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数据

【中原焦点团队】高六李娟丽/分享1428天/2023.11.12周日/共1578场(累计598场/本周  1.2.3.4场

每天一点收获,期待积水成渊。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导论》——第十五章

社会建构主义。

一、咨询

1、学生时代很多开心的事情,但一旦进入高三阶段,似乎一切都变了,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紧张气息,铺面而来的各种压力似乎经过商量一样齐刷刷码在眼前,应接不暇。面对?逃避?或无所适从?情绪的闸门失控了,逆流中的孩子让人心疼。即使如此,还是能找到可以突破之处,源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应对方式和没有被挖掘的自我潜能。

2、又一个高中生,面临人际交往的挑战,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相信自己可以,并选择坚持下去,或许有不一样的结果。重要的是不放弃自己,愿意给自己一次试试看的机会。佩服孩子的自律与坚持,也非常佩服孩子在咨询中认真思考,很快为自己的情绪找到了控制按钮。

二、读书

结果数据。

短期家庭治疗中心的实务工作者观察到:案主对奇迹式问句回答有时与他们的问题有逻辑上的关系,有时则完全无关。或许会谈中当案主开始谈论生活中有什么事情变得比较好,以及案主如何使这些变化发生时,这些成功经验和优势常常和他们的问题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许多案主对这些解决之道感到惊讶,而不少问题解决取向的实务工作者的反应也是一样的。对于问题与解决之道之间关系德沙泽曾写道:案主对解决之道的看法常常发生在对问题进行定义之前,案主找到解决之道之后,他们常会重新回顾并定义原有的问题,以便配合所发生的解决之道。如果这一点是正确的,德沙泽的观点对人们发现现实的意义的过程提供一些启示。

在兼顾解决之道的过程中,如果实务工作者对每位案主都用同样的方法,不管案主说了什么,那就会成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建构解决之道看成是干预(借用传统的问题解决趋向的术语)并且在问题和解决方法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那么建构解决之道的程序,不可能对所有案主的问题都同样有效。为了检验这项推论,短期家庭治疗中心在1992到1993年进行研究,以DSM诊断的用于案主的评估来回顾期中结果及期末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结果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