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没电的农村,人们如何度过酷夏?

小时候经常听到大人们说过这样一句话:“灯头朝下,隔山说话。”这是人们畅想未来,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其实说白了,就是对“电”的一种向往。

六七十年代以前,在贫穷落后的农村,人们消息闭塞,根本不知道“电”谓何物。

白天下地干活靠的是人力,夜晚照明靠的是煤油灯,去下个通知找个人靠的是双脚。对于未来“灯头朝下,隔山说话”的畅想,人们以为是在说聊斋。

然而,社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八十年代初期,电,终于走进了广袤农村的千家万户,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朝下的灯泡亮了,隔山的电话通了!

不过,虽然有了电,但像空调、电风扇、电冰箱之类的电器,却仍然是人们的想象之外的东西。

那么,在没电的六七十年代,农村里的人们是如何度过一个又一个难熬的炎夏呢?

说到这个话题,不得不提三样东西:蒲扇,蚊帐,蒿草。

赤日炎炎的白天,农民照常在田间耕作,民以食为天,庄稼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所以炎热对于他们来说,远远比不上对丰收的渴望。

而到了晚上闲下来的时候,蒲扇、蚊帐、蒿草这三样农家度夏的必备神器就派上用场了!蒲扇怯暑,蚊帐防蚊,蒿草同样是驱蚊的一大法宝。

晚饭后,人们提着马扎板凳,三五成群地聚拢在街头,人群中以小背心大裤衩子的男人居多,少数妇女坐在外围,人们手中摇着蒲扇,天南地北地海聊山吹,讲故事、说见闻、话农活。

顽皮的男孩子一般跟着父亲走到街头,在人群里穿梭追逐,流汗了就背着父亲,结伴到水库平塘里扑腾几下再回来,若是被父母发现了,有的孩子还要挨打,被揍得嗷嗷的。

而大多数的女人则在自家的院子里纳凉,因为在家可以少穿一点,不至于被外人看到。毕竟那时候的封建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被人说闲话终究关乎面子问题。

在院子里纳凉,用火点上蒿草,冒出的烟可用来驱除蚊虫。使用蒿草是有讲究的,从山上割回来以后,晒得软乎了,就编成麻花辫一样的绳子,(俗称:火绳。编成绳是为了能够延长燃烧时间),然后晒干备用。

到了睡觉的点儿了,人们各自归家,没去河里洗澡的男人,会舀一盆凉水冲冲身子,等女人放好蚊帐,一家人钻进去分别躺下。那时候的蚊帐很大,是一家人共用一个的。

小孩子一般睡得快,那是因为母亲用蒲扇在不停地给孩子煽风,直到孩子睡着了才停手。

由于天气热,很多大人躺在炕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实在挨不了了,就抱着枕头爬到平房上躺着,尽管夜雾伤身,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如今,在炎热的夏季,很多有条件的人身处空调房中,吃着冰箱里的冷饮,却仍然矫情地喊热,要知道在六七十年代,小孩子能有五分钱一对的冰棍吃吃,就像过年一样的开心。

所以说啊,现在的有些人硬生生地被好生活给惯坏了!若是让这些人穿越回那个没电的年代,是不是就活不下去了?

也许,现在乃至将来的孩子们无法了解六七十年代之前人们所经历的一切,茶余饭后对他们讲起,他们还以为是天方夜谭。

今天看到题主的这个提问,正好勾起了儿时的记忆,觉得写出来很有纪念意义,在此致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七十年代没电的农村,人们如何度过酷夏?)