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经济学本源之二:生命有限

​​生命有限,是经济学面临的第二大难题。人不仅要及时行乐,还要深谋远虑,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经济学概念和工具。

耐心的回报

时间偏好与利息

世界上所有的产品、商品、资源,都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种:一种叫易耗品,一种叫耐用品。所谓易耗品,就是能一次性消费完毕的物品。耐用品是它提供的服务、发挥的功能,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慢慢发散出来。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享受的物品,叫耐用品。每个人的人力资本也是耐用品,必须在时间的维度上才能发挥我们的功用。一种耐用品,只有在时间的维度上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发挥它的功能。这是耐用品的含义。任何一种能够带来收入的资源、本领或者禀赋,都是一种耐用品。油画、苹果树、甚至儿童也是一种可消费的耐用品,生小孩儿实际上是一种长期投资。

“不耐”(impatience),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急躁、不耐烦。事实上,在消费的问题上,人有时间上的偏好,不耐是人的自然倾向,也称为确定性偏好。不耐是每个人都有的自然倾向,但其实每个人不耐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强一点,有些人弱一点;有些情况下强一点,有些情况下弱一点。影响不耐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年龄。其次,想象力也能够影响不耐。耐心跟时局、传统、文化也有关系。人与人之间的耐心不一样,他们对手上耐用品的估值就不一样。偏好现货的人和偏好期货的人之间,就会产生交易,也就是说不耐产生交易。而在这个交易当中,现货和期货的比价,也就是利息率,简称利率。想要换取现货的人为了说服别人,让他们推迟消费、接受期货,就只能对他们进行补偿。补偿就是利率的基础。未来越是不确定,补偿就越大;消费推迟得越久,补偿也越大。不耐是利率的基础,未来越是不确定,接受期货的人所要索取的补偿就越大,这时候利率就越高。

正是因为利息是对人们延迟消费、接受不确定性的一种补偿,只要把时间这个因素考虑在内,收取利息就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行为。但人们普遍反对收取利息,就是因为忽视了时间的维度。收取利息的行为受到人为的抑制,也就是出现了利率的价格管制,即人们不得不采取价格以外的竞争方式来竞争稀缺的资源。人们就会不愿意借钱给别人,黑社会也会应运而生,人们会选用迂回的办法支付利息。不管怎样,社会越是谴责和限制收取利息的行为,人们借钱的方式就越曲折,借贷的交易费用就越高。

未来越不确定,补偿就越高,利率就越高。而未来越不确定,那些在未来才能实现的价值,在今天看来就越不值钱,打的折扣就越大。贴现率就是未来价值(期值)转化为当前价值(现值)的打折程度。贴现率变化影响人们的投资决策,贴现率决定项目盈利前景,贴现率影响个人自律程度,一个人越是能把未来看得远、看得重大、看得清楚,他对自己的自律就会越强。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问题上,贴现率的选择也举足轻重。

有效市场假说

投资其实就是消费,投资只不过是在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我们每一个人追求的,不是今天的消费最大化,也不是明天的消费最大化,我们要追求的,是终身每一个时间点的收入之和最大化。人们追求收入总和的最大化,而不是某个瞬间的收入最大化。

资产的现值就等于预期的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和,预期变了,现值就发生变化。预期什么时候发生变化,现值就什么时候发生变化。只要有新的知识,预期就会发生改变,也只有新的知识才能改变预期。新的知识就是那些今天不知道、明天才知道的信息。既然是今天不知道的信息,那它一定是意外。也就是说,只有意外的消息、想不到的消息,才会改变资产现有的价格。所以资产价格的变动是不能预测的。

每当事物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新的消息,这个消息很快就会被人们接收并消化,然后体现在对资产价值的重新估算上。所以有很多所谓的“秘密”,其实早就不是秘密了,早就有人泄露出来,体现到资产的价格当中去了。经济学家尤金·法玛就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含义是,资产的价格已经反映了关于资产内在价值的所有可得信息,所以它们的价格就是最有效的价格。

经济学里有一个基本规律:所有资产的回报率都会趋向于相等。所有资产的回报率本身是不相等,但是在竞争之下,人们会趋利避害,人们会通过各种办法去追逐利益,就会把不同资产的回报率扯平,全球的竞争、无所不在的竞争、对利益追逐的竞争使得所有资产的回报率都会趋向平衡。

债券、保险和期货

持续多期的收入称之为“年金”,一份年金就是多期的收入,它的现值——也就是今天的价值总和,跟两个因素有关:期数和贴现率也就是未来价值折算成今天价值的转化率,贴现率越高,人对未来看得越轻,看得越淡,未来越不确定。贴现率越低,说明人的耐心更足,看得未来看得更清楚,更明确,也就是把未来的价值看得更高,打的折扣更少。一份年金如果它的期数不是有限的,不是10年、不是20年,而是永久的,永远给下去的,那叫“永续年金”。永续年金的现值就是把一期的年金金额除以贴现率,所以收入是无限,但价值是有限,一份年金的现值,其实大部分现值集中在它前面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面。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知道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时间期限不需要太长,因为只需要前面的时间,我们就能够把发明创造所蕴含的大部分价值,归还给发明创造者,就足以鼓励他们进行发明创造,保护时间期限过长会浪费大量的交易费用。

从利息理论的角度去理解债务,就是举债的人承诺了一个期票,一张票据,说未来哪天哪天——有不同的时间点,他答应还你多少钱。举债人答应的是一个期值,是一个未来的金额,然后他根据他指明的利息率,来算出这份债券今天的价值。这个利息率是期货跟现货之间进行折算的一个比率,利息越高,一份固定期值的现值就越低。因为利息越高就意味着人们对未来看的越轻,越没有耐心,你必须给更高的回报,人们才愿意推迟消费。所以利息率越高,未来的一份固定金额的期货在今天看来它的现值就越低。如果市场的利息率——一般所说的市场回报率一一下降,也就是说人们对未来的看法变得更有耐心了,如果市场的利率上升了,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市场的回报率上升了,利率上升,意味着人们的耐心减少了,期货的现值下降了。

对待风险有三种不同态度:一种叫风险厌恶,一种叫风险偏好,还有一种叫风险中性。买保险是风险厌恶型的人,不喜欢变化,不喜欢未来有高有低的这种可能性,他想要一种服务:无论他落入到哪一个世界,他希望自己的收入都是一样的。而选择储蓄的特点是未来的结局是可变的,是变动的、是带有风险的。要么高、要么低,要么能够保有原来的这份储蓄,要么这份储蓄就被用掉了。保险公司要提供你所需要的这种“收入一致性”的服务有三个前提:不相关性、独立性和概率性。失业保险不是保险,是一种社会补贴,失业保险金越高,失业率越高。养老保险其实也不是保险,养老保险实际上也是一种政府补贴,一种转移支付,把财富和收入从一群人手中转移到另外一群人手中。年轻人当期缴纳的保险金,已被分配给当期的老年人,但政府没想到老年人越活越久,年轻人却越来越少,出生率普遍低落,物价增长也超出预期,致使很多国家养老保险都濒临破产边缘。

保险公司之间展开竞争、提高他们产品质量一个重要的办法,叫细分,把不同的人的风险做精细的细分。仔细区分年龄等不同因素所造成的风险到底有多大,从而把复杂的人群进行更准确的细分。保险公司把人群做的细分越细,每个小组里面的成员,被搭顺风车的机会就越少,他们交的保费就越低,这份保险的吸引力就越高。保险公司除了细分,还有个事就是加总,在每个细分的组里面,他要增加每一个细分组成员的人数。同样风险的人越多,他们之间产生的期望值就越准确,这样也可以降低每一个小组的保费。保险是一种能够自我维持的、能够适销对路的、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产品,它虽然很抽象,但它是一种能够自我维持下去的商业模式。

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和做法,那就是把明明是商品的商品不当做商品来处理,这种心态和做法,出发点可能是好的,因为人们往往会以为你不当它是商品,那人们就不用交费了,穷人也能够得到了。但实际上,不管你怎么称呼这种商品,不管你怎么处理这种商品,背后的经济规律还是仍然在起作用的,这时候那些不恰当的分配方案,就不但不能解决稀缺的问题,反而会引致更多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连环出现的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到问题的起点,把那些本来就是商品的商品当做商品来处理。

期货跟保险一样,它满足了人们的一个基本需求,那就是对确定性的需求。期货的全称是期货合约,它是这么一种安排:其中一方被称为期货合约的买方,他答应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价格,向期货合同的卖方购买规定数量的某种产品。而每签订一份期货合约,必须包括三方,而不是双方。不仅仅是买方和卖方,还有一方——那就是期货市场,它是个中介。通过一个中间人的作用在于,买卖双方都免除了对方不能履行合约的风险,因为期货市场具有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它都履行单边合约的信誉。期货市场不是一个零和游戏,所谓零和游戏,意思是整个社会总的幸福程度没有提高。期货市场是一个正和游戏,也就是他们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以后、重新分配风险以后,每个人的幸福都得到了提高,这是期货市场的本质。在期货市场上,对未来价格的预测越准确,你就越有机会赚钱,所以它会鼓励人们尽量披露信息,利用知识深入研究。

生产的规划

比较优势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的含义是说:在一个社会里面,不论个体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如果他们把有限的资源,包括时间和精力,只用来生产他们的机会成本比较低的那些产品——也就是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这样整个社会产品的总价值能够达到最大,而且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得到改善,而不论他们的绝对生产能力是高还是低。亚当·斯密的分工协作原理的核心,是哪怕是天生禀赋一样的人,他只要专注某个细分领域的生产,就能够减少在工作当中切换往返的成本,能够熟能生巧,能够让机器的替代成为可能。

贸易逆差,就是一个国家从另外一个国家进口的产品,多于这个国家向另外那个国家出口的产品。也就是两个国家之间,货币净流出的那个国家就会出现贸易逆差。而反过来,货币出现净流入的那个国家,我们就说它出现了贸易顺差。通过国际间的分工和合作,每一个国家都专注生产他们擅长生产的产品,专注生产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专注生产他们成本较低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每一个国家都能够从中获益。任何两个国家之间,出现顺差或者逆差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跟个人的情况是一样的。不能够单凭顺差或者逆差,就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高度分工、高度合作、大量交易的社会里面。

贸易报复将伤害国内消费者,欢迎自由贸易,解除贸易壁垒,解除我们国家对外国进口货物的限制,这永远都是对的,只要开放就能获益。加入世贸组织所做的那些所谓的让步,其实不是什么让步,真正目的是要签订一揽子的国际协议,从而促进各个行业的改革开放。

反对自由贸易的各种理由包括:国家安全、扶持幼年工业、把钱留在本地、防止工作流失、减少贫富分化 这些理由,即使有的在理论上是对的,但只要具体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当中,它们仍然是站不住脚的。通过专业分工,然后进行自由贸易,总是能给人们带来更大利益。

生产的规律

价格是由那一条倾斜向下的需求曲线,和另外一条倾斜向上的供应曲线共同决定的。向上的供应曲线,跟向下的需求曲线相交的那个点,就是供求平衡的那个点。可能是由于供应不足,它们相交的那个点纵坐标太高了,价格太高了;横坐标太短了,供应量不足。随着技术的发展、资源的重新调配,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也就是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

跟供应的行为相关的基本规律叫做“投资加速器效应”。它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理想版,它讲的是长期耐用品的投资,往往是根据需求的变化率来变动的,所以它比需求的变化率变得更加夸张、更加敏感。只要现实生活中的供需情况发生轻微变化,那些耐用品的投资量,就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投资加速器的现实版是,其实人们不会那么夸张,会通过各种各样看上去不够灵活、不够市场化的办法来抵消由于投机加速器带来的损失。

供应行为的真相:盈亏由全盘计划来核算、经济规模是向前摸索出来的、产业集群是供应的基本趋势。真正的生产活动、供应的真相,是在不确定当中摸索出来的,这就必须依靠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不折不挠的,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决策,在人人都不看好时,满怀希望往前冲的精神,很难具体描述和衡量。热情很重要,但热情背后,使其持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制度也很重要。

定价的规律

关于定价,经济学里有两个概念——“完全竞争状态”和“不完全竞争状态”。完全竞争状态是指:市场里有数不清的买家和卖家,交易的都是同一种商品,任何一位买家或者卖家,都不能通过控制买卖量来影响价格,因为他个人的买卖量跟整个市场的买卖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与此同时,任何一位买家或者卖家,都可以随时进出市场;市场的信息也是完全自由流通的,大家都知道他们要买卖的商品是什么,价格是多少。整个市场的交易费用也很低,没有讨价还价、尔虞我诈的过程。商家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的价格,这时就是“受价者”。不完全竞争状态指:市场上每一位卖家所卖的产品,在品质上都不一样。当然,我们也假定,在这样的市场里,信息不完全流通、不完全对称,交易费用是正的,存在讨价还价、尔虞我诈的现象。怎么定价、怎么定产量,才能使得销售的总收入达到最大,需要卖家不断地寻找和摸索。我们把这种卖家称为“觅价者”。在真实生活当中,只有极个别的市场符合完全竞争的模式,而其他大量的场合都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状态。

经济学教科书通常会指责垄断者或者觅价者,说他们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会不惜牺牲一部分的生产能力,使得他们产品的产量过低、价格过高,从而产生无谓的损失。但事实上,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所有的厂商,只收取统一价格的前提下才能得出的。只要厂商能够进行价格歧视,也就是说对不同的产品、对不同的产量、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那么这种无谓的损失就会消失,生产者就可以把可以生产的、值得生产的所有产品,都生产出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所以价格歧视能够促进生产、消除浪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在经济学里,价格歧视通常分三种:第一种叫完美的价格歧视,也就是卖家对消费者所消费的每一个单位产品,都分别收取最高价格。第二种是“二级价格歧视”,也就是对不同的购买量收取不同的价格,多买就便宜一点,多买多送。第三种叫“三级价格歧视”,就是对不同的人群或不同地域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要成功实施价格歧视,最重要的是防止消费者之间对同样产品进行转售。

衡量一个市场的竞争程度,不取决于这个行业里竞争企业的个数。主要的一个标准,是看一个行业的入口处有没有行政设置的障碍。​​​

你可能感兴趣的:(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经济学本源之二:生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