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3《学习之道》笔记3

要让大脑捕捉问题,首先要借助于专注模式调动全部注意力。研究表明,对于特定思考类型的问题,可用的精神能量,即意志力总量是有限的。储备能量亮红灯时,可以跳到其他类型的专注任务上休息一下,比如放下数学题,背背法语单词。但只要仍然处于专注模式下,每一秒都在消耗你的能量储备,就像一场全神贯注、随时间增重的脑力举重一样。因此,课间和朋友们活动一下、聊聊天,能让大脑不再神经紧绷,这绝对是个提神醒脑的好办法。 你也许还想进步得更快一点,也许可以设法命令发散模式加速吸收新想法。但这和体育训练异曲同工,没完没了地练习举重反而不能达到增肌效果——肌肉再次发力之前,也需要时间来休息和恢复。长远看来,在举重练习中间歇性地休息更有益于生长出强壮的肌肉。持之以恒才是关键!

当你真的被难住的时候该怎么办 自制力很强的人反而会更难关闭专注模式,好让发散模式进入工作状态。毕竟,他们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在别人都放弃的情况下仍坚持不懈。如果你就是这种人,那么这儿还有另外一个技巧:重视倾听。把同伴、朋友或亲人的意见放在心上,他们会在你沮丧到临界值时有所察觉。有时,正是旁观者清。(比如,要是我的丈夫或孩子告诉我,不要再在这个漏洞百出的软件上费劲了,就算不太情愿我也还是会听的。)

的人),而且不要等到期中或者期末考试前一周才开始寻求帮助,求学要趁早,要勤快。这样当你仍然无法理解主旨时,老师就有机会换用不同的措辞,或是另觅蹊径地帮助你。 失败也是一位良师 我高二的时候,打算学习大学预修课中的计算机科学。结果大学预修考试这门却没过关,但我不接受失败,第二年我重新上课再考试。不知怎么的,搁置近一年后,再回头学习编程,我才意识到自己有多享受这个过程。我轻松通过了第二次考试。如果第一次我就因为害怕而没有上计算机科学课,而且接下来的第二次也是如此,我肯定不会像现在一样成为一位乐观有激情的计算机科学家。

运行你的思维后台 下次在解决棘手的问题时,先尽力做上几分钟。一旦做不下去,就转去另一项任务。发散模式会继续在后台处理之前的问题。等你折返回去的时候,取得的进展会让你目瞪口呆。 睡眠建议 许多人会说进入小睡状态很难。很多年前的某节瑜伽课教会了我的一件事,就是减缓呼吸。别去想什么我一定得睡着,只是缓慢地呼气吸气就好。可以想想我就要睡着啦,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这时也要保证房间光线暗下来,或者戴个飞机专用睡眠眼罩,再用手机设定一个21分钟的闹铃。小睡时间太长会让人头昏脑涨,这点时间就足够让我精神焕发。

经验丰富的学习者会说,让精力充沛的大脑阅读一个小时,强过疲劳的大脑读上三个小时。缺觉的大脑根本无法保证在正常思考活动中一如既往地进行思维联结。所以,考前通宵意味着即使你准备得再完美,思维也不会正常运转。这样成绩怎么会理想呢? 各学科都可触类旁通的方法 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在所有领域和学科都有参考价值,不仅限于数学和科学。正如英语专业大四学生保罗·莫里斯所说:“如果卡在一道难题上,我会干脆躺到床上去,摊开笔记本,旁边放一支笔。在快要入睡前或醒来时,写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想法。尽管有些想法其实没太大意义,但它们能让我从全新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 本章小结 ·遇到数学或科学上的概念和难题,首先要让专注模式打头阵。它完成第一轮战斗后,就轮到发散模式了。 ·放松一下,做点别的!一旦工作期间出现了挫败感,转移注意力就该随之出现,让隐藏在后台的发散模式运转起来。 ·学好数学和科学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让两种模式有足够的时间各行其是,你才能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牢固的神经结构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如果你有拖延问题,试着计时25分钟来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别让发短信、上网或其他分心的事物上门打扰。 ·主要的记忆系统有两类: ·工作记忆——只能一次扔四个球的杂耍演员; ·长期记忆——能储存大量知识的仓库,不过要靠定期回访保持对其中内容的新鲜感。 ·间隔性重复有助于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 ·同时,睡眠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会帮助你: ·构造一般性思维活动所需的神经联结——这也是为什么考前一晚的睡眠很重要; ·攻克难题,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 ·巩固复习重点知识,修剪旁枝末节。

学习提升 1.列举几项有助于从专注模式切换到发散模式的活动。 2.有时,你会确信自己已经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如何才能更主动地意识到自己的思考过程,拥抱其他可能性呢?是否有必要永远让自己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新可能? 3.为什么凭借自制力让自己停下来很重要?跳出学习、学术的范畴,你还能想到哪些让“停下”显得很重要的情形呢? 4.学习新概念时,你要在一天之内就再次复习,以免刚接触的新概念随风而逝。

关于创造力的建议:神经心理学家罗伯特·彼尔德  夏威夷玛卡普吾岛,罗伯特·彼尔德想做就做 精神医学教授罗伯特·彼尔德,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创意生物学坦南鲍姆研究中心(Tennenbaum center)的主任,他领导的“Mind Well”项目旨在提高大学里学生和教职工的创造性成就及心理上的幸福感。 创意生物学研究表明,个人成功依赖于以下几个要素。首先,正如耐克的口号所说:放胆去做! ·创造力是数量上的竞争。

第4章组块构建与避免能力错觉

口默念而心得解”的秘诀 说起来,所罗门·舍雷舍夫斯基(Solomon Shereshevsky)第一次赢得老板的注意还是因为一个误会——老板认为他偷懒。 所罗门是一位记者。在20世纪中期的苏联,记者的职责基本类似鹦鹉学舌或是复录机,只要一字不差地把所见所闻写下来就好。每天派发的任务会精确到要见谁,到哪去,获取何种信息。出任务时,除了所罗门之外的其他人都在忙着做笔记,他却只字不写。注意到这一点的主编心生好奇,把他叫来询问情况。 这让所罗门很不解,对于他来说,过耳不忘轻而易举,为什么还要记笔记呢?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只字不差地复述了上午的一部分演说。

聚精会神的时候,大脑在做什么 上一章中,我们了解到思维定式会多么恼人。它将你局限于一种方法里,无法跳出来去寻求更加简单有效的解决途径。可以说,尽管专注通常有助于解决问题,但它有时也会妨碍我们发现新办法。 当你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件事物时,注意力章鱼的神经触手就将大脑的某些特定部分连接起来。你在关注图形是吗?意识从丘脑后侧向枕叶伸出一只触手,而另一只触手伸向大脑皮层的褶皱表面。结果怎样呢?你的意识轻声低吟:是圆形。

专注模式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让注意力把大脑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有趣的是,注意力触手会在紧张状态下失去部分连接能力。这就是当你愤怒、紧张或害怕时,总觉得脑袋有点不够用的原因。

说到最好的语言培养项目,国防语言学院教会我俄语的经历绝对算得上其中之一。这些项目往往充斥了大量重复和死记硬背的环节,以及专注模式的语言学习。当然,同时还会有更多发散模式的学习,比如和母语者自由对话。当你对基本词汇和句型烂熟与心时,自然可以像使用母语一样轻松自如,富于创造力地用新语言交谈。 专注的练习和重复是创造记忆痕迹的过程。

构建组块的重要性 数学知识可以被奇妙地压缩。为了推敲同一个过程或思路,你也许会折腾很久,举步维艰地尝试各种方法。可是你一旦理解透彻,并从宏观思维角度把它视为一个整体,不出意外,你的思维会被高度压缩(就像压缩文件)。你可以把它放进大脑的仓库里,需要时就能快速完整提取,并直接运用到其他思维进程!根本不需要再逐步重来一次。浓缩的思维让人获得洞察力,数学真正的乐趣之一就在于此。

整理,组块:战胜自己 在帮助那些在学习苦海中挣扎的学生前,我总会先问他们是如何整理课堂笔记和阅读笔记的。往往第一次面谈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探讨如何整理并对信息进行组块,而不是我对着学生解释概念上。一个星期后,他们会带着已经梳理好的材料,再次回到我面前,他们都没想到自己竟记住那么多内容。

总而言之,一旦理解了基本概念,在这个学习期间内再继续巩固概念,并不会如你所愿地去强化长期记忆中的各种联结。更糟糕的是,甚至会有副作用。只关注一个技巧,像是木匠学徒只会用锤子一种工具。一段时间后,还以为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只要一锤子下去都能解决。 但实际上,要掌握一门新学科,是要学会挑选使用恰当的解题技巧的(不能只会用锤子)。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去练习各种题目,运用不同技巧解决这些问题。学习期间一旦巩固了一种技巧的基本思路(这时会有点像骑在有辅助轮的自行车上),你就要开始穿插练习不同类型的题目。

本章小结 ·练习有助于构建强壮的神经模型——那就是,形成理解的概念组块。 ·练习能带给你流畅而敏捷的思维,这正是考试中需要具备的。

·构建组块的必需品: ·专注力(focused attention);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understanding); ·练习(practice)帮助你获取宏观背景信息。 ·简单回想,试着关上书回忆要点,是促进组块形成的最好办法之一。

学习提升 1.组块是怎样与记忆痕迹联结起来的? 2.挑一个与你热衷的话题相关的组块,描述一下。要求是,它最初让你焦头烂额,现在却胸有成竹了。 3.从上至下和从下至上的过程在学习中有什么区别?两种方式有优劣之分吗? 4.单凭理解足以形成组块吗?请解释能或不能的原因。 5.你在学习中最常遇到的能力错觉是什么?在未来你有什么策略来避免再次陷入这种错觉之中? 驻足与回顾 下次和一位家庭成员、朋友或同学在一起的时候,复述你已经学到的内容,可以是本书内容或是与你现学课程有关的内容。重述所学内容不仅能增进和分享你的热情,还能理清、加固脑中的概念,这样你就会在接下来的几周或几个月里更好地维持记忆。即使你所学的内容非常高深,只要做上适当的简化,就可以解释给有着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听,这会极大地帮助你增进对内容的理解。 战胜创伤性脑损伤并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保尔·格鲁什科的故事

第5章预防拖延

拖延与不安 想象一下,你第一次参加马拉松。要是直等到比赛前一晚才开始首次训练跑,毫无疑问,你的小腿肌肉一定会疼到尖叫。同样的道理,你也不能指望只靠临阵磨枪,就能通过数学或科学考试。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数学或科学依赖于两个过程:一是短暂的学习期,这是“神经砖块”垒砌的过程;二是学习期之间的间隔,就是“思维水泥”凝固的过程。这样的时间节奏意味着,能否掌控拖延对数学和科学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而拖延问题在学生中恰恰又实在太普遍了。 现实就是,我们拖延的,往往是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事情。医学成像研究显示,恐惧数学的人会回避数学,因为仅是想到数学就让他们畏缩了。当他们冥思苦想地对付数学时,大脑中的痛觉中心就会被激活。 值得注意的是,令人痛苦的就是预感本身。当“数学恐惧症”患者真正开始学数学的时候,痛苦就消失了。研究拖延症的专家丽塔·埃是这样解释的,“对一项任务的恐惧会比这项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

积习难改,人们很容易就会深深陷入拖延的陷阱。在它的暗示下,你任由自己沉沦于拖延的舒适反应。久而久之,已经习惯性拖延的你会身不由己地寻求那短暂而微小的愉悦感。而这种习惯性反应让你渐渐失去从前的自信,最后干脆不再指望能提高工作效率。这就是为何拖延症患者总宣称自己压力大、身体差、表现不好。如果放任下去,坏习惯就会根深蒂固,到那时再想摆脱它就悔之晚矣了。 改变的可能 我曾习惯性拖延,但现在不一样了。还是高中时的大学预科课程让我实实在在地进入了学习状态。老师每晚布置的美国历史作业,要花上4~6个小时。那时我学会了一次一项,逐一完成。我发现要是完成一项任务,这种成就感就能让我更轻松地坚持下去,保持状态。

学习提升 1.拖延的习惯对你的生活有影响吗?如果有,是如何影响的? 2.关于别人拖延的借口,你是否听说过多个版本?你能看穿这些故事的破绽吗?你的拖延借口又有怎样的漏洞?3.列举一些无须过度依赖意志力,但曾经帮助你克服拖延的具体做法。 积极寻求好建议:工程教育界的领军人物诺曼·福滕伯里的感悟。

第6章小恶魔无处不在

驾驭习惯(“小恶魔”),为你所用 在这一部分,我们要详细说说如何利用小恶魔习惯的力量来帮自己避免拖延,同时尽量少用意志力。你肯定不肯彻头彻尾地改变旧习惯,你想做的只是改变一部分旧习惯,并养成一些新习惯。改变旧习惯的窍门是寻找压力点——你对信号的反应。改变你对信号的反应,是唯一需要动用意志力的环节。

本章小结 ·搭建组块是指将某个概念整合到某个联结流畅的神经思维模型当中。 ·搭建组块有助于增加工作记忆的可用内存。 ·搭建一个含有概念和解题方案的组块资料库,可以形成解题直觉。 ·当你在搭建组块资料库的时候,要刻意关注那些最棘手的概念和解题环节。 ·偶尔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尽管学得很努力,可命运却让你打出一手烂牌。但你要记得机遇的法则:如果准备充分、勤加练习并搭建思维方案库,你会发现幸运女神会更加眷顾你。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努力,那么必定会失败,但那些一直在不断努力争取的人定会体验更多的成功。

我会在每天的清晨,整个人状态最好的时候,做数学之类较难的科目。现在我依然在践行这个方法。我最棒的思维大突破,有好几次都发生在卫生间或洗澡的时候——只要我从关注主题上转移注意力,发散模式就会开始施展它的神奇魔力。

第8章工具、建议和小技巧

1.在拖延期间不要去开电脑。电脑总让人难以自拔。 2.趁还没开始拖延,先看看家庭作业里最简单的几道题。(这会儿还不必动手去做。) 3.在小纸片上抄下待解决的等式或方程,到哪都随身带着,直到它们让你觉得拖不下去了,再回来做作业。 我发现这个方法对我帮助很大,因为它让问题徘徊在发散模式中,甚至在拖延期间,学生也一直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终极小恶魔联盟:行动日志——你的个人实验记录册 克制习惯最好的办法其实很简单:简要写出下一个星期要做的关键任务清单,一周写一次。之后,每天列一个清单,写出可执行可完成的合理任务量。

请注意我的提示语:我想把注意力时刻集中在做的每件事上,可也想娱乐一下。今天清单任务完成得还不错,但我确实发现自己开了小差,因为忘了把邮箱关掉。为了让自己回到工作状态,我在电脑桌面设定了22分钟的番茄时间挑战。(为什么是22分钟?其实,多少分钟都可以。我不必每次都做同样的事情、设定同样的时间。还要注意的是,进入番茄时间状态后,我接着切换到了更注重过程的任务。)我的待办事项中没有过于艰巨的任务,因为日常还有其他事情要做,比如开个会、上节课。

规划你的成功 从自己总在避而不做的任务中,挑出一小部分。计划何时何地能解决这一小部分任务。下午去图书馆的时候,你会把手机调到飞行模式吗?明晚的你会不会去另一个房间,把笔记本电脑放在一边,开始在纸上写写计划不管你决定做什么,仅仅是为如何行动做出计划,就能大大增加任务达成的可能性。

第9章拖延的小恶魔总结篇

你得和拖延症较较劲 在前几章里,我们已经大致谈过了与拖延相关的许多问题。但本章会加入一些新的见解作为对拖延这个版块的结语。 长期在“高压区”工作的利弊 在1988年一个周五的晚上,微软的两名工程师在派对上偶然碰面,发现他们解决了当时微软基本上已经放弃的一个主要软件障碍。这实在太令人激动了,他们离开派对去尝试这个想法,开启电脑,一行行地检查有问题的代码。那天深夜,他们即将开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刻。

本章小结 拖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这篇总结里涵盖了本书所有章节里提到的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记行程日志。这样当你实现自己的目标之后,就可以回头追踪并了解哪些是有效的方法,哪些是无效的方法。 ·每天都对自己承诺要完成一定的惯常事务和任务。 ·在晚上睡觉前写下你计划的任务,这样你的大脑就有时间详细考虑你的目标,从而帮助你确保能够成功。 ·把你的工作细化成一系列小挑战。总是确保你(和你的小恶魔)得到足够的回馈。花几分钟时间尽情地享受幸福和胜利的快感。 ·要慎重选择时间,直到你完成了这个任务才能奖励自己。 ·小心拖延的信号。·让自己身处少有拖延信号干扰的新环境中,比如安静的图书馆。 ·障碍总会出现,但不要把你自己的问题全都归咎于外部因素。如果每件事都是别人的错,那就是时候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了。 ·相信自己的新时间系统。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就要努力工作,该休息的时候要足够相信自己去休息,不要有负罪感。 ·如果仍然无法摆脱拖延,要有后备计划。毕竟没有人是完美的。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享受做小白鼠的时光! 驻足与回顾 合上书,看向别处。本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今晚睡觉前,试着再次回想一下主要观点——入睡前这段时间看上去常常是加深记忆最有效的时段。 学习提升 1.如果你很容易分心,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助你预防拖延呢? 2.你该如何判断何时拖延是有益的,何时拖延又是有害的? 3.你是从什么地方意识到,在立刻投身其中前的驻足与回顾对你有益的? 4.如果你坐下是为了工作,却发现自己在浪费时间,你会采取哪些行动让自己尽快回到正轨上? 5.回顾自己是如何应对挫折的。在面对那些困难的时候你有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吗?什么样的应对最终是有效的? 6.为什么那些跟随自己的内心,而非经过理性分析而选择职业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更有可能不满意?

第10章增强你的记忆力

大脑虽小,空间无限 约书亚·福尔是个普通人。但有时候普通人也能做出不普通的事。 刚大学毕业的福尔(Foer的发音同“four”),在和父母同住的日子里,他努力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记者。可他的记性不太好,经常会忘记女友生日这类重要的日子,要么就是想不起自己把车钥匙放哪了,或是忘记烤箱里的食物。在工作上,无论他多努力地不出岔子,还是会把its写成it’s。 但是福尔惊讶地发现有些人不同寻常。他们能在短短的30秒内记住洗乱的纸牌顺序,或者毫不费力地记住几十样东西,像手机号码、名字、相貌、重要的事件或者日期。随便给他们一首诗,他们就能在几分钟内记住并且背给你听。

本章小结 ·记忆宫殿法——将有助于记忆的形象嵌入你熟悉的场景中,让自己感受视觉记忆系统赋予的力量。 ·学着以更加训练有素且别具创意的方式来使用记忆,会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就算为了增强记忆而创造出天马行空的关联也没关系。 ·理解后再去记忆,你会对学习材料记忆犹新。随着思维宝库的不断强化,总有一天你会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学习提升 1.描述一幅能帮你记住一个重要方程式的图像。 2.从任意一节课中挑出四个或更多的关键概念。说说该如何把这些概念编译为便于记忆的图像,在记忆宫殿中你又会将它们存放到何处。(为了你的老师着想,有些便于记忆的图像还是得要你好好检查一遍。一位风趣的演员曾这样说:“我不在乎它们(这里指脑中“图像”)会是什么,只要它们别到大街上撒野,小心吓坏我的马。” 3.用祖母也能听明白的话,解释记忆宫殿法。 空间认知能力也能后天习得:远见卓识的工程学教授雪莉·索尔比的故事。

第11章记忆技巧多多益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523《学习之道》笔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