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我记忆深处的那些人1

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有些人会陪你走过一段岁月,然后消失不见,这个消失不见就是真的消失不见了,在你的记忆里消失。

而有的人,虽然和你只是匆匆一瞥,短暂的相逢,却一直留在你的记忆当中,即使过去很多年,那个人的样貌可能在你脑海中都模糊难辨了,但是她带给你的感觉或者感悟或者感慨,却依然清晰地在你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时不时就会从记忆里窜出来,提醒你你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人,他曾经和你有过交集,虽然这一辈子你们可能都不会再见,虽然那个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你还记得她,而她也早已经忘记了你这个人。

但是,我记得,而且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我也说不清楚原因,有的人真的就只是一面之交,但就是一直在我的记忆里,男女老少都有,时不时我就会想起他们来。所以我想写一个这个系列,回忆记录一下那人那事。

都说一个人老了的标志就是喜欢回忆往事,看来我真的老了,不过那正是我所盼望的。

第一个我想回忆下大概二十年前,我在上研究生期间坐火车遇到的一个妇人。

已经不记得那一次旅程的起点和终点是哪里了,总之是硬座车厢,那个妇人和我邻座。似乎那个时候的人们戒备心都没有现在人这么强,也或者是硬座车厢的人缺少卧铺车厢可以躺着睡觉休息的条件,也或者是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记得那时候坐火车,都会和邻座的人聊一路,不知不觉的时间就过去了。

那次也不例外,一上车那个妇人就热情地和我攀谈起来,她看起来大概三十岁左右,穿着朴素但却整洁。说是热情地和我攀谈,不单单是言语上,还表现在她拿出她带的食物和我分享,让我记忆尤为深刻的是,她带的食物以及她大方分享的行为和她所描述的身份非常不匹配。

她告诉我,她就是个普通的农民,老公常年在外打工,她一个人除了忙农活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在农闲的季节,她就会到火车站附近擦皮鞋赚点零花钱。

她在描述自己身份时候的那种坦然自若以及面对困窘生活依然积极乐观的状态,当时就让我非常惊讶。她甚至给我仔细描述,她擦皮鞋投入了多少,生意好的时候能挣多少钱,不好的时候又能挣多少,我还记得她当时给我说话时呵呵笑着的样子:一个月平均算下来每天也能挣个十几块,虽然不多,但给孩子买个零食是足够了。

我记得当时擦一双鞋好像是两块钱,因为一管鞋油也就两三块。从她的描述中,她似乎没有一丁点那种感觉给人擦皮鞋就低人一等,也没有因为生活的困窘而羞于启齿的自卑感。相反地,她那种坦然自若令我对自己心底产生的疑问感到羞愧难当。

尤其是她拿出和我分享的食物,在那个年代,在我看来,已经是价格不便宜的饮料和蛋糕店的西点,而且她还不是那种假装跟我客气一下的分享,而是直接塞到我手里,不容我拒绝的那种慷慨。

我当时手里捧着她给我的食物,心里在想,这可能就是她擦皮鞋一天的收入啊!她怎么就如此大方地分享给了我这个陌生人?

那一刻,我知道了,一个人大不大方与她的身份与她挣多少钱原来没有必然联系。

也许正是因为这位妇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我念念不忘到如今吧,“人不可貌相”这句话也一直是我为人处事坚持的原则。

你可能感兴趣的:(留在我记忆深处的那些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