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作品中人物的反叛呢?

2019年4月10日,星期三,天气晴

图片发自App


今天阅读了《金蔷薇》中《作品人物的反叛》。

作者从囚犯搬家具写起,说有些家具,比如大橱和钢琴,常常会卡在门口,进出不得。有个囚犯说,应该把它放在乐意待着的地方,干嘛折腾它。

作者由此联想到写作提纲和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举止,觉得家具什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在行为举止上有某种相同之处。

这样的类比,第一次听说。

作者说:差不多,每个作家在写一部作品前都要先拟一个提纲。有的拟得详尽而又准确,有的则仅仅拟一个大概,还有的不过写几个字,而且字与字之间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联系。

但一旦作家开始动笔,作品中出现了人物,一旦这些人物按照作家的意志获得了生命,他们就会开始对提纲提出异议,与提纲作起对来。

作品开始按其本身的内在逻辑展开,作品中的人物也是按他们各自的性格行动的,虽然这些性格的创造者是作家。

如果作家硬要作品中的人物不按内在逻辑行动,迫使他们回到提纲的框框中去,那么他们就会开始失去生气,变成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变成机器人。

书中还举个例子:

有个人曾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去见托尔斯泰,责怪他对待安娜·卡列尼娜过于狠心,竟让她卧轨自杀。

托尔斯泰微微地笑了笑,回答说:“您这个意见使我想起了普希金的一件事。有一回,他对一个朋友说:‘你瞧,塔吉雅娜跟我开了一个什么样的玩笑。她竟嫁人了。我怎么也没有料到她会做出这种事。’关于安娜·卡列尼娜,我也可以说同样的话。总的说来,我的男主人公们和女主人公们有时爱跟我开一些我所不喜欢的玩笑!他们做现实生活中所应该做的事,惯常做的事,而不是我想要他们做的事。”

看来,作家都深知作品人物的这种桀骜不驯的脾性的。

托尔斯泰曾经说:“每当我思如泉涌地写作的时候,我不知道我的主人公们在五分钟之后将要说些什么。我怀着一种诧异的心情亦步亦趋地跟着他们走。”

一部作品,或许只有作家真正动手去写它的时候,他笔下的人物才会不断地鲜活起来。

当初所列的提纲可能会被推翻,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更没有什么伤心的。

也许正是因为作品人物的不断反叛,才使得作品得以世代流传,人物一直活在读者的心中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看待作品中人物的反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