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拾

古有传,民以食为天。倘若一人活到八十岁,一年三百六十天,一日三餐,饮食之重要在于一频繁性;那说活到老,吃到老也不假。我以为,饮食不必较之贵贱,而较之鲜美合时宜。勤下厨,对冰柜子内容物敬畏三分;吃鲜的好处多多,一如新鲜口感好,做出的菜品也好吃。其二是不必吃细菌分解剩下给你的废料。既鲜得眉毛松动,对身体也大有益脾。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里面说“在什么地方吃什么,勉强不得”,南橘北枳云云强调的是一方人吃一方水土。我嫌有不足,民谚“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过了谷雨种花生...”,讲的则是古人分二十四气节而耕,可见在什么季节吃什么,也勉强不得。

与饮食铢两悉称的是作息。休息是指恢复疲劳,放松神经。对体力劳动者来说,闭目养神或呼呼大睡最为凑效。然于脑力劳动者,若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只得愈加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不妨换门路子,诸如剪花浇草读书习字之类的消磨,不久又可神采奕奕一番。

周有光老先生谈及长寿的时候,他说“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短短几字道尽了胸怀与生命长度千丝万缕的关系,吾以为惬心贵当之言。西汉司马迁,受父荫得迁太史;天汗二年,于朝野众目冥冥中为陵游说,受了宫刑之辱;后幸于报任安书中得以窥见太史心胸之广阔志气之高存,抱以死或重于泰山等自勉词,网罗天下旧闻,成一家之言。北宋苏东坡,进士及第,才气名动京师。后有不测风云,被谪黄州。初觉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之压抑之无奈。但东坡何许人也?无愧为人中翘楚;苏东坡慢慢地在读禅义,念佛经中自渡;他脱去了文人的长袍,穿上农夫的短褂,与渔夫厮混,追着商贩谈笑。跟着长袍脱下的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士大夫苏轼。迎来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的新东坡居士。脱胎换骨的他更像是开了挂一般,挥毫写下了《定风波》、《前/后赤壁赋》、《寒食帖》等足以载入史册的文学作品。

不足六十而耳顺,耳顺,心则宽,宽则天真烂漫,可长寿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杂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