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陶行知谈教育》第3章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

随着读书活动的进行,我对这本《陶行知谈教育》已然爱不释手。今天我来说一说读完第3章——《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后的感受。陶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探讨了学生自治的利弊和各种问题。他给学生自治的定义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

  对于陶先生提倡的学生自治中,有几点令我深有感触。

  “专制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被治的习惯;共和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我们中国是共和国,学生自治这种制度就有了考虑的必要性。共和国需要有共同自治能力的国民,而学校应该让学生养成共同自治的本领。这正是社会和学生所希望的教育。

我们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倘若我们不能培养出有自治能力的学生。那么,学生也不会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终日“人云亦云”,又如何做共和国未来的主人呢?这让我想到了吴非先生在《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当中所提及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人的思想和习惯已经固化,他们在12年的中小学生活中,丧失了好奇心和想象力,其中很多人的大脑已经‘容器化’,坐等灌输,他们从小学就知道‘听讲’,而不是自由思想。”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一个民族要始终强大,最后还是需要人才。那我们作为小学老师,又何尝不是任重而道远呢?培养学生自治的本领,也是对其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

那么,要让学生自治,我们学校和老师究竟应该如何做呢?陶行知先生也给出了很好的的建议。所谓的自治不是一味放手让学生自由发展。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具有指导性的。所以陶先生说施行学生自治应注意:第一,学生自治是学校中一件大事。这告诉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学生自治这件事情。第二,学生自治如同地方自治。这也很好的强调了学生自治的重要性。学生自治是一个严肃的问题,绝非儿戏。第三,学生自治知有无效力,要看本校对于这个问题是否有相当了解和兴味。我们若要施行,则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建立兴味。第四,法是为人立的,含糊误事,故易清楚;繁琐害事,故意简单。既然制定了相关章程就应该遵照施行。第五啊,推测一校学生自治的成败,一看他的领袖就知道。可见学生自治能否成功,这跟学校领导是否支持是密不可分的。第六,学校与学生始终易抱持一种协助贡献的精神。第七,学校与学生对于学生自治问题需采取一种试验态度,章程不必详尽,组织不必细密,一面施行,一面改良。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学生自治的方法则不尽相同。我们在施行的过程中,不必急于求成。

以上大多从宏观方面在谈我的感受,然而,学生自治这一说法,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有何启发呢?我想,这与新课标提出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不谋而合的。

在课堂上,一个有启发性的问题,可能就会调动孩子积极的思考。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上学期我新接了五年级二班。在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班上有些孩子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保持沉默。我在思考,造成他们当看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除了孩子本身的性格以外,我觉得也有我们教育教学方面的原因。孩子总不愿意回答问题,有可能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答案与所谓的标准答案相去甚远。这难道不是我们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吗?我们每提出一个问题。总喜欢把学生往自己的标准答案引导。却忽略了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谈思路,谈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孩子有了畏惧,那些自然的创造都将在第一时间被扼杀。这总在不断地提醒我。我们的课堂是否应该具有包容性?吴非先生说:人有独立意志和思考能力,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现代公民,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意味着很难具有完整人格。我在想,当我们的课堂能够容纳各种声音的时候,也许才是真正自治的开始。

陶行知先生对于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颇为全面也颇为深刻。还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学习和深入思考。我且结合自己两年的教学经验发表如上感想。希望有一天所有人都能“不愿争权,而愿服务;不愿凌人,而愿治己;不愿对抗,而愿协助;不愿负气,而愿说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读《陶行知谈教育》第3章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