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飞机发展会比高铁慢?

11月8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幕。这是中国最大的航展,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企业参展。国产飞机C919也在开幕式上进行了首次飞行表演。

今年9月29日,C919获得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拿到了商业运营的入场券。本次航展,C919又获得300架新订单,订单总数已超过1100架。首架飞机将于下月正式交付东航运营。

目前C919国产化率只有50%-60%,关键部件国产化率不够。比如60%的航电系统、机电系统需要进口;航空发动机100%需要进口。如果对比中国的高铁,高铁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5%。而且牵引供电系统、高速转向架、运行控制系统等核心系统都实现了技术独立。中国高铁一直跑在世界前列。这样的对比说明C919的技术自主性还不够。

很多人对国产大飞机有了更高的期待:光说能飞,能进入国内部分市场还不够,但什么时候才能像中国高铁一样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成为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又一张名片?

如果回顾一下中国高铁和国产大飞机的发展历史,会发现它们的历史非常相似,都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闭门造车自己研发失败;第二阶段,对外合作和引进先进技术;第三阶段是集中力量自主研发关键技术。

目前,中国高铁已经完成了所有三个阶段,而国产大飞机正在进入第三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中国高铁,就是明天的国产大飞机。

国产飞机的单人探索阶段始于1970年。当年8月,上海飞机制造厂开始自主研制喷气客机运-10。1980年,运-10原型机在上海试飞成功。但由于物位不足,经过长时间的飞行试验,机体出现了裂纹。此外,还有一些无法克服的技术问题,运-10直到1985年该项目正式解散后才能投入使用。第一阶段的探索终止了。

接着,中国飞机制造进入对外合作的第二阶段。我们的方向很明确。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在生产中掌握大型客机的结构特点和生产工艺,为今后自主研发奠定基础。

1984年,中国航空工业开始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分三步走:麦道公司一开始提供零配件,中国负责组装。第二步是合作生产MD-90干线飞机,技术来自美国,设备和工人来自中国。这一步制造的飞机国产化率达到70%,我们迈出了技术吸收的关键一步。可惜之后的第三步,也就是中国自主改进优化的那一步,还没有完成。1996年,麦道被波音公司兼并,与中国的合作终止。

2008年,中国高铁决定自主研发时速350公里以上列车时,中国重启了大飞机项目。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一方面继续推动前一阶段没有完成的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另一方面,将同步推进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

具体来说,C919的设计和集成全部由中国独立完成;中国商飞在机体、机载系统、发动机三大部件上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的模式。机身部分,包括机头、机身、机翼的制造,全部由国内供应商提供。机载系统需要国外供应商与国内企业合资或合作,如通信导航系统、起落架、飞控系统等,现在都是合资提供,以后会逐步独立提供。目前最关键的发动机是给通用定制的,但国产发动机也在研发中,预计最快2025年投入使用。

对比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国产大飞机正处于逐步提高国产化率,向完全技术自主化转型的关键阶段。飞机比高铁复杂,自主决定的过程可能更长。但是,只要走对了路,不怕路途遥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大飞机发展会比高铁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