉更像是个外星人,而在腾讯和苹果眼里,它们却很可能是表兄弟。

这就是一个以动力电池为基础,将汽车、电子、通讯等行业的尖端技术相互交织,最终以一个高度智能的电动汽车为产品载体,实现全新市场开拓的例子。如同几个圆在边缘部位互相重叠,重叠的部分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空间。

在这样的空间里,没有对标的企业,缺少成熟的经验,每一步都是未知的探索,每一天都是生死的挑战,表面看确实异常凶险,但仔细想想,其实它并非赤手空拳,因为原有的行业认知并未失效,在新的空间里仍在发挥作用,并在跟其它行业认知的碰撞和融合中,又裂变出了新的形态。

更重要的是,这种新的形态往往又会创造出新的市场,尤其在市场发展的初期,能够满足的独此一家,至少是阶段性的垄断。

这样的生存空间,是在原有的盘子里你争我夺时完全不可想象,不可相提并论的。

推而广之,不光企业如此,个人也是这样。

首先,个人想要在固有的领域出类拔萃将越来越难。

举个文学领域的例子。古典时代,大师层出不穷,到了近代,已是寥若晨星,及至当代,能叫出名字的大家都是凤毛麟角。难道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吗?

当然不是,当代作家站在几千年中外文学积累的高峰,其视野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全面超越前人的。但就创新的手段而言,能做的前人早就做了,加之传媒资讯的发达,但凡能出点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很快就能传遍全网,尽人皆知,自然也就见怪不怪了。

再比如手机,十几年前,各个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从外观造型到操作方法,基本各自独树一帜,辨识度极高。到了现在,正面全是一块黑屏,操作方法也大同小异,如果不看LOGO,几乎难辨异同。因为只要有一点点地创新,一旦受到消费者追捧,其它厂商就会立刻跟进,这种全面的市场竞争和行业交流,带来的就是严重同质化的产品。

对个人而言,过去我们常说“一招鲜,吃遍天”,现在不要说在一个行业,即便只是在企业内部,这“一招鲜”的保鲜时间也会不断缩短。道理跟做手机一样,大家都不是傻子,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端倪,再加上资讯的便利和经验的积累,很快就能改头换面,或者直接山寨模仿。

二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固有领域的内部也在急剧的变化,想继续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过安稳日子,将是一个非常非常奢侈,甚至到几乎完全不可能的想法。

这就好比地震来了,你要是不能拔腿就跑,最终只能是个悲惨的结果。

三是新的领域往往不成熟,竞争也不激烈,自然也就会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知道了以上两点,我们就会明白,身处的这个小圈子没早有晚肯定是要同质化的,在这个同质化的小圈子里你也很难鹤立鸡群,而且这个自以为坚不可摧的小圈子,很可能在外来的力量面前不堪一击。

既然如此,我们干嘛不去主动地往圈外看看?看看能否吸收一点圈外的资源,能否给自己注入一点新的元素,把僵化的思维重新点燃,使固有的认知焕发新的光彩。

不管以往成就如何,就目前而言,大的创新越来越难,小的创新作用有限,脚下的田地又越来越贫瘠,生存越来越危险。

最好的出路,也许就是收拾收拾攒下的细软,到边疆去看一看,去看一看别的国度,人家都是怎么繁衍生息,都是怎么劳作生产。然后也不用走的太远,只是在人迹罕至、尚未开发的荒原,去建设一个全新的家园。

你可能感兴趣的:(边缘地带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