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跳绳半年的时候,我做了一次总结。
但是到今年八月份,已经一年多了,我没有做新的总结,因为我以为过去的原则足以支撑这个习惯持续下去。
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的习惯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好在成功通过挑战。
这件事促使我再次完善自己跳绳习惯的原则,因此有了这篇文章。
这次解除威胁的过程,也是运动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会在文章第五个原则里进行揭晓。
下面,我就和大家具体分享下运动习惯的五大原则。这些原则是我一年多时间“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如果你也想培养运动习惯,一定会给你带来启发。
① 以周为单位培养习惯
多数人培养习惯,都是想着每天都去做,但是这样就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
万一哪天公司聚餐怎么办?突然出差怎么办?天气不好怎么办?
总之,每天都去做一件事挺难的,尤其是对运动来讲,不仅需要时间,对空间还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每日运动很容易泡汤。
而以周为单位,则可以规避这个问题。我现在的跳绳习惯是每周至少跳五次,保五争七。
这样,无论是有出差任务还是有聚餐,我都可以欣然前往,而不会在内心里因为没运动而积累负面情绪。
从以天为单位到以周为单位培养习惯,视角的转变,可以让你的运动习惯免受意外情况的影响。
② 建立最低运动量标准
即使有了上面的以周为单位进行习惯培养,但是仍然会受到一些极端情况的挑战。
这个时候,建立运动量的最低标准就很重要了。
记得去年冬天去锡林浩特出差,外边零下三十度。这个时候出去跳绳,那就不是在锻炼身体了,而是在玩命。
当时我采取的是建立最低标准,也就是空跳五百,原地跳五百次。
因此,在锡林浩特那一周,我都是在酒店里空跳五百。
还有一次,是在高铁站里跳了五百,那会已经用完了当周的"两天假",已经到了非跳不可的地步。
因此,我就在"众目睽睽"下跳了五百下,感谢保安大哥没把我带走。
这个原则看似简单,但是能保证你的习惯链条不被斩断。特殊情况下,运动量可以小到不能再小,但是一定要有。
③ 为习惯找到合适的时间空间
在生活中,刷牙洗脸、吃饭时间等,往往都是固定的。
因此,为你的新习惯找到合适的时间空间很重要。
只有你心里装着这件事,为这件事腾出位置,才能最后真的落到实处。
我最初把时间定在下班后,因为这段时间基本是可控的。
这样就引出这条原则的一个要求,你找的这个运动时间,一定是你能大概率能做这件事的,最好是没什么干扰的时间。
比如你每天要加班到很晚,那把习惯安排在早上比较合理。
另外呢,空间上要尽可能的近。不要运动一次,路上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这样的习惯很容易泡汤。
跳绳这个习惯对场地的要求不太高,只要找到平整的场地即可。
在这里还有一个小点需要提醒大家,刚开始的时候,要减少你行动的阻碍。
比如把跳绳放在显眼的地方,不要想去跳绳了,还需要翻箱倒柜的去找。
这一点在习惯培养的初期尤其重要,千万不要给自己增加难度。
④ 用行动带动状态
不想运动的时候怎么办?
以前我认为有好心情好状态才去做一件事,做事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心理建设。
但是,一年多的运动习惯告诉我。情况是反着来的,当你开始动起来的时候,好状态好心情自然就来了。
大冬天的时候,外面很冷,我内心也会抗拒,但是当我出去跳的时候,慢慢身体热了,情绪高涨,并且出去一次不容易,这个时候往往更能激发出我的"竞技精神"。
还有就是工作比较忙碌,下班回家只想着葛优躺。但是呢,如果这个时候你仍然出去运动,结束后会神清气爽。
因此呢,我得出一个结论:运动也是一种休息。
休息并不是一定要葛优躺,通过运动换换脑子,休息的效果会更好。
⑤ 不断觉察并调整
最后一条,也是促使我开始这次总结的主要原因。
受疫情影响,社区的小门关了,以前五分钟能到的公园,现在绕一大圈,需要十五分钟才能到。
这导致我近几次跳绳的意愿降低了,好在这个跳绳持续一年多了,这点小困难,无法撼动这个习惯。
但是我不想让这些负面情绪不断积累,一直想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在跳跃的过程中,我想到了破解的方法,把公园散步的大圈变成小圈,这样就可以平衡路上花费的时间了。
既保证了自己的运动量,而且不用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做这件事。只要肯思考,世间真有两全法。
没有一成不变的习惯,只有不断调整的习惯。
而调整的前提是你要觉察到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然后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很少有习惯像运动习惯这样具有普适性,但是环顾四周,有运动习惯的人并不多。
希望看完我的五大原则,可以把你的运动习惯往前推一小步。
祝你早日养成运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