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在当今社会还行得通吗?
文/菲尔
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从古至今,看准领导眼色行事,抓住时机落井下石,一直是某些部下的拿手好戏,或者是扮演明朝东西厂角色,添油加醋向领导汇报工作,趁机向有点过节的同事使个绊子。对于这种表里不一的小人,每一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我不会评头论足。
有人说,改变别人对自己的成见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直报怨”,也有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一位学生曾经问孔子,“用恩德对待别人的怨恨,怎么样呢?”孔子说:“那拿什么来回报别人的恩德呢?应该以正直回报怨恨,以恩德回报恩德。”
圣经上耶稣曾经说过别人让你陪着走一里路,要陪着走二里路,那时候罗马已统治耶路撒冷撒马利亚等地,法律规定犹太人有为罗马兵丁拿东西的义务,要陪着罗马兵丁行路。
别人强迫我们做一件事时虽是迫不得已,但是如果换作心情愉悦地心甘情愿地去做,却是另外一种高超的境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做到的很少,因为成为一个“以德报怨”的圣人很难,但成为一个“以直报怨”的君子还是人人可为的。
古人中就有不因个人私怨而夸大、不因希求感恩而缩小的人。
宋仁宗时,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召宰相王曾入宫,商议如何处理任枢密使,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曹利用谋反一事。曹利用的侄儿依仗叔父权势,平时飞扬跋扈,竟然身着黄衫,让手下人高呼万岁,事后被处死。
曹利用看不惯女人当政,曾经在奏事时因生气用手弹击垂帘的带子,触怒过刘太后,刘太后借此机会,在一些落井下石的喊叫声中下令抓曹利用入狱。曹利用的手下张士逊仗义坦言此事与曹利用并无干系,却被刘太后斥责包庇曹利用。
刘太后让一直被曹利用嫉妒排挤的宰相王曾表态,王曾说:“臣赞成张士逊的意见,这事与曹利用无涉,请太后明察。”
刘太后大为疑惑,想不到一直说曹利用骄横无状的王曾竟然为曹利用辩护。王曾解释,曹利用平时恃宠矜功,奏请皇上并告诉他,让他知错能改。他侄儿谋逆罪与曹利用无关,自己觉不会借故行奸。
刘太后听后怒气平息了不少,曹利用最后只以管教不严的罪名被贬官。曹利用后来听说了这件事,甚为惭愧亲自登门向王曾谢罪。这种不落井下石的修养和“以直报怨”的处事态度,在任何时代都足以让这个人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尊敬。
三国时期诸葛瑾虽不如弟弟诸葛亮名声响亮,但官至大将军、宣城侯,并且能在纷繁复杂的动荡时代善始善终,这与他一次次帮助受难的同僚,秉持了不落井下石,“以直报怨”的做人做事态度有直接的关系。
他虽未像诸葛亮一样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和流传史册的千古文章,但他的修养实在是难能可贵。
诸葛瑾在为官生涯中,一生谨小慎微,但就是有人看他不顺眼。性格直爽、狂放不羁的虞翻经常挖苦他,并且写文章光明正大地嘲讽诸葛瑾。得罪无数人的虞翻在一群大臣的撺掇下被孙权决定处死。
本来该高兴地放鞭炮的诸葛瑾听到即将处死虞翻的消息,立马直奔朝中,跪在孙权面前痛哭流涕地给虞翻求情,但孙权还是很生气虞翻嚣张跋扈的样子,最终判了个流放。
流放后虞翻与孙权和朝中大臣彻底断绝了关系老死不相往来,唯独在家书中写道,若不是诸葛瑾这个厚道人求情保全,自己早已命赴黄泉,虽然一生再也没有解脱的机会,但是要后人记住诸葛瑾是朋友,是一家的恩人。
正是诸葛瑾没有落井下石,才没有埋下仇恨的种子,引起两家世代纷争。
在现代的职场中难免也会遇到类似于王曾、诸葛瑾生活时代的一些人和事,在遇到曾经得罪过自己的人被排斥、污蔑、陷害时,是选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将对方置之于死地,还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给对方留一条生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